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 长16.5厘米、首宽4厘米。1959年忻县莲寺沟出土。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束发器。笄一端作正面人像,顶作齿状高冠。
记者28日从山西博物院获悉,由该院提供的46件组展品28日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这场名为《传承与谋变——三晋历史文化展》是中国首次以“三晋文化”为主题的展览。 此次展览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战国时期地域文化系列展”之一,展览以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国古都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市博物馆、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邯郸市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9家文博...
目前,宋代沉船西沙沉船“华光礁一号”部分文物正在太原巡展,吸引众多市民前往参观。这是“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继在北京、河南展览后的全国巡展第三站,也是山西博物院首次举办水下考古成果的展览。 据了解,“华光礁一号”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远海地区发现的古船。2007年,考古人员对该沉船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出土了上万件珍贵文物。“华光礁一号”是海南省博物馆的特色品牌展览,此次山西展览持续至3月2日,共...
立鸟人足筒形器 鸟盖人足盉 兔尊 晋侯穌钟 晋侯臣斤(pí)壶 云雷地乳钉纹瓿 鸮卣 兽形觥 寝孳方鼎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直属于山西省文物局,副厅级建制。前身为山西省博物馆,是我国建馆时间较早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1992年7月30日成立山西省博物馆新馆筹建处,2001年8月10日举行新馆建设奠基仪式, 2005年1月8日,新馆建成并举行预展仪式,新馆命名为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总投资3.1亿元,是我国新建成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之一,为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建国以来山西省投资规模...
继2012年推出“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赴美国展出后,山西博物院又将于今年8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推出“丝路传奇——虞弘墓石椁展”。7月18日,此次赴澳参展的29件(组)文物在山西博物院进行集中打包、装箱,整理完毕后,踏上了远渡重洋的澳洲之旅,并将于8月22日在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亮相,进行为期近三个月的展览。 ...
日前,由国家文物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城市庆祝活动上,山西博物院被授予“2013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 该奖项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担任评选工作,从2012年开始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名额仅2个。此前,全国的大型博物馆仅上海博物馆曾获得该奖项。此次山西博物院能获得该项殊荣,这是业界对其近年来工作...
为积极响应国际博协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的主题,传递社会变革正能量,山西博物院志愿者委员会携手社会各界力量于2013年4月12日到5月18日开展了“播撒爱与启迪 传播三晋风韵”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此次“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包括“变废为宝”手工制作、R...
每年的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日,记者从山西博物院了解到,该院已经备好系列活动,邀请公众走进博物院,传播三晋风韵。 此次系列活动包括“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博物馆知识进课堂”、社会爱心募捐以及“走进希望小学”等多个环节,旨在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积极传播三晋文化,播撒爱与奉献的种子。具体安排如下: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成果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以来,300多件(组)文物珍品汇集了中国考古发现中的多个文物之最,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展览现场,几件世界和中国之最的文物尤为引人注目,内蒙古赤峰兴隆沟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黍,赤峰兴隆洼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玉玦,还有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出土的最早的彩陶。 山西省博物院发展部主任梁育军:这个扁壶看着是很残破,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扁壶上带有一个红色...
记者4日从山西博物院获悉,该院文物保护中心日前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对山西省阳泉市河底镇东村的一座金代砖雕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对该墓壁画实施了揭取保护。 2012年8月2日,山西博物院接到阳泉市文物局来电,称阳泉市郊区东村发现金代壁画墓1座。墓葬位于阳泉市郊区河底镇东村,高902米。墓葬为砖砌八角形单室墓,叠涩攒尖顶。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为仿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自东南壁起,...
由山西博物院举办的“龙年话龙——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形成”讲座正在此间巡回开讲,颇受好评。不少学子对4000多年前鳄鱼曾生活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内容感到好奇。11日,山西博物院讲解员冀瑞宝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文物工作者在山西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襄汾陶寺遗址,并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其中发现一件名为“鼍鼓”的礼乐器,其鼓腔内有数根扬子鳄的皮下骨板,且发现大量鳄鱼制品。 考古专家判断,4000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