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5日,省考古研究所在第7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上发布“山西临汾桃园遗址史前房址”考古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临汾桃园遗址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南部桃园村东南与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北交界处的黄土台地上。 ...
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欧洲,人们的生活模式是“男人留家乡、女人走四方”,女性迁徙可能在当时地区和跨地区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关键作用,帮助拉开了青铜时代的序幕。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学研究所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所及其他机构研究人员分析了几个史前定居点埋葬的84具遗骸,发现这些村落都采取“从父居”模式,即男性留在本地,而女性来自遥远的四面八方。 这些定居点位于如...
图为研究人员发现的“史前三皇体系岩画”。吴甲才摄 1月5日,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教授周玉树对外披露,近期,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调查内蒙古狼山地区数千幅史前岩画中,发现罕见的“史前三皇体系岩画”。专家认为,该岩画的形成时间比西方国家早两千多年。 该研究所研究人员是在四幅奇异立体人面岩画中发现“史前三皇体系岩画”的。周玉树说,从这四幅同一时期刻磨的岩画可看出,中国古代的先民所创作的“...
12月14日上午,记者从大榭遗址一期考古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报会上获悉,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对大榭岛遗址实施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发现史前良渚文化至宋元时期各种遗迹现象50余处,出土陶、瓷、铜等器物200余件。这是浙东最大规模的海岛考古。 据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下厂村。该遗址西北依托...
据哈媒16日报道,哈萨克斯坦境内近日发现了一处史前金字塔形遗址,或比埃及金字塔早1000年。 哈“每日新闻”网消息,考古队负责人伊戈尔·库库什金表示,该遗址是一处史前墓穴,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的卡拉干达州。“遗址是在不久前被发现的,考古专家已在现场工作了近两个月。” 库库什金是卡拉干达国立大学萨雷阿尔金考古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他指出,墓穴总体形似金字塔,斜面呈阶梯状,特征明显,时间...
据哈媒8月16日报道,哈萨克斯坦境内近日发现了一处史前金字塔形遗址,或比埃及金字塔早1000年。 哈“每日新闻”网消息,考古队负责人伊戈尔·库库什金表示,该遗址是一处史前墓穴,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的卡拉干达州。“遗址是在不久前被发现的,考古专家已在现场工作了近两个月。” 库库什金是卡拉干达国立大学萨雷阿尔金考古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他指出,墓穴总体形似金字塔,斜面呈阶梯状,特征明显,...
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该遗址为长江中游同时期规模最大,说明松滋是长江中游文明发祥地之一。 该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命名为关洲遗址,总面积约16000平方米。2013年,考古部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发现此处有文化层,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等形成的堆积层。去年11月起,为弄清楚关洲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
松滋关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该遗址为长江中游同时期规模最大,说明松滋是长江中游文明发祥地之一。 该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命名为关洲遗址,总面积约16000平方米。2013年,考古部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发现此处有文化层,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等形成的堆积层。去年11月起,为弄...
此次发现的松岭壮志林场岩画 据介绍,此次发现是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发现单幅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颜色最鲜艳的彩绘岩画群。连同早前发现的古源苗圃岩画、天台山岩画,截至目前在松岭境内已发现3处岩画地点。 据了解,近两年,经考古调查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内已发现岩画38处、2000余幅。考古专家在东起呼玛沿江乡狐仙洞、西至漠河西北的仙女洞岩画地点、北起黑龙江边的绥安站小黑石砬子“凤凰”纹样岩画、南至八十八岭岩画...
一直以来,史书记载的丝路明珠——阿力玛力故城在哪里?城址难觅,人们对它的位置颇多歧说和猜测。现在,经过新疆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组成考古专家组进行考古勘探,终于有了一个新的结果。“从城址规模布局和大量出土文物来看,可以认定,这里可能就是史书记载的丝路明珠——阿力玛力故城遗址。”1月17日,在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暨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上,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保平激动地告诉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0日透露,考古人员在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发现了北方地区保存较好、揭露最为完整的龙山时期小型石城聚落。 寨峁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安崖镇房崖村,与村庄隔开光川相望。寨峁梁遗址处在开光川下游西南侧的一座椭圆形山峁上,遗址面积逾3万平方米。 “数量丰富、保存较好、排列有序的房址是寨峁梁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周勇介绍,寨峁梁遗址发掘的遗迹包括南城墙、房址和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考古人员在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发现了北方地区保存较好、揭露最为完整的龙山时期小型石城聚落。 寨峁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安崖镇房崖村,与村庄隔开光川相望。寨峁梁遗址处在开光川下游西南侧的一座椭圆形山峁上,遗址面积逾3万平方米。 “数量丰富、保存较好、排列有序的房址是寨峁梁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周勇介绍,寨峁梁遗址发掘的遗迹包括南城墙、房址和灰坑等。...
石峁遗址高等级院落是什么格局?继不久前发现的人面石像后,石峁遗址还会有什么新发现?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榆林神木石峁遗址外城东门附近,清理出一处大型高等级史前院落,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判断石峁古城的性质和早期国家的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比此前发现院落面积大3——4倍 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该遗址考古负责人孙周勇介绍,新发现的这座大型院落是两座石墙地面式房址和两座窑洞及护坡石墙...
经过近一年的野外考古工作,在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中又有了新发现,省考古所专家近日表示,“这次重新挖开,获得了一些新发现。辨识出了岳石文化时期的一个比较大的夯土基址,和一个纵贯城南北的干道。” 发掘和保护史前古城遗址,是城子崖遗址考古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一处新体验互动区的规划设计,也为人们认识了解史前文明提供了新途径。 遗址发现新台基 从2010年开始,省考古所的专家们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