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全国的回族文物有多少?回族文物承载了哪些信息?宁夏回族博物馆馆长雷润泽经过多年搜集整理和潜心研究基本摸清了全国回族文物的家底,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重点课题《中国回族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填补了文物研究的一项空白。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在我国各省、区、市均有分布。自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和回族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以来,回族先民在伊斯兰文明...
光明日报讯(记者庄电一)全国的回族文物有多少?回族文物承载了哪些信息?宁夏回族博物馆馆长雷润泽经过多年搜集整理和潜心研究基本摸清了全国回族文物的家底,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重点课题《中国回族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填补了文物研究的一项空白。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在我国各省、区、市均有分布。自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和回族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以来,回族先民在伊斯兰文明...
位于湖北随州的叶家山西周墓葬群频频发掘惊奇随葬品。25日,考古人员在对墓葬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时,发现一对形制清晰的象牙。这是湖北墓葬中首次发现象牙,在全国也属罕见。 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本次发掘的一对象牙长约80公分,位于最大墓葬M111二层台的底部。尽管象牙深埋于地下3000多年,仍然保存较为完好,呈现出细腻滑润的光泽。目前,考古人员已将这对象牙整体截取,并移至文物保护室,对其品种、来源等做深...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与浙江省富阳市政府主办、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和富阳市委宣传部承办的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将于10月中旬在富阳隆重举行。 本次大展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描绘好现代版“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深入挖掘浙江省富阳市本土历史书法名家,推动富阳市“中国书法之乡”的建设。目前,征稿及大展相关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画院体制的建立,首先为继承和保护中国画传统,支持中国画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画面对社会现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画的革新和发展。最初进入画院的老一代画家们,正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努力与新时代火热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描绘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好河山和生机勃勃的建设景象,形成了中国画的新面貌,从而实现了中国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可以说,当年决定在北京和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是周恩来总理在当时...
记者今天从省文物局获悉,在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12年度十大文物维修工程”评选中,我省的老司城遗址文物抢救性保护工程(一期)入选,并获得表彰。 据了解,老司城遗址文物抢救性保护工程(一期),主要对祖师殿、黄经台、玉皇阁3处古建筑进行维修。施工人员用构件预制、构件补强、偷梁换柱、墩接、还原结构、墙体补强等方式,维修了古建筑的揭瓦及局部落架。坚持修旧如旧,为老司城遗址申报世...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齐齐哈尔市博物馆正式启动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普查分为工作准备、普查实施和验收汇总三个阶段。主要任务是编制普查实施方案、召开启动会议、举办各区、县普查培训班、建立普查制度、并展开普查等。并与2016年1月至12月进行验收与总结,对全市普查信息数据进行审核验收、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分析、形成各项普查成果、举办普查成果展览、...
作为黑龙江省鸡西市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内容的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县区级骨干人员培训班于7月18、19日两日在鸡西市博物馆开班授课。7月18日上午,鸡西市一普小组办公室常务主任、鸡西市博物馆馆长袁文祥同志利用一上午的时间针对本次一普工作的具体范围、内容以及工作开展思路对各县区级骨干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各县区级人员也根据各县区实际情况针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询问和探讨。7月...
7月20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红色文化促进会、中国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等机构联合召开的纪念世纪伟人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系列珍藏纪念品全国发行工作会议在京隆重举行。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有关部门领导、北京大中小学校师生代表、全国省市纪念品制作发行单位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发行会现场,领导讲话 领导为中小学生代表赠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徽章 会上...
7月15日,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荣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7月11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的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和贯彻,对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重点学习。 赵荣指出,这次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议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转变作风、转变会风的要求,为我省文物系统推动作风转变树立了榜样。 对于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推动陕西文物工作,赵荣强调了四点:一要扎...
7月16日上午8点,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于政府会议室召开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鸡西市实际情况安排部署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会上下发了鸡政办发【2013】57号《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文广新局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鸡西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7月11日,新郑市正式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务院统一组织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我省从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跨度三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此次普查将分为“工作准备、普查实施和验收汇总三个阶段”进行。目前,新郑市已成立了第一...
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近现代历史文物在时间上离当代比较近,价值不大。但恰恰相反,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广东有32项文物入选国务院最新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近现代文物遗产,而广东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37156处)也有三分之一是近现代文物遗产。 省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广东近现代历史丰富,本次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顺德糖厂和石龙南桥两个工业遗产是在第三次...
2013年7月8日至11日,四川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在成都举办。来自全省21个市(州)、59个扩权县(区)的文化文物局、部分文物收藏单位以及省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230余人参加了培训。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博物馆处副处长何晓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媛以及四川省文物鉴定站有关专家在培训班上授课。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文物局局长王琼出席了此次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