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省高陵县通远镇灰堆坡村日前发掘出一明代洪武年间双石室合葬墓。考古专家称保存完整的双石室合葬墓在陕西关中地区十分少见。 这一合葬墓是灰堆坡村村民在取土时偶然发现的。西安市考古研究所经过连日发掘,终于打开了这座合葬墓的墓道。 在考古现场可以看到,在南侧被打开的墓道上露出一个用石条砌合而成的墓门,墓门上雕刻着太阳、火焰等造型精美的图案。东西两个墓门结构一致,墓门上方用砖块砌起一个高约1米,东西长...
日前,乐清市文物普查队在南塘镇南塘村普查时发现了一座建于晚清时期的天主教堂。教堂坐西朝东,占地151平方米,进深17.5米,呈规则的长方形,屋顶构造采取中国传统民居做法,硬山顶,进深五间,七架梁,内部梁架结构保持了晚清的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入西方建筑元素。教堂凳、礼拜凳、祷告台等宗教用品仍保存完整,教堂大门、窗户、神龛等在80年代初曾修改过。 根据教堂负责人陈春香所述,该教堂是由其太祖母拆资修建,...
日前,永丰县在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龙冈畲族乡毛兰村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大型客家古民宅——罗家大屋。 据当地族谱记载,该宅原名“元善堂”,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由当时富商罗仕元耗时6年建成。据文物专家介绍,罗家大屋长110米、宽50米,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大屋除厅堂、廊道外,有房间99间、天井13个。该宅为“回”字形走马梯式双层砖木...
分别位于燕楼金山洞、孟关猫洞坡、麦坪观洞 近日,记者从花溪区文管所了解到,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花溪区示范点普查工作进展顺利,调查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达到415处。同时,发现3处古文化遗存,填补了这一地区史前考古空白,丰富了我省史前考古类型。 据悉,省三普办从省、市、区选派了70余名普查工作人员深入到花溪区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200多个自然村进行普查。截至6月4日,此次共调查和登记不可移...
距今一百八十八年的“贞节牌坊”在广东肇庆被发现。当地博物馆称,该牌坊迄今是肇庆地区发现的唯一“贞节牌坊”。 今天上午,记者在当地老人的指引下,走进了肇庆城区天后街旁的一条小巷中,仔细察看了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贞节牌坊。 该贞节牌坊用花岗岩砌成,坐北向南,四柱三门,柱方形,最高处大约五米多高,正门上横额两面都刻有“圣旨”、...
近日,余杭区文物普查队在仁和镇调查时发现了被誉为“晚清浙江省四大名医”之一的姚梦兰墓。 《浙江通志》载:姚梦兰(1827—1897),名仁,字仁斋,号梦兰,以号行,清仁和(今杭州)永泰钱家兜(今余杭区獐山镇)人。初习儒,年长后患肺痨病,垂死。瓶窑镇回龙寺老僧接至寺中,授以气功,每夜相对静坐,年余病愈。又授以技击,竟成伟丈夫。从此改学医术。刻苦探研,终成良医,擅治湿热,精内...
日前,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马站镇谢家洋村的延寿寺内发现部分珍贵文物,现保存较为完好。 据有关记载,这座延寿寺原名铁沙寺,建于南宋开禧年,僧人甚多,武功高强,个个善骑。寺院饲养多头马匹,有两个大石槽,长1.7米,宽0.8米,深0.5米,早期用于拌马料和喂马料,现用于装水(见图)。寺院里保存20块古瓦,长0.34米,宽0.26米,制作结实光滑耐用。 在寺院左侧20米山下,建有一座瓦窑。据主持陈友...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重庆主城区发现了新石器及商周早期遗址。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获悉,新发现的新石器及商周早期遗址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大渡口区,其中杨家嘴新石器遗址、大河口商周遗址,是重庆主城区及附近地区发现的屈指可数的早期遗址,为了解重庆主城的远古文化、早期巴文化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线索。 考古专家指出,这一地区曾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过十余处旧石器时代文物点,说明在远古时期这里已有人类生存...
