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湖北武汉 李笙清 古时的瓦是圆形的陶片烧造而成,主要用于覆盖屋顶以遮风挡雨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说到“当”,《辞海》解释为:“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因其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而得名,为古建筑极富特色的构件之一,俗称瓦头,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也是屋檐顶端的盖瓦部头,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形制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安徽 宋康年 在我国古代很多瓷窑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成就,像灿烂的星光闪烁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引起了陶瓷史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唐代寿州窑黄釉瓷也不例外,它以独特的烧造工兿和色彩上的大胆创新,创烧出一种独树一帜的黃釉瓷,为我国陶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寿州窑的产品,真正追溯其发展历史,应该说其创烧于南北朝的初期,兴盛于隋唐中期,衰落于晚期。寿州窑早期是用还原气氛烧制青瓷,釉色为青白色,胎白...
古玩淘宝一直是收藏者必须修炼的功课。当您正在为眼力不够而茫然无助时,当您正在为家里古玩之真伪而焦头烂额时,当您正在为想淘宝而无从下手时……本报“淘宝”栏目将引导您漫游于博大精深的艺术之海,助您早日成为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行家里手。 中国传统的低温黄釉,从汉代开始历代就都有烧制,但明代以前的低温黄釉的色调不是真正的黄色,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黄釉瓷到清代达到顶峰。清代黄釉瓷在沿袭明代黄釉瓷的基础上,...
规格:高20.5厘米Height20.5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北齐NorthernQi 类型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河南中原博物院 主题词或关键词:壶 辅助分类项:酒具 中文名称:胡腾舞黄釉扁壶 介绍 模仿西域皮囊壶 此壶1970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的一座北齐墓葬中,扁体,圆口,细颈,肩有双系钮,通体施黄釉,模制。其形状显...
图三:清乾隆款黄釉鹿头尊 图五:《皇朝礼器图式》卷中的地坛正位尊 图六:清道光款粉彩黄地宝相花“佛日常明”碗 图七:清乾隆款粉彩多穆壶 《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黄色是历朝帝王所崇尚的专属颜色,成为权利、尊贵的象征。以黄釉瓷而论,它是皇室的御用瓷,到了明清时期对黄釉瓷的管理更为严格。 ...
规格:高20.5厘米Height20.5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北齐NorthernQi 类型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河南中原博物院 主题词或关键词:壶 辅助分类项:酒具 中文名称:胡腾舞黄釉扁壶 介绍 模仿西域皮囊壶 此壶1970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的一座北齐墓葬中,扁体,圆口,细颈,肩有双系钮,通体施黄釉,模制。其形状显然...
通高18.5厘米、口径15.5厘米。 圆腹,长方形竖耳,小平底,矮蹄足。球面形盖上对称置三环形钮,盖与身子母口吻合。器腹凸弦纹一周,盖与双耳满施青釉,釉色莹润,器身无釉,表面光洁。胎质粗鬆,呈灰红色。釉陶的发明,是汉代陶瓷工艺的一大成就,它为后世各种不同色调的低温釉的出现开创了先河。该鼎保存完整,为西汉釉陶代表性作品,它的出现正是我国原始青瓷向瓷器演变过程中的产物,其处於釉陶与瓷器之间的产品。因...
近日,我收集到一件酱黄釉雕瓷云鹤图笔筒(见图)。它是一件清末民初的雕瓷制品。这件酱黄釉雕瓷云鹤图笔筒,高11.8厘米,直径7.6厘米;表面雕刻了十朵云、三只鹤,云和鹤的图案高出圆筒表面约0.2厘米,并留下了明显的刀刻痕迹。所雕的十朵云,呈蝌蚪状。所雕的三只仙鹤,则有三种不同的飞行姿势:一只鹤的头伸向天空,双腿下垂,正向天空高飞;另一只鹤的头伸向前方,双腿向后,正展翅向前飞翔;还有一只鹤的头和身体呈...
河北省沧县郭村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物品为研究唐代沧州地区的行政区划和墓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这座墓葬是当地一名村民在开挖地基时发现的,位于郭村西南方的一处台地上。文物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勘查推断,这是一座唐代圆形砖室墓。 墓葬内出土青石墓志一方,白釉执壶、黄釉钵(已残)、塔式罐底座(已残)各一件。墓志长38厘米、宽36厘米、厚10厘米。铭文记载这座墓葬为“唐义昌军长...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如梦如幻的古陶瓷艺术世界里,五彩缤纷的色地釉瓷如同当空彩虹点缀在彩瓷的百花艺苑之中。舞动这条神奇彩练的正是我们聪明睿智的古代陶瓷工匠,他们用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从唐代起这种法统观念就渗透到了瓷器的生产和...
寿州(今寿县)窑是唐代安徽比较重要的窑口,它以烧造黄釉瓷而著名于世。主要生产民间用瓷,简朴实用,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种多,器型有碗、盏、执壶、枕、玩具等。釉色为黄釉,但相互有别,如蜡黄、鳝鱼黄、黄绿等,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件黄釉瓷枕,1958年安徽芜湖市出土的唐代寝县寿州窑典型器物。枕为箱形,两头上翘,中部微凹,高8.5厘米,长15厘米,宽11.3厘米。黄白色胎,枕底未施釉,留有一个圆形通气...
一,弘治娇黄釉品种多,数量大,价值甚高,后世都以其为楷模,清以后多有仿品。鉴定时需把握的重要特征是: 一,弘治造型规整,修坯细洁,底足白釉初期与成化白色一样,中期发灰,晚期泛青色,与正德的亮青色一致。 二、弘治盘底均有塌凹现象,后仿者多为平底。 三,弘治器物底足低矮,圈足光滑,后仿者底足稍高。 四,款识中“治”字中的三点水,一般真物均低于“台...
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 鸡油黄等。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鼻烟、金酱等。 茶叶末: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
隋唐五代,是我国陶瓷工艺全面发展的一个繁荣阶段,著名的瓷窑颇多,烧制技术高超,品种繁多,釉色丰富。 寿州窑是唐代名窑之一,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在唐代隶属寿州,因此而得名。 隋代,寿州窑以烧青瓷为主,到唐代改烧黄釉瓷器,独特的烧制风格使其闻名天下。 寿州窑的黄釉瓷器有普黄、蜡黄、鳝鱼黄等多种。它的黄釉瓷器独特之处在于使用了化妆土,用它涂盖在粗糙厚重的胎体上,可令胎体...
我国古代的颜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变的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而给人们留下品味不尽的韵致,黄釉瓷器正是这其中最具贵族气质的一朵奇葩。 在中国古代,黄色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尤其是明清两代对黄色的使用则有更为严格的限制,据《明史·舆服制》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再度重申禁令,将黄色服装的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