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福安狮峰寺、闽东北廊桥、柘荣吴氏大宅、屏南漈下建筑群等国保单位保护维修和福鼎赤溪“精准扶贫”村杜家堡修缮工程;开发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积极推进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下一步,宁德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将有不少“大动作”。这是记者从11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部署: 开发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11月14日,市...
遗产编号 ⅵ―6 所属地区 福建·宁德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 申报日期 2006 霍童线狮现留存于福建宁德霍童镇,又称抽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 据历史传说,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曾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以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线...
时间:200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福建省 编号:Ⅵ-6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宁德市 霍童线狮现留存于福建宁德霍童镇,又称抽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 据历史传说,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曾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以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线狮表演是“二月...
日前,有霍童村民向大梦君爆料,在当地桃花溪村、里后山村一带山头发现有绵延数里的抗日壕沟。 昨日,大梦君跟随霍童镇桃花溪村村民主任陈瑞飞前往该村平岗抗战壕遗址进行实地察看。战壕遗址距离桃花溪村2公里左右,远眺依稀可见山头布满一道道人为开挖的土沟。 据介绍,当地村民近日开辟出的战壕遗址中,交通壕最深处约2.5米、宽约0.5至0.8米,根据山体走势依山挖掘,其中处于道路交叉位置的战壕,每隔1...
日前,市政府印发《宁德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支持现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提升壮大、扶持新办或新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加快发展、强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支撑、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扶持政策。 《意见》指出,对现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年度环比新增地方税收100万元以上的,按新增额的50%予以奖励,单个企业享受包含该奖...
今后,宁德市现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年度环比新增地方税收达到一定额度可获奖励,单个企业每年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日前,市政府印发《宁德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不仅将支持现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提升壮大,还将扶持新办或新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加快发展。 在支持现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提升壮大方面,意见提出,对现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年度环比新增...
7月1日凌晨5时许,在东侨某小区门口,乔装成晨练者的公安刑侦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正在交易古文物,见时机成熟,蹲守在附近的三十多名民警合围出动,现场抓捕嫌疑人7名,缴获部分古文物,查扣作案车辆6辆、套牌10副、手机20多部,还有望远镜、尼龙绳等作案工具。当日,另外10多个抓捕小组分别在蕉城、霞浦、福安、莆田、龙岩以及浙江“收网”。至此,历时两个多月,这起省公安厅督办“4·30”系列盗窃古文物案得以告破...
6月16日下午,我市迎来了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达金等一行12人的考察团。先后走访了高公博黄杨木雕工作室、王氏黄杨木雕有限公司和乐清非遗馆,考察中,吴达金主任肯定了乐清非遗资源丰富,并表示黄杨木雕在我市的传承工作做的很到位。 在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吴达金主任首先来到我市国家级黄杨木雕传承人高公博大师的家中,参观了高大师的黄杨木雕陈列馆。吴主任不时在展品前驻足观看,详细询问各展品的创作背景、发展...
记者获悉,市博物馆于近日顺利通过“国家三级博物馆”评估复核,它是目前宁德市唯一一家国家三级博物馆。 据介绍,宁德市博物馆(闽东畲族博物馆)成立于1989年,是以收藏、展示、研究宁德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闽东畲族文物为宗旨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3000多件,设“宁德历史”和“闽东畲族”两大基本陈列。自2008年年初以来,市博物馆已连续七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仅2014年就累计接待学校、机关单位...
理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基层文化场馆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由于资金短缺、展陈资源少、社会影响小等原因,这些场馆往往门前冷落车马稀,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不过,记者近日在柘荣县博物馆的走访,却感觉到位于山区小县的这座博物馆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果令人刮目相看,也为基层文化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从门可罗雀到“聚宝盆” 走进柘荣县博物馆,3000多件馆藏文物,其中100多件珍贵文...
巨大的鹅卵石堆砌出两米多高的墙基,小溪环绕着数栋古建筑,幽幽窄巷透出丝丝沧桑感。在宁德寿宁县斜滩镇内,保留着160多栋自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其中以何家巷最为集中。原斜滩镇文化站老站长韦希成先生向本报热线95060反映,斜滩有大量的名流故居,尚无一处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如不加以保护,将摇摇欲毁,令人心痛。 古巷古井古桥 仿似穿越 昨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寿宁县斜滩镇,整个镇子内小溪...
“万里闻名白鹤山,猿啼鸟语水潺潺。国中多少荣华地,谁想姻缘到此间。”这首诗描绘的是宁德白鹤岭古官道的景色。 白鹤岭古官道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昨日,记者从宁德市蕉城区政府获悉,这条古道在清代画家叶欣的《白鹤岭图》中出现,2006年以来,当地文史爱好者在古道上还发现了大量摩崖石刻、石碑等文物,和福建古代茶叶运输有着紧密关系。 古道立石碑 禁止村民砍树 ...
在蕉城区漳湾镇蒋澳村东北方向与闽东东路距离不远处,有个椭圆形小山包,日前发现一座600多年前的元代古墓墓葬,吸引了不少蕉城区文史爱好者关注。 让他们欣喜的是,初步了解这座是宁德贤人韩信同墓葬,而让他们担忧的是这座墓葬已列入辖区拆迁征地范围。为此,记者到现场进行了走访调查。 韩信同不起眼的墓碑。 墓碑附近有一块韩家界碑。 荒草荆棘小山包立神道碑 根据蕉城区文史爱好者李怀涌、陈...
宁德霍童线狮源于明嘉靖39年,由民间的单狮表演演变为现在的三狮表演。线狮主要通过头索、尾索及腮索拉动,使表演台上的线狮坐立、蹲卧、摆首等,做到诙谐轻巧、动静结合。更奇特的是线狮能含球、吐球,加上灯光变幻、吐云喷火、打击乐强弱等配合,线狮百态千姿,栩栩如生。大的线狮重40多斤,小的线狮也有20多斤。宁德霍童线狮曾多次参加省内外及港澳的文艺演出,取得优异成绩,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据历史传说,隋...
5月5日,记者一行近日深入福建宁德市,就“建文帝出亡宁德”的专题进行为期3天的深入探寻、走访。随着一幅奇特“帝”字形清代宗族图画的首次现身,“建文帝出亡福建宁德”已先后出现众多有力证据,但有待权威专业机构进行科学的研究、认定。 2008年1月3日,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登山道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一座墓塔混搭的奇特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