这两个古陶罐是古代先民用来装骨灰的魂坛。张锡玲摄 近日,开平市大沙镇茶坑村村民在附近的马坪山发现了两个陶罐。考古人员鉴定为魂坛,证明珠三角唐宋年间即有火葬习俗。 近日,现年60岁的开平市大沙镇茶坑村村民黄婶和另一位妇女在村子附近的马坪山放牛时,看到了两个陶罐,半露出来。陶罐外表呈灰色,约有0.4米高,体积比一般陶器庞大,上面还有一些雕饰,口小盖大,看起来显得很神秘。黄婶随后和大沙派出所取得联系...
近日,在万源石窝乡古社坪村苏家岩现身一块摩崖石刻,据称是中国最早记载种茶的石刻,距今已有900年历史。 石窝乡地处平昌、通江、万源三县结合部,距万源城区100公里。据同行的石窝乡党委书记余尧介绍说,这个石刻距地面2.75米,题记并诗长2.36米,宽0.84米,刻于公元1109年。当地村民称大家知道石刻已有些时间了,但不知为何物,最近文物普查才得以被外界知道。 记者仔细查看,文字大意是宋代府尹王...
挖铁矿石时发现陶片。摄影记者朴峰 金州苏家村农民江崇海,靠着一本七年级的历史教材,认出了附近山坡上一处3000年前“青铜遗址”。这个大约40平方米,距地表不到一米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陶片,江崇海之前发现的一把石斧已经转交给金州博物馆。3000年前,这个山坡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为何集中留下了这么多的陶片,目前尚不得而知。 发现大量碎陶片 赶紧请教历史书 江崇海今...
据乌克兰媒体2日报道,乌克兰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的造船厂内挖掘出大量2000多年前的陶制供水管道的碎片。 据报道,施工人员在该造船厂内曾偶然挖出过古希腊时期的双柄瓶碎片,引起考古工作者的重视,并开始大规模挖掘工作。 经鉴定,此次挖出的陶制供水管道碎片属于黑海沿岸古希腊城邦时代。考古学家据此推断,当时乌克兰南部已出现有一定规模的城邦,且建有较完善的供水系统,并非过去人们认为的蛮荒之...
该遗址位于某村的二级台地上,南北:3000米、东西:1000米、面积为30万平方米,地表发现大量的陶片,陶片有:泥质灰、红、黑、褐、陶残片,泥质红陶彩陶残片,加沙灰陶残片,加沙红陶残片;纹饰为:刻划纹、旋纹、粗绳纹、蓝纹、细绳纹带旋纹、附加堆纹、黑彩宽带纹、黑彩;(圆点勾叶纹、变形鱼纹复套彩变形鸟纹);可辨器物有:尖低瓶、盆、罐、钵、鬲、陶环、仿轮;石器有:石刀、石斧、细石器。石刀残长5cm,宽4...
三明宁化意外地发现了8颗万年前人类牙齿化石。据悉,这些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1982年采集的标本,已于日前正式移交当地文管部门保管。 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权威专家黄万波研究员、尤玉柱研究员鉴定:8颗人类牙齿化石距今1万年以上,分属两个不同的个体。三明市文管办负责人、博物馆副馆长余生富介绍,其中7颗牙齿同属一个成年男性个体,另1颗很特别,属老年女性个体。根据所属地层,他...
记者从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部门获悉,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一工地发掘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兵器。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在市开发区中兴量仪工地发掘一座小型方坑竖穴墓时,出土一批稀有器物,包含一件铜戈、一件陶簋、一件陶鬲,一件陶罐、20枚海贝。 据悉,在这些文物中尤以铜戈保存最为完好,其通身布满绿锈,材质精良,长援、长栏、短胡,单穿,援脊不明显,其通长23厘米,援长17.2厘米,援宽4厘米,栏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