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墓位于三峡库区库岸岸坡 出土文物保存完好 近日,由于三峡库区水位降低,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发现一座西汉墓葬,挖掘出陶器、鼎等文物,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 该墓位于归州镇香溪村吴家坪渡口,据发现者、当地村民胡长军介绍,当时他正在对退水后的路面进行平整,发现泥土中有异物,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鼎,便停止了施工,并随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了此事。 在接到群众的报告后,秭归县文物局迅...
重庆人说,三峡工程移民百万,“岁数”最大、身价最高的移民是张飞。 此乃说笑。不过,由张飞庙整体搬迁的之举,却可管窥党和国家对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的重视。 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期,已有1700多年历史。三峡工程启动后,张飞庙作为库区唯一一个远距离整体搬迁的文物单位,于2002年10月8日闭馆拆迁,溯江而上32公里,从原云阳老县城对岸的飞凤山搬迁至盘石镇龙安村。 2003年7月19日,“搬旧如旧”...
新华网重庆3月2日专电(记者张琴)重庆三峡库区丰都县名山景区日前发现东汉墓葬。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施工人员在实施名山景区升级改造工程时发现汉砖,立即向当地文物管理所报告。经过文物人员现场踏勘,进一步发现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墓葬,当即要求施工方现场主要负责人对墓葬现有突出部分停止施工,并将此情况上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目前,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已派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并将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丰都...
12月27-31日,受国务院三峡办委托,湖北省文物局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了“三峡库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培训班”,三峡工程湖北库区、重庆库区及湖北其它部分市县文博单位的近3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国务院三峡办资金司赵文生副巡视员、规划司倪莉处长,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郑国珍,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春明教授等出席开班仪式。湖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三峡.南水北调办主任王风竹主持开班仪式。本次培训...
25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三次年会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表示,三峡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抢救了屈原祠、张飞庙等一大批遗产,基本廓清了三峡地区的文物脉络。 三峡工程淹没涉及重庆、湖北共22个市(县),共有1087处文物点(含4处单列项目)列入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其中,重庆库区752处,湖北库区335处。在上述文物点中,地下文物点共计723处,规划发掘面积187.4万平方米,勘...
25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三次年会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表示,三峡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抢救了屈原祠、张飞庙等一大批遗产,基本廓清了三峡地区的文物脉络。 三峡工程淹没涉及重庆、湖北共22个市(县),共有1087处文物点(含4处单列项目)列入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其中,重庆库区752处,湖北库区335处。在上述文物点中,地下文物点共计723处,规划发掘面积187.4万平方米,勘探...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记者10日从宜昌市博物馆获悉,一处明代有确切纪年的百姓墓葬——“唐君命墓”在三峡库区兴山县古夫镇北斗坪村被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三峡库区明代百姓墓葬习俗的资料空白。 据宜昌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清平介绍,“唐君命墓”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宜昌的重大发现,兴山县文物局在对文物普查资料进行田野复核时意外地发现了该墓葬。该墓葬的墓主人叫唐君命,修建于明天启元年﹙...
记者10日从宜昌市博物馆获悉,一处明代有确切纪年的百姓墓葬——“唐君命墓”在三峡库区兴山县古夫镇北斗坪村被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三峡库区明代百姓墓葬习俗的资料空白。 据宜昌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清平介绍,“唐君命墓”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宜昌的重大发现,兴山县文物局在对文物普查资料进行田野复核时意外地发现了该墓葬。该墓葬的墓主人叫唐君命,修建于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高3.4米,宽5.8米,墓冢长6...
岁末年初,重庆万州十五万亩红桔进入成熟采摘期。桔林、人家、长江水相映成趣。 摄影:郭虹 万州区黄柏乡向龙村的村支部书记黄佐清指着的这株古红桔树,已有120多年树龄,需要三人才能合抱。 摄影:连肖 中新网万州1月4日电 (郭虹 张燕连肖)4日,记者在重庆市万州区获悉,经当地农业部门普查发现,中国最大的红桔产地、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万州区长江沿岸生长着5000余株百年树龄以上的古红桔树,形...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重庆三峡库区发现了一处汉墓群。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考古发现位于重庆三峡库区涪陵区至丰都县境内,发现的9处墓葬中有4处汉墓群,分布面积较大,地表有较多汉砖。考古专家表示,三峡库区多次发现大型汉墓群,此次发现再次丰富了重庆地区汉代丧葬研究的实物资料,对完善该地区汉代墓葬演变序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此次考古调查还发现了2处石刻造像,为清代宗教遗迹,雕刻精美,造...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重庆三峡库区发现了大型汉墓群。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考古发现位于重庆三峡库区涪陵区至丰都县境内,发现的9处墓葬中有4处汉墓群,分布面积较大,地表有较多汉砖。考古专家表示,三峡库区多次发现大型汉墓群,此次发现再次丰富了重庆地区汉代丧葬研究的实物资料,对完善该地区汉代墓葬演变序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此次考古调查还发现了2处石刻造像,为清代宗教遗迹,雕刻精美,造型生动,...
随着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的顺利推进,我省三峡库区考古发掘工作已完成全部规划任务。昨日,从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传出消息,库区已出土不同时代、不同质地的文物标本超过6万件,其中珍贵文物约5000件。 据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介绍,我省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历经16年之久,现已圆满完成地下217处文物点、45.8万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和190.6万平方米勘探工作任务。已经发掘出的5000件珍贵文物中,距今6...
迁至秭归新县城凤凰山的屈原祠仿古新建工程,山门、前殿、正殿、厢房、南北陈列室基本完工,已进入内、外装修和彩绘阶段。 屈原祠最早建于唐朝元和15年(公元820年),是三峡湖北库区最大面积的文物搬迁项目,将于明年端午节开放。
三峡库区白鹤梁、石宝寨、张飞庙和大昌古镇四大“国宝”文物保护工程进展顺利。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白鹤梁题刻保护工程的参观廊道自动扶梯进入安装阶段,自动扶梯安装基础预埋件工作已结束,委托长江委规划设计院对陈列馆建设进行的修改设计即将完成;石宝寨保护工程完成了保护围堤、护坡工程验收;大昌古镇民居搬迁复建工程近日通过了由重庆市文物局组织有关文物专家进行的竣工验收,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