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晋 十六国 建筑材料 河北省易县出土 直径17.5厘米 瓦当残缺,瓦面中有凸起的圆芯,以圆芯为中心划成8个扇形格,每格中有一字,为“大秦龙兴化牟古圣”。 十六国瓦当与两汉瓦当明显不同。汉代瓦当多装饰卷云纹,一般用十字形双线栏格把瓦面分为四部分,文字书体以篆书为主,隶书较少,也有鸟虫篆。十六国瓦当的卷云纹已趋于简化,瓦面一般被分成9格(包括圆芯),书体介于楷隶之间。 ...
遗产编号 ⅶ-23 所属地区 江苏·泰州·兴化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泰州市兴化市 申报日期 2006 竹泓镇位于兴化市中部,东与大垛镇为邻,南与沈伦镇接壤,西与垛田镇、临城镇交界,北与林湖乡毗邻,形成不规划多边形。水陆交通便利,东邻宁靖盐高速,西傍京沪高速,高兴东公路穿境而过,九里港由西向东贯穿竹泓镇中部可达东台、启东。 境内地形平坦,...
遗址总共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揭露良渚文化墓地一处,发现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等遗存,出土玉、石、陶等不同材质遗物近1200件。它是首次在长江以北发现的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遗址人骨保存较好,是良渚文化保存骨骸最为完整丰富的墓地。该遗址地处水网密布的里下河地区,出土的炊器具有鲜明特点。对于构建江淮地区史前考古...
蒋庄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分属兴化市张郭镇蒋庄村及东台市时堰镇五星村、双溪村。遗址起初由当地文物爱好者发现,因泰东河水利拓宽工程需要,2010年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派员对其调查确认,遗址位于兴化境内的区域被当地人称之为“野城”。 以泰东河为界,可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II区)以唐宋时期堆积为主,面积达45万平方米;西区(I区)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堆积为主,面积近2万平方米。因地处平...
由农业部举办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近日揭晓,兴化市垛田成为中国重要文化遗产20个候选项目之一。2013年农业部将组织专家对候选项目实地考察,从中择优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垛田是兴化里下河地区独有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与农业景观。
中华文明的源头,除了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是重要源头之一。长久以来,考古界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区仅限于 环太湖流域,很少跨越长江这一道天堑。如今,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近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江苏省兴化市蒋庄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500多件良渚文化 时期的陶器、玉器等生活用品。更罕见的是,墓葬中还出土数百具非常完整的人类遗骨。 找榆树根,意外发现大遗址 据兴...
刻有狩猎野猪图案的陶器 用途不明的“天下第一尊” 神秘的船棺。顾炜 摄 制图 李荣荣 5200多年前,环太湖流域诞生了非常强大的文明——良渚文化。传说蚩尤就是良渚人。然而这个强大的文明,在4000多年前突然消失了。 什么原因导致了良渚文明的消失?从去年8月开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配合泰东河水利工程建设,...
中华文明的源头,除了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是重要源头之一。长久以来,考古界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区仅限于环太湖流域,很少跨越长江这一道天堑。如今,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近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江苏省兴化市蒋庄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500多件良渚文化时期的陶器、玉器等生活用品。更罕见的是,墓葬中还出土数百具非常完整的人类遗骨。 找榆树根,意外发现大遗址 据兴...
1000多米长的河岸,几千年前的各种器皿碎片随处可见,不经意间就能捡到麋鹿化石,还有石刀、石斧、石箭。最近,考古专家在兴化东部地区发现一处古文化遗址。经初步考查,这是江淮东部地区目前已知的面积最大的古文化遗址,并且文化年代延续时间长、文化遗物极为丰富。该遗址大致经历了距今5800年至5200年的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距今4200年至2200年的夏商周时期和距今约1000年的北宋后期三个历史阶段。&l...
4月8日下午,兴化市宋县署(范仲淹纪念馆)“开馆”。据了解,兴化县署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北宋天圣年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任职兴化,筑海堤、建学馆、兴城市,实践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平生抱负,在兴化形成了近千年的“景范”文化。去年,兴化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宋县署进行了移址重...
为加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的保护管理,近日江苏省兴化市政府发文公布了兴化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33处,至此,兴化市已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多处。 兴化市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存丰富,自2007年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新发现了大批不可移动文物。为了防止出现边普查边破坏的现象,亟需将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纳入保护管理体系。兴化市在泰州市率先完成...
近日,兴化发现戴家舍徐氏庆云堂第三代传人——86岁的徐堂诗,存有祖上传下的提线木偶戏抄本剧目30多个,曲词工尺谱一本。徐堂诗老人还能唱10多个剧目,演奏大部分木偶戏乐器。 据了解,工尺谱是我国民间传统记谱法,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在民间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此次发现的《曲词工尺杂语》、《良言曲词》等手写本,系里下河名伶、兴化林湖乡戴家舍提线木偶戏徐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