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日,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蓝色硅谷”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正式启用。 据介绍,北海基地将作为集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保护、展示、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统筹黄渤海海域,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将引领与推动黄渤海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同时,探索完善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管理模式,促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中日甲午海战沉舰——“...
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闭幕。对话会主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助力可持续发展”,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黄山共识》。 《黄山共识》强调天空地一体化的空间技术服务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巨大潜力,呼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空间技术应用于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加强信息共享,促进文化交流,积极推广中国黄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努力将全球名录遗...
11月2日,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以及来自各地文保单位、科研院所、测绘企业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宋超智宣布同意设立专委会的决定并讲话,他表示,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不仅要承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之间的矛盾。因此,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愿望,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世代传承的活的精神财富,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智慧、经验的典型代表。它始终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各种实践相伴随,也与人们祖祖辈辈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依存。无论是在乡...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日前在沪举行第四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审议了“乡村遗产酒店”遴选活动实施情况汇报,经过集中讨论和投票,公布了首批示范项目。 该项目自2018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经过遴选标准研究、项目征集调研、申报材料审核和理事会集中审议,最终确定北京瓦厂乡村精品酒店、山东荣成海草房唐乡酒店、广西阳朔秘密花园、四川丹巴罕额庄园、安徽猪栏酒吧乡村客栈等5个项目入选首批示范项目名单。在28日于上海...
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现场。冷桂玉 摄 1日,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贵阳开幕,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贵阳,围绕“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主题展开经验交流与讨论,共同推动两岸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作为两岸文化遗产交流的机制性项目和重要平台,“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自2008年在台北举办以来,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 “十年来...
“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昨天,记者从承办方获悉,此次展会分地上、地下两层,总展厅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左右。大运河沿线城市收藏家们将携带各具特色的古玩艺术品进行展览展销。 据承办单位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文物博览会期间,80余户国内外参展商将在现场展卖各自看家宝,紫檀博物馆等文博界的“大腕儿”也带来了一批鲜少露脸儿的文玩到现场助阵,供...
11月1日,由国家文物局、贵州省文化厅指导,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贵州省文物局承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贵阳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副会长宋新潮,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名誉副理事长邱建发,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鸣明,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等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 宋新潮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四川省布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重点地区。 布拖是凉山彝族的腹心地带。解放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呈封闭状态。这样的历史与环境一定程度上使布拖县形成了“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局面,也让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变得“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然而,封闭状态却保护了布拖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使它们受到外界的冲击与感染较小。因此...
以“跨界视角下的遗产”为主题的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1日在浙江大学开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学者参会。未来几天里,与会代表将围绕文化遗产开展多角度对话,并考察良渚博物院。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演讲中,伦敦大学学院物质文化荣誉教授迈克尔·罗兰兹表示,人民保护遗产的热情与自上而下的国家保护干预同样重要,博物馆和其他文化空间可被视为跨文化对话的机会,以促进公民保护遗产的热情。 据了解...
为期4天的第24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沙龙正在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展厅举行。来自中国的苏扇、猛犸象牙雕刻、刺绣、编钟等传统工艺品成为现场展览的一大亮点,展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本届沙龙25日开幕,吸引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手工艺者和艺术家参与。除了沙龙展览,与会者还通过主题研讨交流会等形式,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剑波创作的《禅》和《溪山...
10月22日,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宋珊萍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乔云飞和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签署技术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针对文物基础工程的防渗隔渗、文物隐蔽病害综合诊治等开展监测、分析与治理关键技术合作研究,共同建立文物防灾减灾工程医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文物保护、抢险综合服务平台。 胡冰在...
前几天,良渚博物院里举行了一场很有意思的讲座,说的是五千年前的良渚人,都吃些什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武欣,在良渚负责植物考古。 在武欣看来,植物考古,是一门研究“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学问。小到一种元素,大到一粒种子或者果核,通过分析这些植物,可以摸索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 五千年前的良渚人吃什么? 柿子、桃子、菱角、橡子 鲤鱼、螺蛳、梅花鹿、水鹿…… ...
记者:这几年来,在您的带领下,普通老百姓对故宫刷新了认识,北京故宫也似乎没有那么“高冷”了,甚至变得有点“萌”。新时代下,如何采用新的手段加强文物传承发扬,让更多人感受文化力量?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多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
日前,由中国商务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8年拉美文化遗产保护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来自秘鲁、哥斯达黎加、多米尼亚、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圭亚那、巴拿马、委内瑞拉9个拉美国家的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学者参加研修。 为了让学员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与方法经验,本次研修班安排了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有关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与学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分别就中国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