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三峡库区奉节白帝城、万州天生城遗址等3个大遗址考古发掘顺利通过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 今年以来,市文物局、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相关区县强化协作,实施了奉节白帝城遗址、万州天生城遗址、云阳磐石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8890平方米。其中:万州天生城遗址发掘面积3100平方米,出土器物标本280余件,丰富了渝东地区民居建筑的实物资料;奉节白帝城遗址发掘面积3090平方米,基本掌...
三峡库区新添一座综合类博物馆。记者从重庆奉节县了解到,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夔州博物馆日前对外开放,成为展示三峡人文历史的新窗口。 夔州博物馆位于重庆奉节县夔州古建筑群内,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布展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保管、展示、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该馆通过通史布展形式,展示三峡地区悠久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 夔州博物馆负责人雷霆军介绍,该馆展陈文物1万余件,其...
经过“前三峡”时期搬迁、原地保护、留取资料等保护方式,三峡库区内大量文物得到保护。然而随着江水多年冲刷,库区消落带内时有文物被发现,这些文物被盗新闻屡见报章。如何让其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三峡库区保护和管理一道绕不开的难题。 重庆市文物局的数据显示,在三峡库区文物抢救性发掘中,由于人力、资金不足等问题,消落带范围内的重点文物发掘面积不到总体文物埋藏面积的7%.随着当地考古研...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近期该院在三峡库区考古工作中取得重大收获,发掘巫山高唐观遗址为渝东第一名刹。 高唐观遗址位于有“渝东门户”之称的重庆巫山城西长江北岸的高丘上,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今年2月,我们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近六个月的时间,发掘了4000多平方米,发现了7座建筑基础,明清时候的灰坑30几座,墓葬81座,还有两座墓葬暂时还没清理。”据高唐观遗址考古现场工地负...
三峡库区秭发县卜庄河古墓群发掘出土了100多件珍贵文物。经初步鉴定,这批文物从战国至明朝,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发掘工作是从去年2月开始的,其地点在秭归县郭家坝镇,在30多座古墓葬中,发掘出土了战国、汉代、六朝、唐朝、宋代和明朝的铜鍪、铁剑、瓷罐、陶罐、玻璃附饰等文物,另有数百枚五铢、半两元祜通宝等青铜钱币。据了解,此次发掘中,还发现了保存较好、制作精美的汉代铜鍪,唐、宋、明时期的瓷...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在三峡库区的一处古坟坝遗址取得重要考古发现,共出土陶、瓷、铜、石等各类遗物及标本近千件,时代涵盖新石器、商周、汉、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 古坟坝遗址位于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一组,地处长江右岸小地名为庙岩河的二级台地上,埋藏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位于三峡水库消落区,长江水位的反复消涨对遗址形成了一定影响,近年来的取土活动对遗址造成了巨大破坏。 重庆市文化...
兴山县昭君台原貌,相传乡人思念昭君“筑台而望之”。 陈明清老屋原貌,如今已焕然一新。 修缮后的昭君台,如今吸引了更多的游客登高而望。 12月2日,记者走进兴山县昭君镇陈家湾村,探访昭君台、妃台乡公所、陈明清老屋3处被复建修缮的文物保护单位。附近村民说,这些文物遗址都有些历史了,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房屋老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如不及时维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兴山县文物局局长刘道霖介绍...
重庆三峡库区近日发现一处汉至六朝时期崖墓群,对研究当时的崖墓丧葬习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专家介绍,三塘崖墓群位于三峡库区奉节县,地势陡峭,多崖壁。墓葬或掩埋于乱石杂草之中,或暴露于岩层崖壁之间。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文物,考古专家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面积700平方米,清理了5座崖墓和2座土坑墓。 这些墓葬遭受江水冲刷、岩石风化坍塌、人为盗掘等因素的破坏,墓葬的墓道、...
重庆三峡库区丰都赤溪遗址群近日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峡江地区比较罕见的唐代墓葬。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丰都赤溪遗址群为三峡库区消落带考古发掘项目,由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组成。抢救性考古发掘中,赤溪遗址发掘1100平方米,清理汉至唐宋时期的各类遗迹45座;赤溪墓群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东汉至六朝时期墓葬3座;溪嘴墓群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东汉至六朝时期墓葬4座。 文化遗存主...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近日对处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赤溪遗址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存,包括六朝墓葬出土两千余颗彩色串珠、唐代墓葬保有人骨、宋代房址出土象棋棋子等。 据介绍,赤溪遗址群包括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共发现各汉至六朝、唐、宋等时期各类墓葬52座,出土遗物200余件(套)。 在该遗址发现了8座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刀把形”墓葬,出土了2000多颗制作精美、颜色多...
位于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区的巫山县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重要收获,两百余座墓葬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包括100多座大溪文化墓葬等大量大溪文化遗存,发现了瓮棺葬与人骨叠葬,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石雕、石饰以及骨器等,为再现当时史前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料。 发掘大溪文化遗存首现瓮棺葬与人骨叠葬 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面积共计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
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重要收获,两百余座墓葬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大量大溪文化遗存的发现尤为重要和珍贵。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邹后曦介绍,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面积共计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470余处,其中墓葬258座、灰坑211座、房址1座、沟3条,出土陶、石、玉、瓷、铜、铁、骨质器物小件1700余件(套)。 ...
位于三峡库区的巫山县的大水田遗址近日完成试发掘,发现各时期墓葬遗迹14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900余件。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巫山大水田遗址位于长江北岸曲尺乡伍柏村,属三峡库区消落带文物保护区,自发现该遗址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其进行2次抢救性发掘。首次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清理以墓葬为主的重要遗迹40座,出土文物及标本321余件(套);第2次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发现各时期...
位于三峡库区的巫山县的大水田遗址近日完成试发掘,发现各时期墓葬遗迹14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900余件。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巫山大水田遗址位于长江北岸曲尺乡伍柏村,属三峡库区消落带文物保护区,自发现该遗址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其进行2次抢救性发掘。首次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清理以墓葬为主的重要遗迹40座,出土文物及标本321余件(套);第2次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截至目前,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