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们知道,皇帝是要批阅奏章的,如果是一个勤政的皇帝,那每天要处理的公文相当地多,可能要从凌晨一直忙到晚上 这本来也可以理解,但如果要批阅的有许多是垃圾奏折,就有点郁闷了吧? 下面是台湾网友整理的部分清代皇帝奏折和回复,大家感受下: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 过了一个月...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
“参加这场比赛让我重新开始思考生活,有哪些是我真正需要的,哪些废旧物品是还可以发挥其他价值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中国湿地博物馆正在展出“垃圾减量·生活增靓”主题艺术展,81件大型的垃圾艺术作品既是对环保的致敬,也是对生活的态度。人人做好垃圾分类,就是保护地球最好的方式。 今年初,中国湿地博物馆联手西湖区城市管理局、民革西湖区基层委员会、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以及西湖区文新街道,面向...
建水古城东门外有一眼古井遗存至今,系云南省红河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月27日,法制晚报·看法新闻报道古井文物与垃圾为邻。次日,建水县相关部门即对文物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 建水古城内外古井繁多,很多仍在使用,成为一处处活的文物。古城东门外的一眼元代水井,被当地百姓称之为东井,1991年1月30日公布为红河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井台周围的一块石碑下,能看到一次性饭盒等生活垃圾,不时发出恶臭。2...
建水古城东门外有一眼古井遗存至今,系云南省红河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近日发现,古井文物本体保存尚好,但却与垃圾为邻。 建水古城,位于昆明市以南约220公里,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内外古井繁多,很多仍在使用,成为一处处活的文物。古城东门外的一眼元代水井,被当地百姓称之为东井,明清时几经重修,至今水源仍丰盛如初,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历史价值。1991年1月30...
东晋王羲之《上虞帖》(左图所示),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58字,硬黄纸本,又名《夜来腹痛帖》,收刻于《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大观帖》等刻帖中,明·詹景凤《东图玄览》、清·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首先,在笔法上它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疾涩之变)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
谯楼西侧的券洞展示区域内出现积水及杂草 谯楼门洞下面堆放着杂物 公园内杂草丛生,景观灯破损 公园内的文化长廊等处有垃圾无人清理 “谯楼遗址公园为什么不好好管一管?本来是去感受温州历史的,却只有心痛。”日前有网友发帖称,该公园里最大亮点就是五代子城谯门遗址,但近期去游览时发现,遗址处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记者昨了解到,由于省文物局认为五代子城谯门遗址的保...
往运河随便倒垃圾,这是违法行为,最高可以罚5万元。本月起,《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中对遗产区建设、施工安全、历史要素保护、水工遗存防撞、水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都有了具体规定。 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要保护的要素主要有五大类,包括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西兴段等大运河河道,拱宸桥、广济桥、凤山水城门遗址、西兴过塘行码头等大运河水...
全国文保标志碑旁一片狼藉 在南京,有几处六朝家族墓,堪称六朝古墓的“富矿”,象山王氏家族墓地就是其中之一。昨天,有市民向本报反映称,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缺少日常监管和维护,周边被倾倒了大量生活垃圾,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格格不入。他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尽快改善此处文保单位环境。 鼓楼区宝塔桥街道金燕路边象山脚下,路边稀疏的树林中,一块1米多高的石碑依稀可见,上面写着“全国...
钱底巷古文化遗址文保单位碑 常熟是历史文化名城,当地钱底巷遗址的发掘研究表明,早在5500年前常熟就有人类活动。不过,近日市民范先生致电本报常熟新闻热线,反映眼下的常熟市文保单位钱底巷遗址陷入一片垃圾堆场之中,他担心这样的行为会对文物产生巨大的破坏。 钱底巷变成垃圾场 钱底巷位于常熟市谢桥管理区茅桥村(原新光村),距离常熟市区4公里,为城郊之地。范先生是常熟谢桥人,对乡土具有浓厚...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被垃圾包围的一块石碑?”日前,有读者爆料称,周末想逛逛长沙的文化遗址,按图索骥来到位于长沙河西三汊矶的“北津城遗址”时,发现遗址现场只有一块不起眼的石碑,还处于五颜六色的垃圾包围之中。该读者在失望之余,也对文化遗址保护现状提出担忧。 从该读者现场拍摄的图片看,北津城遗址的石碑被掩埋在一大片垃圾中,附近杂乱不堪。28日下午,记者前往现场探访,发现该石碑竖立在当地人所称...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昌平区平坊村菩萨庙大殿耳房无存、文保碑被砸。法制晚报记者探访发现,这里属于官方普查登记文物,随着村子拆迁,逐渐疏于管护。昌平区文物管理所已去现场勘查,并计划明年启动菩萨庙的修缮工作。 古庙建于清代 古建筑多数灭失 明代便已成村的平坊村,如今是一座拆迁村,满眼的残砖瓦砾,剩下的建筑屈指可数,其中就包括一座破败的菩萨庙。外来人很难注意到这座古建筑的存在,因为这...
有市民反映,昌平区区级文保单位“杨增新墓”周边环境极差。有人在墓碑周边胡乱涂画,甚至连石碑围栏和指示牌上都被喷满“办证”的电话号码。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从昌平区文委文物科得到确认,该处确系区级文物,由属地进行日常维护。针对目前的情况,会联系沙河镇处理。 墓碑四周粪便垃圾遍地 昨日记者找到了位于南沙河与京藏高速交会处的“杨增新墓”石碑。该碑是汉白玉质地,龙首龟趺,坐东朝西,朝西一侧刻有碑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7日报道,在过去30多年中,纽约环卫工人尼尔森·莫利纳(Nelson Molina)从垃圾箱中拣选有价值的物品,并将它们保存在东哈莱姆(East Harlem)的环卫仓库中。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垃圾场宝藏”,藏品价值超过1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4万元)。 在环卫仓库的二层楼上,整齐地摆放着数以千计的物品,包括照片、打字机、椅子、吉他、滑雪板等。这些东西都是莫利纳在垃圾里...
“百年石牌坊下长期堆积垃圾,不仅臭气熏天,还影响历史文物的形象。”昨日,市民蔡女士拨打导报漳州新闻热线反映,位于漳州市区新华东路的两座牌坊下长期堆放着垃圾,周边市民反映多次,至今没有处理。 当天下午,导报记者来到新华东路岳口路段,发现该路段约4米宽,两侧商铺林立,还有小贩摆摊,然而,整个路段看不到垃圾桶。不少垃圾就被堆放在路边,甚至是路中间。在新华东路岳口小学附近的一座石牌坊下,远远就看到有一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