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30日,湖北省博物馆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汉隆重召开。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董琦,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司库张春雨,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原省文化厅巡视员胡美洲,原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吴宏堂,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邓宏,省文物局副局长邢光等领导,以及全省各博物馆负责同志共80余人出席会议。国家文物局在贺信中向湖北省博物馆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贺信指出,湖北是楚...
11月7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简称国博协)在上海开幕,中国湿地博物馆作为浙江省博物馆届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主旨报告交流、城市博物馆委员会等会议,并在国博协展览会上专门设展向全世界同行展示了博物馆一流的形象。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政府性的专业组织之一,素有“博物馆的奥林匹克”之美誉。在国博协开幕式上有来自全世界3600多名...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次全体会议于11月8日至10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及中国各地博物馆代表30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邓小平故里管理局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成员也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 三年一届的国际博物馆大会素有“博物馆的奥林匹克”美誉,它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专业背景的博物馆人汇聚在一起,为各国展示博物馆的发展,开展业务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
国际博物馆协会开幕式 相关链接:中国启动“数字敦煌”工程让莫高窟艺术宝库永不消失11月7日,为期6天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次全体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汇聚全球五大洲1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近3600名博物馆界专业人士参与这场"博物馆界奥林匹克"盛会。届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将就博物馆事业对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和...
由国际博物馆协会营销与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ICOM MPR)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MPR) 联合举办的『2010 ICOM MPR论坛』即将于2011年11月8日-10日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序幕。博物馆鲜明的社会性、公众性的特点,使源于不同国家、民族,秉承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可以通过博物馆这座桥梁,进行平等对话。博物馆需要在发展中创新沟通方式和传播手段,丰...
历史太长,6天太短。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的帷幕今天落下。在这每隔3年举办一次的大会上,我们会发现,尽管各国专家一起聚首探讨的议题很多,但他们所有的意见和做法都聚集成一点,即“什么样的博物馆才能真正走入大众的心”。而在他们的眼中,未来的博物馆的发展一定会有着技术、市场和人才这三个关键词。 那就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 保存历史,是为了描绘未来。要让久远的历史走进...
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有三十多个分论坛同时举行,不光记者们分身乏术,连官员与专家也顾此失彼。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行程表排得满满的,但11月8日下午还是选择了“全球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 “退休了,我会做一名博物馆志愿者。”他一开口就赢得了满场的掌声。他说,中国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还在建设中。人们对志愿者还...
洛德斯·阿里斯佩: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前墨西哥国家流行文化博物馆馆长 作为联合国世界文化和发展委员会的成员,阿里斯佩曾负责政府间文化政策促进发展会议的协调工作。她一共发表过12部专著,以及多篇与土著群落、妇女发展、文化和全球变迁等课题相关的论文。最新出版的专著是2009年的《墨西哥无形文化遗产:礼仪和节庆》。
阿尔法·科纳雷:马里前总统、非洲联盟前主席、国际博协前主席 国际博物馆协会前主席、马里政治家。前西非考古协会主席、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文化研究所等聘为专家。政治方面,曾连续两次当选马里总统,任期十年(1992-2002),政绩斐然,并曾出任非洲联盟主席。在国际舞台上,科纳雷一直致力于争取非洲和平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加布里艾拉·巴塔伊尼-德拉戈尼:欧洲议会教育、文化、遗产、青年和体育总干事 德拉戈尼女士自2005年起担任欧洲议会跨文化对话项目协调人,负责欧洲议会《跨文化对话白皮书》的筹备工作;该文件于2008年5月7日经部长级会议通过,是国际上第一个跨文化对话白皮书。德拉戈尼女士还负责欧洲议会“反对歧视”运动,曾多次应邀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欧...
奥奎·恩威佐:策展人、作家、学者 恩威佐是艺术批评杂志《NK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frican Art)的创办人、出版人兼编辑。曾担任多个重要的双年展和全球性展览的艺术总监,足迹遍布美国、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自2005年起,担任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助理策展人;目前正在该中心策划两个历史展览,这是他的以非洲大陆为主题的展览三部曲...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我国著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之后赴敦煌研究所就职,在当地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
陈燮君: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上海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兼任亚欧基金会博物馆协会执委、美国亚洲协会国际理事会理事、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哲学原理、科学哲学、当代新学科宏观理论、图书馆学、博物馆学等,首创时间学(与金哲合作)、空间学、学科学,有《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时间学》等著作(包括合作)70多部,参加主编《新学科辞海》、《...
该论坛以“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转型中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为主题,阐述三个不同国家的、新的、涉及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实例,并通过辩论、投票得出结论。
该论坛以“博物馆的经济与发展”为主题,邀请社会相关部门和各类博物馆的负责人与权威专家,以及支持和热爱文博事业的企业家,共同探索并交流全球化语境中的博物馆经济,以及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新策略,从而对中国博物馆的经济与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