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进一步完善《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召开了由水利、交通、规划、建设、国土、园林、环保等大运河申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地方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参加的专题会议,对保护规划进行评议。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长喜、市文管办副主任张萍萍出席会议。 6月下旬,在江苏省文物局召开运河沿线8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上,该市《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原则通过了省专家评审。在宿迁市...
为进一步完善《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召开由水利、交通、规划、建设、国土、园林、环保等大运河申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地方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参加的专题会议,对保护规划进行评议。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长喜、市文管办副主任张萍萍出席会议。 6月下旬江苏省召开运河沿线8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该市的《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原则通过了省专家评审。在宿迁市的评议会上...
汉代楚国何其盛,地下宫殿说辉煌 ——江苏徐州地区汉代楚王陵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短命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以刘邦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建立了汉王朝。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同时又分封了诸侯,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成为汉初政治的一大特点。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封其异母弟刘交于楚,都彭城,即今天的徐州。到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第八代楚王刘延寿,因与广陵王勾结篡谋帝位,事发自杀,国...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为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六朝时期留存下来的仅有的地面遗存。根据统计,南朝石刻分布在南京的栖霞、江宁两区,现存17处48件,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多年。近年来,由于城市改造的加速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些石刻的留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些石刻损毁腐蚀严重,状况令人担忧。 民盟江苏省委和民盟南京市委的有关专家经过实地调研后,于2004年向省政协...
历时近3年的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建设工程进入倒计时,将于9月28日试开馆。建成后的新馆展线长度将达到1200—1500米,比老馆增加3倍多,这座现代化的大型美术馆将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艺术品典藏、研究、展示的重要场所,以及艺术信息传播和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活动中心。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江苏省美术馆,是几代美术馆人的共同心愿。”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高云告诉记者...
现珍藏在南京博物院的错银铜牛灯,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该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二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错银铜牛灯由灯座、灯...
7月9日从泰州市获悉,该市正式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并确定申报方案。 泰州市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目前,市区共有文保单位59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3处,市级44处。该市以明代建筑、服饰、书画、墓葬、风土民俗等为代表的明代历史遗存尤为丰富,在全国城市中都具有鲜明特色;古城格局和街巷肌理完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城中、下坝、涵东、...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昆山市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悉,昆山市政府准备投资1亿元,打造长三角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投资将分三期于2010年全部到位。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著名水乡古镇周庄,2008年11月挂牌成立,初步规划“一园两区”的发展格局,主体画家村目前已有140多个画家工作室,还包括画工厂、生态休闲农庄区、《四季周庄》实景演出等不同业态的文化创意项目。 园区副主任费幸林介绍...
新华报业网讯应澳门文化局邀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织苏州、常州、无锡、镇江、徐州、扬州、连云港、南京8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今年8月中旬至明年5月分批赴澳门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记者昨天在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参展项目与时间已经排定,苏州是唯一派出两批代表的城市,将有4个非遗项目参与主题展示。 从2003年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
早在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就出炉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江苏又有112项非遗加入省级保护名单,首批保护名录同时增加了39个子项目。其中,跟吃沾边的项目份额突出,而南京有19个项目申报成功。 其中,传统饮食、烹饪技艺占有相当份额,有南京雨花茶、稻香村苏式月饼、黄桥烧饼、常州梨膏糖、如皋董糖、淮安茶馓、三和四美...
6月27日下午,江苏省文物局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利史研究所副所长谭徐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赵中枢等专家及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省测绘局、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省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在审阅《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文本、...
昨天,省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这意味着继2007年3月我省123项非遗项目入选省级保护名录后,又有112项非遗加入省级保护名单,首批保护名录同时增加了39个子项目。就此次入选项目的特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本次保护名录包括民间文学、音乐、戏剧、曲艺、技艺等10大类。有意思的是,传统饮食、烹饪技艺占领了很大一块,南京雨花茶、稻香村苏...
江苏南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富有特色。2009年1月2日,南通市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为进一步挖掘南通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投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南通市文化局、江海文化研究会、南通日报社于近日举办了“我为南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献一计”有奖征文活动。...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表彰大会6月1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文化部授予白先勇昆曲传承与推广特别贡献奖,吴新雷、周秦等18位昆曲理论研究专家和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等7家为昆曲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受到表彰。 从2005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近5年来,“工程”资助了《西厢记》、《牡丹亭》、《琵琶记》等...
洋河古民居 “寻找的不仅是记忆,传承的不仅是文明,呵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按照统一部署,从2007年4月份开始,我市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目前,我市各县区已经基本完成了文物调查工作,据初步统计,在这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中,我市已经新发现110多处古遗址、古建筑和古墓葬。 “这次普查是最全面的!” 我国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