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4日上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组织了18名小朋友前往杭州博物馆参观“家在钱塘—杭州市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九年成果展”,通过观看视频、聆听讲解、实物触摸体验的方式,多方位了解了古建筑基础知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发展历程,体会到了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性。同时,目睹了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水晶杯”的芳容,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 今年适逢杭州市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九周年,为了让更多青少年认识农村...
美国“圣经博物馆”22日承认,馆内珍藏的16件“死海古卷”碎片有5件是赝品,现已下架。 博物馆22日发表声明说,经一个德国研究团队检测,这5件“死海古卷”碎片“显示出与其古代起源不相符的特点”,“因此博物馆不再展出”。 “死海古卷”碎片是圣经博物馆最著名的藏品。不过,这座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造价5亿美元的博物馆去年11月向公众开放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发表报道,怀疑馆内收藏“死海古卷...
犍陀罗后期的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钟欣摄 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23日在故宫斋宫开幕。 展览的展品共计112件,精选自故宫博物馆、止观美术馆以及一些私人收藏的藏品,以铜合金造像为主。这些藏品分别来自于古代西北印度、中印度、东北印度、尼泊尔、中国西藏地区,展品的时代跨度从6世纪到15世纪,展示了藏传佛教艺术的源与流及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风...
北宋文人的生活中有许多闲事,诸如斗茶、挂画、赏花等,增添了生活的文化趣味和艺术情调。承载这些生活方式的器物,诸如茶器、酒器、花器等,也被赋予了格调和寓意。可以说北宋文人的生活与艺术是密切相联的。 北宋文人常将其生活中的事物付诸笔端,或为诗词,或为绘画。如苏轼的《谪居三适》,包括《晨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描写这日常起居的琐事细节,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北宋文人绘画的题材也多从生活中...
康有为 书法对联 “金石学”之名由清代王鸣盛等人明确提出,但“金石学”的研究,则滥觞于北宋,“碑学”是“金石学”的分支;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和赵明诚《金石录》这两部著作堪称“金石学”的奠基之作。宋代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也是有关“金石学”的重要著作,文中虽以“帖”称钟鼎彝器铭文,但未能开启宋代“款识体”书风,不能与清代的“碑学”相提并论。宋代所谓的“金石学”其侧重在“金”不在“石”...
日前,由中国商务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8年拉美文化遗产保护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来自秘鲁、哥斯达黎加、多米尼亚、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圭亚那、巴拿马、委内瑞拉9个拉美国家的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学者参加研修。 为了让学员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与方法经验,本次研修班安排了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有关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与学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分别就中国文...
“盘龙城遗址联合考古项目”19日在地处武汉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小嘴遗址考古发掘地启动。未来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将对盘龙城遗址开展联合考古,深入了解盘龙城遗址的功能与性质。 中美联合考古队由武汉大学、芝加哥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组成。联合考古期间,中美学者将重点研究盘龙城遗址聚落形态和布局、手工业生产、自然环境变迁、区域聚落形态分布与互动等课题。...
小小一张纸,变化千千万。在上海南郊的奉贤,就流传着纸艺“三绝”。 一绝为“刻”。奉城刻纸可以追溯到清雍正四年。过去时兴陪葬祭品,以“香火”为营生的艺人都擅长刻纸,内容大都取材于古典名著、历代典故、民间传说等,如“八仙过海”、“水浒人物”、“西游记人物”。解放后,题材有所拓宽,又融入了许多现代作品。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线条明快丰富,构图隽秀优美。 二绝为“剪”。民间剪纸艺术曾经在青村...
国庆长假期间,“1+16”美术馆市民共享计划点亮城市艺术客厅,本市48家美术馆继续为市民与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据统计,共有338718名观众走进美术馆,欣赏101场展览,参与103场公共教育活动,共同分享艺术带来的快乐。 中华艺术宫《铁骨丹青——钱瘦铁艺术作品展》 观众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60%。中华艺术宫以《铁骨丹青——钱瘦铁艺术作品展》与18场公共教育活动迎接...
9月27日,法兰西艺术院主席、终身院士、雕塑大师克罗德•阿巴吉来到中国美术馆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雕塑专题班学员授课。全国政协常委、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担任主持人,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通讯院士、北京大学法语系系主任董强任翻译。 雕塑专题班由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汇聚了全国青年雕塑艺术家的精英。法兰西学院三位院士齐聚中国美术馆...
在古人心目中,鹿是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宋书·符瑞志》载:“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认为鹿为纯善禄兽,“鹿”与“禄”谐音,寓意加官进禄、权力显赫。因此,古代玉器中鹿纹图案较多,造型亦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或卧或立,或奔跑于山间绿野,或漫步于林间树下,皆生动秀美、雅致可爱。 玉器中的鹿纹最早出现在商代,以后各代屡有发展变化,各具时代特征。其造型丰富多彩,寓意吉祥,是深受国人喜爱的装饰纹样,体...
9月30日,《琢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院典藏玉器特展》将于厦门市博物馆器物厅开幕。 至迟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选石制器的过程中,分辨出了“玉”这种美丽的石头。从此剖璞取玉、琢玉成器,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玉文化。完美的玉器固然令人炫目,但残缺的也未必就不能动人心魄。那些尚未完工的半成品,从它们身上能找到解开古人制玉之谜的密码,此次展览正是用“残缺”来诠释“完美”的。 本次展览通过“璞...
英国艺术家钱伯斯·马修·约翰的作品十分奇妙。 日本艺术家大酉长利的作品。 本报讯昨天,杭州南山路上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有两场有趣的展览联合开展: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和国际当代漆木展。 这两场分别命名为“泥土之相”和“髹(xiū)漆之意”的展览,虽然名字古典,可展出的作品却有着前卫的“当代”标签。尤其是那些来自外国艺术家的作品,更是让眼界大开。 这两场展览,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通运公司1955年拍卖图录中的佛首资料 古代造像爱好者阳新供图 9月14日、15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大河报官方微博、微信分别发文,就“苏富比(微博)拍卖行秋季拍卖会发现疑似龙门石窟1720窟失窃佛首”一事进行了相关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尽早确定佛首真伪,以便后续开启文物回归程序。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昨日从有关渠道获悉,国家文物局已介入此事。围绕龙门石窟172...
记者近日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在北京举行的赴美文化遗产专家座谈会上了解到,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联手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美国费城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对外文化传播中心和美中商旅总会共同承办的“温馨之约——中美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论坛”,将于8月20日至21日在美国费城举办,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分享”“数字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文化遗产助力城市发展”。 世界遗产权威专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