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块象牙化石在海淀区知春路的地铁站施工中被发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昨天透露了这一消息。 据介绍,象牙化石出土地点位于知春路南翠宫饭店、卫星大厦旁,站名为知春南站,具体地点是地下18米的东北风道。象牙化石被发现时已经残断成四块,呈东南、西北方向放置,经测量,象牙化石总长1米,根部最宽处直径0.17米,钙化已经非常完全。 文研所工作人员初步清理后发现,除象牙外,这只象还存有其他部位的化石,但都位于隧...
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们在以色列北部地区发现了约30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蜂箱,这些蜂箱由稻草和黏土制成,每个均可以容纳数百个蜂房。这一新发现表明,以色列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养蜂产业。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考古学家阿米海-玛扎表示,今年夏天在以色列北部洛弗城废墟中挖掘出的30个蜂箱完好无损且历史悠久,它们可追溯到公元前900年,这表明在圣经时代以色列就已经拥有了先进的蜂业。在古...
蒙古国与韩国考古工作者最近在蒙古国肯特省发现一处中等规模的匈奴贵族墓并发掘整理出大量精美随葬品。 蒙古国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奥其尔5日介绍说,这是在蒙古国境内发现的第11处中等规模以上的匈奴人墓。位于肯特省巴彦阿德拉格县的这座匈奴墓由一座大型墓和两座方形小墓组成。 考古工作者在墓地发现了制作十分考究的马嚼子以及青铜锅、青铜镜、大型陶器等。尤其令蒙韩考古工作者兴奋的是,他们在墓中还发现了项链、精美...
据国外媒体9月4日报道,埃迪获得了一个古董——一块古老的牌匾,想转手获取暴利。然而,一位博物馆官员表示,她认为此牌匾上有外国文字,可能是从中东走私过来的。芝加哥东方学院博物馆的玛格丽特·丝其罗德说:“我们正在与FBI联系,这是非法的。显然,这不是仿制品。” 此学院致力于研究近东早期文化。8月27日,一位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将此牌匾的图片发给了此博物馆,希望进行权威认...
近日,一块形似北京古猿人头颅的巨型奇石在甘肃、迭部与四川、九寨县相接壤的地方被人们发现。 2007年,为近一步挖掘整理全县的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迭部县从县职机关中抽调了几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个工作组,分赴全县1镇10乡开展挖掘整理工作,8月23日,当其中的一组5名队员来到阿夏乡境内拍摄瀑布时意外的发现,瀑布经过的地方竟是一块酷似北京古猿人头颅的巨型奇石。该奇石高约7米左右,宽3-5米不...
经过市考古队一年多的考古发掘,位于漕河西路的南宋北门遗址城墙、水井、道路、柱石、水门等遗迹,渐次现身,扬州第4座古城门重见天日。其中,北门遗址中发现的“地钉”和券顶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据市考古队队长李久海介绍,在北门遗址已经发掘的近7000平方米范围内,主门道、主城墙、瓮城和水门全部出土,密密麻麻竖在地面上的木桩共有9列,每根木桩直径约20厘米,间距约50厘米,这种立...
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证实:8月31日,荔波县拉渔村发现一古宅旧墙体的墙砖全是有水书图案的火砖。水书专家称,这一发现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水书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考价值。 据悉,发现该火砖的拉渔村位于荔波县城西南方向的5公里处,就在县城前往小七孔景区的路边。寨中村民均为布依族。遗憾的是,由于村民对此发现没有保护意识,大部分有水书图案的火砖已经流失。 据介绍,玉屏镇政府的乡干部下乡检查工作时无意中...
昨日,记者从永川区文管所获悉,永川茶山竹海深处发现三座清代古墓,均保存完好。 昨日下午,该所正在古墓现场的王昌文告诉记者,古墓在茶山竹海深处的板桥镇龙门滩村,共有三座,是清朝同治各道光年间的,均保存完好,墓之间相距约100多米。从8月29日起,他们就开始来到该古墓考察。 王昌文说,这三座古墓,不仅对研究古代墓葬习俗有重要参考价值,还为当地旅游增添了一处人文景观。他们所准备将此三座古墓向有关部门...
烟台市博物馆与龙口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联合在滨海观光大道龙口段沿线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于9月1日首次发现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后,今日又发掘出3座墓葬和大量文物,且发掘的汉墓和清末时期的夫妻墓葬在我市属首次发现。 此次考古的第一项重要发现,是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人居遗址。从7月22日开始,市博物馆与龙口市博物馆考古人员重点勘探诸由观镇东羔村遗址和徐福镇港栾村遗址。根据勘测结果,首先...
桐梓县夜郎镇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宋墓群,引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高度重视。昨天,记者赴桐梓对此进行了采访。 修公路挖出古墓 连接习水县温水镇和桐梓县新站镇的习新公路目前正在建设中,这条公路途经桐梓夜郎镇。7月17日,该路段一辆挖掘机挖出了几块异样的石头。“这是古墓!”几位工人经辨认后惊呼。很快,夜郎镇政府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接报赶来,亦认定此为古墓。...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对重庆钢铁集团迁建区的考古调查中发现汉代和唐宋遗址等文物点15处。 重庆钢铁集团从重庆主城区迁往长寿区江南镇,是重庆市已经启动的基建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有关人员介绍,重庆钢铁集团迁建区位于长江南岸二级台地,考古调查发现,迁建区有文物点15处,其中汉代、唐宋遗址各1处,汉代墓葬群3处,汉砖采集点5处,明清墓葬群5处。发现的汉代墓葬大部分为砖室墓,墓葬均被破坏,已露出墓圹。汉...
江苏省镇江市日前首次发现一座吴国古城遗址,距今有近3000年历史,是目前江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吴国城池,从而证明镇江市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该遗址位于镇江市丹阳珥陵镇葛城村。据考古人员测量,这座名为“葛城”遗址东西长200多米,南北长190多米,占地面积达3.62万平方米。 镇江市博物馆考古人员根据土城的土堆层构造和火烧土房屋遗存,以及石器“钺̶...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期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墓葬群,其显示出浓重的杀戮之气,反映出当时部落、部族之间战争、械斗较为频繁。 据此次考古工作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平介绍,这个古墓葬群位于内蒙古扎鲁特旗境内一名叫南宝力皋吐的地方。200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对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2007年6月初以来,清理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截至目前,两次发掘工作累计已清理古墓葬300余...
唐、宋时期的多件朝廷公文日前在安徽省黄山市太平湖畔的黄山区龙门乡入翠村戴氏家谱中被发现。当地文化部门的专家认为,这些发现为研究唐、宋时期的政治、军事、法律提供了又一史料依据。 此次发现的戴氏家谱记载的唐、宋时期的多件朝廷公文,有作战令、表彰公告、批捕手贴等内容,一般在1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20字。公文记载的年代分别为唐代天佑、顺义年间和南唐保大年间。 在整理家谱时发现这些公文的是戴氏家族后...
数块距今约10亿年的古代藻类化石,被到北京市门头沟山区活动的小学生们无意中发现。经专家初步推断,这几块化石距今已有10亿年。 几天前,到门头沟区王平镇琨樱谷度假村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们,意外发现铺设在景区道路上的一些石块,印有不少看似植物的图样。后经专家初步鉴定,孩子们发现的是“白云质灰岩”,是古代化藻类化石,距今已有10亿年之久。这些藻类化石最大的一块长约1米,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