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 纵31.3厘米横8.1厘米 清盛京崇谟阁原藏,1956年金梁先生价让本馆。 此敕谕有锡良题跋,云:“右太祖高皇帝手敕墨迹,书于高丽发笺,考大内旧档天命年有此敕谕,定为太祖手敕真迹。草创规模,居敬行简,勿以形式简率而致疑。盖臣工钞录诏旨,前后例加钦奉、钦此等字样,不敢作此体也。” 按《清太宗实录》天命六年(1621)三月,攻占沈阳、辽阳及辽河以东大小七十余城堡,其中有静安...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汗王宫遗址外景修缮完成,于18日向民众开放。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25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割据辽东,建元天命。1625年在萨尔浒之战后迁都沈阳,历经宁远城等战役,死后葬于沈阳清福陵。 记者在现场看到,汗王宫遗址大门的东、西各3块柱础石尚在,二进院建筑物下的高台基址也被发掘,露出一段数米长的青砖墙基,目前被建成一处遗...
7月8日下午,“盛京珍赏——清前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式开幕。本展览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辽阳博物馆和清永陵文物管理所协办。 本展览是继颐和园首展后的第二站巡展,共计展出珍贵文物122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20件。展览在首展基础上,更新了近30件(组)未曾展示的珍贵文物,包括表现清初武备的八旗全套甲胄,和表现宫廷生活的庄妃诰命展品,也不乏清前期...
努尔哈赤宝剑。京华时报记者范继文摄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征战沙场时使用过的刀剑、皇太极穿过的唯一一件流传下来的御用常服袍……昨天上午,122件清前文物汇聚京城,在颐和园德和园与市民见面。据介绍,在这批进京展出的文物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3件,且全部出自沈阳故宫博物院、辽阳博物馆和新宾清永陵文物管理所。 颐和园文物部主任秦雷介绍,从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
努尔哈赤宝剑、皇太极腰刀、皇太极御用常服袍……这些清前珍贵文物首次在京专门展览。今天上午,《龙兴关外——清前文物展》在颐和园德和园布展就位,从今天起至6月28日,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珍品与观众见面。市民可趁五一假期到颐和园一览清前皇家文化风貌。 展览沈阳故宫镇馆之宝“组团”来京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
9月10日,在沈阳故宫推出的“清前文物展”上,世上仅存的一把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御用器物——龙虎将军宝剑,引起了全国各地游客的极大兴趣。 这把御用宝剑为国家一级文物,是沈阳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其剑刃为精钢所制,剑柄、剑镡有“加官进禄”“玉兔呈祥”等纹饰图案,剑鞘分节外包铜皮和鲨鱼皮面,另镶有铜质镀金螭虎纹和菱形花卉纹饰。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介绍,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
努尔哈赤龙虎将军宝剑▲剑柄8月29日,为了喜迎全运会的举办,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特别布置的院藏珍宝展上,一把闪着寒气的龙虎将军宝剑引起了观众的关注。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保管部主任李理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发现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唯一的珍贵遗物,是明朝封努尔哈赤龙虎将军时所馈赠。龙虎将军宝剑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臣服于明朝的物证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生于建州赫图阿拉城(今...
汗王宫挖掘现场 电视剧里,汗王宫轩敞阔气、雕梁画栋,其实没这么好看 妃子间“宫斗”激烈,居住条件拥挤,饮酒喝茶都算是高消费…… 2012年7月,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遗址现场发掘,在沈阳市内北中街清豫亲王多铎王府遗址北侧50米处发现一处清代遗迹,出土的绿釉瓦当被证实是亲王一级才可使用的建筑材料。专家推测这有可能是消失了300多年的汗王宫...
航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也许是消失了近400年的缘故,罕王宫一直不为人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太祖努尔哈赤修建了沈阳故宫,他本人就应该住在这里,但是,据沈阳故宫博 物院副院长李声能介绍,其实,努尔哈赤当年迁都沈阳时,本人并没有搬进沈阳故宫,而是住在非常简陋的罕王宫里。沈阳故宫的大政殿不过是他的办公场所。起 居、迎客都在罕王宫,除去出外征伐,努尔哈赤在此居住了1年多。 那么,为什么努尔哈赤不愿意住...
航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也许是消失了近400年的缘故,罕王宫一直不为人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太祖努尔哈赤修建了沈阳故宫,他本人就应该住在这里,但是,据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声能介绍,其实,努尔哈赤当年迁都沈阳时,本人并没有搬进沈阳故宫,而是住在非常简陋的罕王宫里。沈阳故宫的大政殿不过是他的办公场所。起居、迎客都在罕王宫,除去出外征伐,努尔哈赤在此居住了1年多。 那么,为什么努尔哈赤不愿意住在舒...
罕王宫残留的墙体陈凤军摄 市文物部门昨日正式公布新近发现的北中街寝宫遗址考古结果—— 努尔哈赤在沈阳到底住在哪儿?专家们一直有争议。7月31日,这个已有380多年的历史之谜被揭开了谜底。当天,沈阳市考古研究所新闻发布会上证实,经过两个月的勘测、考古发掘,位于北中街一处工地上发现的清代早期建筑群遗址,对照清满文老档案中的《盛京城阙图》中所绘的“太祖居住之宫&r...
7月31日上午,考古人员向记者展示罕王宫遗址内出土的莲花纹瓦当。记者 查金辉 摄 沈阳故宫根据《盛京城阙图》做出了罕王宫的模型。主任记者 王志东 摄 为什么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沈阳的家建在明代九门边上,而不是舒适的城内?原来是为了逃跑方便。 昨日,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中街路北考古现场发布了罕王宫和豫亲王府遗址考古发现。考古工作人员表示,罕王宫是沈阳故宫的组成部门。对于两处清早期遗址下一步的...
考古现场 日前,在位于沈阳北中街一处工地上,一组清代的早期建筑群遗址因施工重见天日。7月31日,记者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3个月的勘测、考古发掘,证实该处遗址为为努尔哈赤的住所,俗称罕王宫。在罕王宫南侧偏西不远还发现了豫亲王府遗址。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二队队长赵晓刚,根据清满文老档中的《盛京城阙图》中所绘的“太祖居住之宫”的位置,又结合遗址现场出土的建筑基...
7月2日,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遗址现场发掘。近日,在沈阳市内北中街清豫亲王多铎王府遗址北侧50米处发现一处清代遗迹,出土的绿釉瓦当被证实是亲王一级才可使用的建筑材料。专家推测这有可能是消失了300多年的汗王宫,也就是努尔哈赤的早期寝宫。据介绍,这处遗址尚处于挖掘初期阶段,相对于多铎王府遗址面积要小,只能见到地面下约1米深的土层里露出的一段长约3米、高约半米的青砖墙基,青砖间裹以大量的白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