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永康市博物馆主办、永康市万泰美术馆承办的“精工美器——五峰堂藏锡器珍品展”在永康市博物馆正式开展。 锡,又名“镴”,故锡匠又叫“镴匠”。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商代青铜器里就有锡的成分,可以说没有锡,就没有青铜,没有青铜,青铜时代的古文明与智慧或不复存在。唐宋时期,锡器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大量的锡制日用器皿。如食具、酒具、茶具、粉具等。至明末清期产生了三镶玉锡壶,其一流的材质、高超的技艺...
春节民俗工艺吸引民众驻足观赏。裴爱红摄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9日发布消息称,为推动中国与老挝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近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驻老挝大使馆、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和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的“欢乐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在老挝首都万象落下帷幕。 以河北杂技为主题的综艺晚会在老挝国家文化宫举办。裴爱红 摄 自1月26日开始,以河北杂技为主...
1月22日,由中国美术馆策划并主办的“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1949—2018)”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以“美在河山”为主题,以1949年至2018年美术史发展为线,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中梳理遴选出251件风景题材作品,分为六大篇章展出,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开启序幕。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本次展览以神州大江南北不同风光为透视散点,以时代变迁为观察原点,以...
“艺道弘德·美美与共”迎新贺岁系列展览25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幕,10个形式各异的展览将在春节期间逐一亮相,包含对联、漫画、国画、文创产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旨在通过文化艺术丰富民众的春节活动。 这些展览中,既有中国著名画家赵梅生的写意中国画,也有体现巍巍太行山的大型国画展。除此之外,还有体现浓浓年味儿的“趣巧对联艺术展”和猪年画猪漫画展等。 《走向高峰——赵梅生新写意中国画展》展览展出赵梅生...
黄阜春早(国画 ) 孔仲起 1月15日至3月3日,为欢庆己亥新春,浙江美术馆举办“春天的约会——己亥迎春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选开馆以来近百件典藏精品展出。这些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等多个类别,以“春天”为题,营造节日氛围。 春风又绿江南岸。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在艺术家的生花妙笔下,这些题材的作品无不呈现着勃勃生机。吴冠中的《春》、陆抑非的《一池春水》、涂克的《清...
青海长云(油画) 朱乃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表现山水、风景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层出不穷。艺术家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笔下的壮丽山河赞美祖国,讴歌时代,谱写了一部绚丽多彩的美术史章。 黄宾虹“浑厚华滋本民族”的云山气象,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的大气磅礴,潘天寿“强其骨”笔墨之下的山花烂漫,李可染万山红遍的壮阔雄浑,朱德群色光交融的朦胧之美,吴冠中点线面构成的形式乐章……诸多流派、不同风格...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正在用棉签清洗陶楼上的泥土 据考古人员介绍,2018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员在新津邓双宝资山抢救发掘一批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了两座彩绘陶楼,一座为两层楼阁式、一座为两层干栏式。陶楼通体彩绘,彩绘层保存完整,这在众多陶楼中并不多见。 = ↑陶楼 两座彩绘陶楼 再现东汉“两层小楼”风采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
宋代的石刻以其精美典雅、纹饰丰富、生活气息浓厚而著称于世。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空间举办的“宋代石刻艺术”展览是该博物馆的重要专题陈列,旨在通过内容丰富的石刻精品,向观众展示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丧葬习俗以及匠心独运的宋代石刻艺术。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30尊浮雕画像,汇集了四川地区出土的宋代石室墓石刻精品,多数属首次展出。 青龙石刻青龙石刻 二侍填香石...
梵天尘世,其实一本万殊;莲花世相,不过人间关怀。1月18日,“莲花与世相——山西博物院藏明清水陆画艺术”展览开幕。 水陆画不仅是宗教美术的集大成者,也是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风俗、生产生活、世态百相的窗口。其中,“宝宁寺水陆画”是现存明清水陆画中的珍品,真实地再现了明代的风俗世态,堪称美术史研究的宝库。 水陆画,是伴随佛教水陆法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宗教文化遗产,它的图像内容主要根据水陆仪轨...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发布《2018年度上海市美术馆运营概况分析》显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有美术馆89家,全年接待观众677万人次 ,较2017年的617万上升了60万,涨幅接近10%。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入列最受欢迎美术馆前三甲。 去年新增8家美术馆 在上海所有美术馆中,国有美术馆22家,非国有美术馆67家。从行政区域看,数量最多的浦东新区拥有20家美术馆,金...
1月15日,65方精美古砚亮相上海鲁迅纪念馆。王笈摄 “翰池墨海——松江博物馆藏古砚精粹展”15日起亮相上海鲁迅纪念馆。年代上至西汉、下迄民国的65方精美古砚在此集中展出,将中国砚文化的艺术与历史娓娓道来。 “翰池墨海——松江博物馆藏古砚精粹展”。王笈 摄 “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发端于远古时代的研磨器,因材质坚固、能传百世而不朽,受历代文人珍爱与收藏。自汉以来,能工巧...
记者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近日与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有效期5年。 据介绍,中美两国于2009年1月首次签署此谅解备忘录,2014年延续5年有效期至2019年1月,期间成功实现两次中国流失文物的返还行动。 国家文物局表...
闽南古厝“美容师”郭顺忠已经73岁高龄,仍然热衷于“黑金推、沥金画”这一传统彩绘技艺。陈龙山摄 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郭厝村,始建于宋代的郭氏宗祠已进入翻修的尾声。13日,年逾七旬的民间绘画艺术家郭顺忠正带着徒弟潘家瑜卖力彩绘,“扮靓”闽南古大厝。 从小就跟着父辈学习,对于“黑金推、沥金画”这一传统彩绘技艺,郭顺忠已了然于心。他告诉记者,这项源于平遥推光漆器的制作技艺始于上古时代,应用广...
1月10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安肉夹馍进驻美国141所高校食堂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 据了解,2017年4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肉夹馍“走出去”正式启动。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及加拿大四国合作代表签约,在海外发展西安肉夹馍。2018年2月和7月,西安肉夹馍分别落地英国和美国。西安肉夹馍进驻美国高校,使当地学子能方便地品尝到蜚声中外的陕西特色美食西安肉夹馍。此举也是让陕菜走遍全国...
清雍正 粉彩二乔人物故事盘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历史段落之一,塑造了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经典故事,不仅有世人传颂的“桃园三杰”、诸葛孔明等英雄人物故事,“江东二乔”的美艳同样撩人思绪,引人遐想。 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四年(199),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而乔公和他的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当时正住在皖城东郊。孙策慕名前往求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