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127家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考古文博机构代表,12个国家的国外代表和几十家媒体代表及其他参会人员近千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大会于10月22日上午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四川省副...
图为大会闭幕式现场。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不仅是考古学界的一次盛会,也是传播推进考古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23日,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闭幕式上如是说。 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2日在成都开幕。两天时间内,近400位中外考古专家学者分为动物考古、秦汉考古、丝绸之路考古、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等16个...
10月22日,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我省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荣获终身成就奖,是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设立终身成就奖后,我国第二位考古学家获此殊荣。 石兴邦先生,1923年出生于陕西耀县,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边政系,在浙江大学人类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1950年师从夏鼐先生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历练、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
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2日在成都开幕,中外近400位考古专家学者共襄盛会,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和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研究成果奖“金鼎奖”、青年学者奖“金爵奖”也一一揭晓并颁奖。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研究员致辞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于1979年,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考古学界最为重要的学术团体。在中国考古学的发...
2016年5月21日至22日,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在郑州市黄河迎宾馆第十会议室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耶鲁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师范大...
2016年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新兴技术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摘要36篇,参会代表一共48人,其中正式代表21人,列席代表27人。专业委员会代表的特点是覆盖研究领域广、跨学科合作研究多和中青年学者多。代表们既有来自中央和各省市文博考古单位的专家,也有来自中科院和各个大学地质、地理、环境、古生物、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学科的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
5月21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49家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全国75家考古文博机构、700余位专家学者、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场专题报告——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以史无前例的规模以及学术规格,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700位考古“大咖”联合发布《郑州共识》 23日下午,为期3天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顺利完成各项议题在黄河迎宾馆圆满闭幕。49家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全国75家考古文博机构、700余位专家学者、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场专题报告、16场面向公众的讲座——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以史无前例的规模以及学术规格,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
5月23日下午,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闭幕式在郑州举行。闭幕式由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主持。闭幕式首先由中国考古学会13个专业委员会的代表对历时1天半的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总结汇报。 随后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文超,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分别致辞。他们表示这是一次高端的、开放性的学术盛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大会顺利完成了预期的...
“这次大会的学术性、开放性确实让人耳目一新!”5月21日下午,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发掘领队杨军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郑州黄河迎宾馆会场兴奋地告诉记者。 21日上午,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开幕。参会者包括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埃及、印度、韩国、日本、洪都拉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专家学者以及数百位列席学者, 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顶级考古学家,可谓星光熠...
经各专业委员会推荐,由中国考古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常务理事会议投票选举,评选出以下11位学者,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青年学者奖(金爵奖),获奖名单公示如下(最后两名得票相同): (1)吕红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教授) (2)李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副研究员) (3)张全超(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教授) (4...
经各专业委员会推荐,由中国考古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常务理事会议投票选举,评选出以下11项研究成果,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研究成果奖(金鼎奖),获奖名单公示如下(最后四项得票相同): (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高星、王惠民、裴树文、陈福友等著:《水洞沟: 2003-2007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考古...
经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公共考古奖(金镈奖)评选活动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投票选举、报请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审定,以下12个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公共考古奖(金镈奖),另有5个项目荣获公共考古奖(金镈奖)提名奖,获奖名单公示如下: 公共考古奖(金镈奖)获奖名单(最后三项得票相同) 1.“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 申报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5月22日,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左一)等“金尊奖”获奖项目代表在领奖。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奖(金镈奖)”和“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颁奖仪式在河南郑州举行。 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奖(金镈奖)”和“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颁奖仪式在河南郑州举行。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这个周末举行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很能代表郑州的“身份”。 会议为什么...
考古也能“萌萌哒” 门牙形状决定你来自哪里 考古也会“互联网+” 为期3天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专业委员会分组讨论、公共考古讲座、发掘现场实地观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得这次大会成为考古学大家庭的一次节日盛会;而大会上的多个精彩瞬间,也为人们描绘出一个立体、动人而又可爱的“考古学”。 赶场学者:奔跑吧,兄弟! 作为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重点内容之一,13个专业委员会在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