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孔子说过: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品德的流行,比驿站传递王命的速度还要快。置,就是春秋时传递文书的驿站。置是一种宽泛的说法,传递文书用车叫传,用马叫驿,步行叫邮,统称为置。“传车”,“驿马”,就是从这里来的。 据《韩非子》记载,当时五十里一置。到了秦汉,驿站一般相隔三十里。驿站里有传舍,可供过夜。这是最早的官方招待所。两驿之间,十里设一亭,五里设一邮,刘邦出道之前,就在亭里上班。汉朝从...
成都隋唐摩诃池遗址规划建停车场 摩诃池是成都历史上被杜甫、花蕊夫人等文人骚客咏颂过的著名人工湖,今年5月终于随着成都体育中心(成都市区发掘出疑似唐代官衙遗址)的考古发掘,露出神秘面纱。拼花湖边小径、古朴水井以及完整的排水沟等考古遗存,无不诉说着摩诃池乃至成都这座城市的往日繁华。 然而,随着该中心整体改造工程的推进,这里极可能按照规划,建成一处停车场。6月11日,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段渝发起...
巫新华,男,1963年生于新疆新源县。1981-1985年就读于新疆大学,学习维吾尔语专业,之后在新疆大学任教,期间去北京大学进修德语。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主修隋唐史专业,后调到了东方学系学习梵文。1994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了三年,获博士学位。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边疆与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新疆考古队队长,博士学位,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文物局课题:于田县昆...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隋唐两代的东都城遗址,位于洛阳市区及近郊。195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隋唐洛阳城进行勘查;1959年调查了宫城、皇城及周围诸小城的平面布局,确定一些门址的位置,并发掘了皇城南墙的右掖门;1960~1965年继续调查了街道、里坊及市场的位置,同时发掘了宫城。1969年,河南省博物馆与洛阳博物馆联合调查、钻探和发掘了含嘉仓城;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市博物馆和洛阳市文物...
北首岭遗址 (资料图) 3日,记者从宝鸡市文物旅游局获悉,九成宫和北首岭两处遗址保护规划近日获省政府审议通过,宝鸡将首次开展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 规划将分三期实施 据介绍,省政府在第二十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宝鸡市《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两处规划分别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
记者从宝鸡市文物旅游局获悉,九成宫和北首岭两处遗址保护规划近日获省政府审议通过,宝鸡将首次开展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 规划将分三期实施 据介绍,省政府在第二十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宝鸡市《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两处规划分别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确定了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随后考古人员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4月中旬,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一方墓志,志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文字。截至目前,该墓出土的重量级文物有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成套的编钟编磬等,另外在墓中发现有人的牙齿,在二号墓中还出土了人骨遗骸。如何确定一号墓为隋炀帝墓,二号...
高空拍摄的墓地全景。新华社发 考古人员在一号墓墓室内发掘。新华社发 1号墓出土的蹀躞金玉带。新华社发 2号墓(萧后墓)内的女性骨骸和随葬品。新华社发 2号墓出土的铜编钟。新华社发 11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扬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考古专家组论证,确定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中国考古界黄景略、徐光翼、王巍等10余...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与会的中国考古界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等10余人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用砖与隋代江都宫城一致 墓志中有“随故炀帝”字样 今年3月,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中发现两座砖室墓,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申报考古发掘...
11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扬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考古专家组论证,确定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中国考古界黄景略、徐光翼、王巍等10余位权威专家参加了论证会。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了考古发掘执照,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4月中旬,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一合墓志,志文中有R...
大运河申遗进入关键时期。记者9月1日在依托山陕会馆而建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看到,各项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 博物馆馆长孙红飞介绍,高科技展览馆的环幕动感影院、在舞楼上演的精心打造的全息奇幻情景剧以及变身展厅的东西廊房等都是该馆的亮点。特别是高科技展览馆采 用科技手段,将环幕电影和虚拟航行技术、多通道投影等声光电技术有机结合,坐在“船”上通过模拟的颠簸、震颤和环幕上不...
依托古代建筑群山陕会馆而建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近日落成,即将对公众开放。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全面讲述了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展示了洛阳遗存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洛阳山陕会馆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由山西、陕西富商捐资而建,2006年,山陕会馆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洛阳市文物管理局获悉,依托古代建筑群山陕会馆而建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近日落成,布展工作也已基本结束,即将对公众开放。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以实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全面讲述了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以及洛阳所遗存的大运河文化遗产,让公众了解隋唐大运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都城,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中,洛阳市的回洛...
在重大灾难来临之际,1000多年前的唐代政府如何救灾、安抚民众?昨日,大唐西市博物馆中珍藏的《柳保隆墓志》首次面世,其中记载着唐代政府安置灾民的重要信息,令70余位慕名而来的中外学者感叹。此外,馆藏800余件隋唐墓志首次面世,涵盖了隋唐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等多领域的重要信息,异常珍贵。 其中,部分墓志记载唐代官府安置灾民的状况。如《柳保隆墓志》中记载有:“既而关辅流...
经过两年努力,考古人员全程掌握了隋唐大运河郑州境内运河河道的走向,发现了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水櫃”等多处与运河有关的遗迹、遗物,为大运河申遗提供了丰富实物证据。 河南境内分布的大运河遗产主要是大运河通济渠北段和永济渠南段,大运河故道郑州段是通济渠的重要一段,它西起洛阳市,沿洛河自偃师与郑州市巩义交界处入境,经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5个县市、区,东南与开封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