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9日,国家文物局、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澳门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部长万速成、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遗址部主任约瑟夫·金出席仪式,并向参加培训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胡冰在致辞中向澳门特区政府及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近日表示,工信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将于今年年底公布,目前认定工作已完成申报、评审和现场核查的程序。 孙星是在19日至21日召开的“2018年中国第九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上作此表示的。他介绍,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较第一批纳入范围更广,项目质量更高,更加注重经济价值,以期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同步发展。另外,此次还会将某个方面价值特别突出的单项遗产...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十届“薪火相传”评选活动19日在甘肃天水颁奖,孙中山孙女美籍华人孙穗瑛、孙穗华姐妹获“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荣誉,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获“薪火相传——终身成就奖”。 “薪火相传”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全国性评选活动,旨在表彰在文化遗产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弘扬他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 ...
日前,由中国商务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8年巴巴多斯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培训班在北京开班。 巴巴多斯文化政策与研究部的唐娜表示,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巴巴多斯与中国一样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此次通过参加培训班,能与中国的相关专家学者就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工作进行交流,令人高兴。同时,通过对中国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的考察调研...
2018年10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主办的“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暨史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经过紧张的筹备,在北京房山隆重开幕。 周口店遗址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距市中心约50公里,背靠太行山脉。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宜人,...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出游的人们大多在经历漫长的排队后,身处拥挤的景区,无心欣赏美丽的景色。其实,这种被称为“大众旅游”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随着现代交通日益便捷以及外出度假成为最受青睐的休息减压方式,各国旅游名胜都开始感受这种“甜蜜的烦恼”,尤其像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这样容纳力有限却名声在外的小镇。 热门影视剧取景地,各国游客蜂拥而至 几十年来,马克·范·布洛门一直住在杜布罗夫尼克老...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6日发表的一项环境科学报告,科学家建立了一项风险指数,分析了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世界遗产地造成灾害的状况,基于该指数可对这些世界遗产地进行排名。报告称,由于海平面上升,位于地中海地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地(包括威尼斯、比萨大教堂广场、罗得中世纪古城)正面临海岸侵蚀和沿海洪水的严重威胁。 地中海地区有多处地方被列入UNESCO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遗产并非仅是那些古老的遗址或遗迹,它是历史、现在,也是未来。20世纪建筑遗产包括所有风格和功能的建筑,如城市聚落,城市公园与景观,艺术作品,家具与室内设计,工业与工程作品,考古或纪念场所等。 20世纪建筑遗产是近现代百年风云的载体,是见证人类知识、文化、技术乃至艺术变革的纪念碑,但相较于古老或传统的遗产,却较少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保护。1981年10月,第五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了澳大利亚悉尼...
近年来,随着非遗申报、非遗传承、非遗直播等被人们热议,非遗已成为热词。作为人类文明基因遗传的重要样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社会价值变迁的最好见证。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近日,中国西部非遗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谢飞接受了人民网的采访,就知识产权与非遗文化的关系展开了深度剖析。 谢飞 谢飞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我国现有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为各种非物...
在西方诸国中,意大利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的国家,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罗马文明、其后的文艺复兴等等,都为意大利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 本周六、周日,杭州孔庙有知名的意大利专家来杭州,为市民朋友们讲讲意大利遗产保护那些事。讲座议题包括:建筑遗产保护的缘由与标准、罗马斗兽场与维罗纳竞技场、庞贝古城的发掘与整理等。讲座时间为10月...
老挝是一个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接中国,南接柬埔寨,东邻越南,西北与缅甸接壤,西南与泰国交界。老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多彩的民俗风情。这些文化遗产赋予老挝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其绚烂而独特的文明景观。 老挝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文化意义并可触摸的物质,包括具有老挝特色的动...
来自元阳梯田地区的哈尼族刺绣。本报记者张勇摄/光明图片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表演紫陶制作。本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精致的土陶青花,绚丽的民族刺绣,一个个令人叫绝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近日亮相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这些民族民间艺术杰作及其背后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博会上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线。非遗文化如何在发展中传承?如何在产业化中弘扬?云南许多非遗文化...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贺延军1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披露,今年7月以来,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遭遇四次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多处窟区进水,局部壁画被毁、佛像淹没,遗产环境、文物本体、基础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小积石山大寺沟,黄河北岸峭壁之上,开凿于西晋初年。石窟由下寺、洞沟、上寺三个区域组成。现存窟龛216个,造像815尊,壁画912平方米,各类佛塔5...
9月26日晚,在钱塘江畔的六和塔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六和潮文化之夜》拉开了杭州“唱响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的序幕。《六和潮文化之夜》以“潮”为中心,通过潮流艺术形式阐释艺术和遗产的完美结合,同时彰显“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展示浙江优秀文化的风采。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唱响文化遗产”着眼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是一次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