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莲花书院遗址 资料图片 “古道依旧笑西风,天涯何处寻瘦马。”12月27日,记者在广东台山市举行的南粤古驿道学术研讨会暨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洲湾遗址、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等15处遗址入选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 三年新发现南粤古驿道135条 南粤古驿道是指自秦始皇出兵统一岭南至民国初年间广东省辖区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运用传统技艺修造的交通道路体系。它...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 广东省文物局27日在江门市台山市发布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其中,台山市大洲湾遗址、和平县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乳源县莱山古墓葬群、广州莲花书院遗址等5处重大发现属于埋藏于地下的遗迹或遗物且是依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的、并已经有明确的考古结论的重大发现。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 此外,汕头市樟林古港古码头遗址、中山市张文湛故居、五华县大眉...
文创作品展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由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以下简称“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组织,广东省古驿道文创大赛作品展12月22日至23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在对新鲜出炉的“年度60佳”作品进行展示的同时,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外语外贸等20余家参赛高校也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带至现场,百余件好看、好...
庆元古驿道众多,而且大济古驿道所在地一直是大济村的坟山,所以建坟破坏文物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确保文物安全,近日,庆元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吴其华带领县文物监察大队相关人员,对大济古驿道及其周边文物进行文物巡查。 大济古驿道,全长2.5公里。路宽为0.7米至1米不等,大部分用长23厘米、宽7厘米、厚3.5厘米的小青砖侧砌路面。驿道上还建有三座路亭,为接官亭、上亭、下亭。接官亭,位...
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批青花盘、碗、瓶等瓷器。荷兰人将这批青花瓷运回欧洲拍卖时,因不清楚它们的准确产地,便称其为“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的产地是中国的景德镇。当时正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 1620年)。 那时,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主义者相继东来从事武装贩运的商贸活动。最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中国闽、粤沿海从事贩运瓷...
南方日报讯 (记者/毕式明 通讯员/赖南坡)“一段被水淹没了近60年的西京古驿道遗址现在露出水面了!”近日,韶关市韶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乳源资深文史专家许化鹏惊喜地向笔者报料,“虽然这一段只有150米左右的长度,但却是连接腊岭段和梯云岭段20公里长的西京古驿道的一段缩影,进一步印证了西京古驿道的走向。” 12日,乳源县城沿323国道出行约10公里左右,笔者抵达西京古驿道腊岭段。沿着这条古驿...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简称《规划》),记者了解到,古驿道规划范围包含了省内21个地级以上市的全部行政区域,面积约17.98万平方公里。同时,结合绿道提升工作,将古驿道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融入绿道建设中,形成“驿道网+绿道网”两张网,并力争在2030年将古驿道打造为“世界文化遗产”。 打造6条古驿道和4个重要节点 南粤古驿道,是...
近日,省住建厅等4部门印发《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计划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全省6条南粤古驿道线路建设,包含14条主线,56条支线,贯穿全省 21个地级市、103个区县,串联1200个人文及自然发展节点,规划范围面积约17.98万平方公里,最终实现遗产保护、健康休闲和村镇发展和谐共赢,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最终成为知名世界文化遗产 南粤古驿道,是指古代广东境...
浰源镇野田村存有完好茶亭,亭上有“粤赣第一关”字样。 重要发现!河源和平惊现约百公里古道 近期,河源市和平县发现相连较完整、长约100公里的古道。它是目前河源境内发现的最长的古道,有可能是我国南方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遗存里程最长的古驿道。 今年9月,在和平县九连山脉深山老林中,当地文物普查人员发现了一条古道,全长约100公里,其中保存相对完好的长约66公里,古道全线均铺有石条、石块...
《广州日报》连续多次独家披露有关河源市新发现粤赣古驿道的系列新闻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读者的广泛关注。昨日,河源市政府再次召集有关负责人共计数十人,就粤赣古驿道的前期发掘与保护工作进行专题研讨和通报。河源市副市长庞启彪在会上通报了粤赣古驿道河源境内近期的发掘与修复保护工作,并对《广州日报》率先、连续报道河源发现粤赣古驿道给予了高度赞扬。 古驿道河源境内里程或增上百公里 ...
近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专家一行对近期发现的新会古驿道司前段遗址进行实地勘查考古。 调研人员先后 “重走”了新会古驿道司前段途径的白庙村仓耀井水庙及庙前水井,天等村瓦岗的“天等桥”、“三板路”及田边村龙溪渡头等古驿道遗址,并进行实地考察取证。 古驿道,也称官道,是古代经由驿站传送公文的交通路线,多设于通衢大道。据《新会县志》记载,司前古驿道始于司前镇新建村和平小组,终于田边村龙溪渡头,总...
宋新潮高度赞扬广东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把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利用作为一个抓手和载体,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精准扶贫脱贫、休闲旅游、体育运动和古村落保护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认为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文化自信,促进扶贫攻坚的具体行动。 宋新潮在调研中对进一步做好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做了具体的指导。一是对...
18日,广东省第十八期市长(书记)城建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在珠海市举行,副省长许瑞生出席结业典礼并以《线性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为题作专题授课。他系统阐述了借鉴欧洲文化之旅经验,在广东以古驿道、绿道串联乡村地区,推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游览步行系统建设等内容。 许瑞生希望能借鉴经验,复兴南粤古驿道,以古驿道、绿道串联乡村地区,结合古驿道建设绿道,打造广东6条古驿道绿道,覆盖5200公里陆路驿道...
隐匿于树丛间隙的石板,久经风雨雕琢,依稀可见当初精致;被无数双脚印亲吻过的石阶,留下数百年无声的静默,在午后的阳光下折射出质朴而浓厚的历史底蕴,这便是大鹏叠福古道。据当地老人介绍,古道通过旧叠福村,经过旧海关后过天后宫,再过一小溪,到“杀人桥”。其中,道路部分现只能看到一些石板,“杀人桥”能看到桥墩遗址。 日前,根据省政府地方志办要求,深圳市史志办完成全市古驿道及沿线自然村落普查调查,以全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