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展览时间:2018-07-14 - 2018-09-23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机构:墨斋画廊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B1 策 展 人:林似竹 参展人员:徐冰 展览介绍 “我坐在山上,面对真的山写‘山’……在河水的地方写‘水’字。云在移动、山色变化、风吹草动、生灵出没;我兴奋地记录它们!” ——徐冰描述他1999年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旅行,写于2013年 墨...
展览名称:徐冰:思想与方法 展览时间:2018/07/21~2018/10/18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北京8503信箱, 100015-(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主办单位: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徐冰 策展人:田霏宇、冯博一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将于2018年7月21日至10月18日带来艺术家徐冰个展“徐冰...
展览名称:雁渡寒潭不留影——徐冰师生展 展览时间:2017/11/11——2018/01/07 展览地点:[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诚品生活苏州) 主办单位:诚品生活苏州 参展艺术家:徐冰 徐冰先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之所以重要可能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徐冰先生的人生经验具有一定的混杂性和标本意义,出生于建国后,经历过上山下乡,在1977这样一...
展览海报 “三又三分之一:尚扬×梁绍基×徐冰”展览将于2015年10月23日(本周五)下午三点在麒麟当代艺术中心(KCCA)拉开帷幕。作为麒麟当代艺术中心的开馆展,“三又三分之一”由三位中国著名艺术家尚扬、梁绍基、徐冰的绘画、装置和影像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构成。所谓“三又三分之一”是以数字指涉他们仨联展在整体、共性上的呈现;同时,又各自是独立个体,其艺术创作在媒介材料、视觉语言方式上具有不同的差异...
徐冰点评大都会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 徐冰点评的作品——米勒的《干草垛:秋》 概念艺术教父约翰•巴尔代萨里点评大都会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 据《纽约时报》消息,著名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最新艺术项目“艺术家评艺术”刚刚上线了第一季全部20集。该项目将总共邀请100位当代艺术家,通过3...
近日,一篇反思与质疑当代艺术的文章在网上被多次转载,其中刊登了徐冰对当代艺术的几点看法,其犀利的言辞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甚至有网友转发评论点赞:徐冰终于说真话了。 观点如下: 1.我曾经对当代艺术极有兴趣,并虔诚地接受这个系统的洗礼,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但参与完了才知道这个系统实际相当于一个困境,我开始对这个系统感到太厌烦,无聊了,累了。 2.当代艺术系统的困境在于,一方面它...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8月18日至9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展。这是实验艺术第一次以独立展区形式亮相,以呈现中国近10年来的实验艺术生态。本次展出的实验艺术作品,或为装置,或为生态雕塑,还有装置和纪录片相结合的多媒体影像作品,充分展现了实验艺术探索新媒介形式和新视觉经验的前卫语境。 在展览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布满了今日美术馆的三个场馆。走进一号馆,...
徐冰刻英文方块字书法教科书 北京匡时拍卖一直坚持以学术引领市场,为藏家呈现中国重要当代艺术。2014年,借徐冰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首次回顾展,及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举办徐冰大型个展之契机,匡时拍卖有幸得到藏家们美术馆级藏品的委托,在春拍中隆重推出徐冰作品专题。 徐冰是中国最具创新意识和突破力的艺术家,在艺术可能性上探索得最远的艺术家;他的智慧与奇思妙想总是给艺术带来新冲击。1999年徐冰获...
2013年4月27日,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在美国马萨诸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最新个展《凤凰》(Xu Bing: Phoenix)将正式开幕,该项目于2012年12月26日启动,与此同时将在史密斯森博物院亚洲中心之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Smithsonian’s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开幕的《九死两生:凤凰》(Nine D...
媒材的选择和表达的方式从来就不是艺术表现的最终目的。刘丹、徐冰、 王天德、 冯斌, 四位艺术家采用不同的媒材,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但都自如地运用水墨性话语展露他们的观感世界,描述各自的人文景观,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注,提出对传统或现代的质疑,并在同时保持着同中国传统文化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他们的作品无论观念形态还是图式语境都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拓展,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当代性。其实, 放下水墨情结所带来的焦...
《地书》MOMA展览现场 1998年 《天书》细节 1998年 2006地书拼贴本 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你的处境和你的问题其实就是你艺术创作的源泉。 ——徐冰 文/徐冰 图片/徐冰工作室 编辑/王青云 编者按: 1955年二月,徐冰降生在重庆,一个知识...
从创作《天书》在国内一鸣惊人到远赴海外工作生活、登上国际艺术舞台,从享誉盛名的艺术家到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他的人生轨迹因艺术而倍显辉煌。 近日,《证券日报》专访徐冰,探求艺术背后的思想源泉。 《证券日报》:在著名诗人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那本书里,你的文章中提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许多思潮中,你都是一个观看者。为什么当时选择做一个观看者,而不是一个介入者? 徐冰:这不是可以选择的,...
导语:继去年CAFAM超有机展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年8月8日又上演年度大戏——开幕的“首届CAFAM未来展”带来大陆和港澳台两岸三地的近百名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这一展览活动宗旨意在对当今青年艺术生态做田野式考察,分析、研究当下及下一个阶段华人艺术的趋势,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新方式的推进 。展览由徐冰、亚历山大孟潞(Alexandra Munroe美国)为总策划及策划团队王璜生(微博)、...
王府井大街的一间画廊里,印有拉丁字母的公猪与印有汉字“天书”的母猪现场交配,一度被认为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强奸”,这一行为无形中呼应了当时流行的萨义德“东方主义”中关于殖民地文化身份的探讨。 20多年前,徐冰的《天书》(1988)用汉字笔画制造出了乌有的文字,使国人惊奇,也令西方惊愕。中国独有的象形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徐冰最早挖掘出它的意义,凭借本能的直觉把握,握住中国文化的命门,...
上世纪80年代,一部由混乱偏旁组成、无人读懂的《天书》让徐冰这个名字响彻中外艺术界。2009年10月16日,出现在四川美术学院多功能厅的徐冰并非一副“天外来客”的形象。他卷发齐肩、戴着学者般的圆形眼镜,说起话来和风细雨,态度谦逊和蔼。“啊,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他刚一进场,就有人大声感叹。 徐冰1955年生于重庆。这是归国两年的徐冰第一次回“老家”举行讲座,题目是《我的艺术方法》。整个大厅座无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