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弥渡县白崖城、金殿窝遗址考古调勘现场传出重大新发现——发现白崖城旧址。 考古调勘在对一个当地人称为“上古城”的平坦山墚进行调查,从而确定此平坦山墚上有城墙遗存,基本可以确认该区域为一处古代城址。经省考古专家确认,“新发现的上古城实应为白崖旧城;原来公布的白崖旧城实应为白崖新城;原来公布的白崖新城(金殿窝)应为南诏时期的另外一座城址;原来公布的白崖城遗址应予以修订。”弥渡县白崖城、金殿窝...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邱县一人防工程工地上发现一座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古墓,出土陶器、铜器等各类文物23件,是邱县境内一次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 4月25日下午,邱县城东区人防工程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住建局人员发现地表以下7米深处出现青砖断墙,立即停止施工,上报县文保所。4月28日,邯郸市文物研究所考古队进驻施工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于5月3日正式结束。 此处为一古墓,墓葬属于砖室墓,用...
或许是受“信而好古”、“比德如玉”等儒家思想的影响,加上一些商家借助尚未定论的考古出土文物盲目上溯缅甸翡翠在中国的历史——譬如曹操墓中的“宝珠”出土后,有人竟称“翡翠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致使某些人简单地认为市场上标有“战国翡翠”、“唐代翡翠”、“宋代翡翠”的饰品就是货真价实的古董,可以出大价钱购买,甚至坚信翡翠文物的朝代越久越值钱。这种认识现在看来应该是个误区,因为能够甄别、确认的面世翡翠...
日前,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承德市文物局和隆化县文保所组成考古队,在隆化县尹家营满族乡上京堂行政村孙志沟自然村北部发现一六边形墓葬。 孙志沟墓群位于尹家营满族乡上京堂行政村孙志沟自然村东北1000米,当地俗称“朝阳地”的山坳南坡。“朝阳地”约呈半圆形,坡度约20°.原为梯田,现为退耕地,种植有山杏树。东侧为“窟窿山”,南为一道冲沟,俗名“小北沟”。 据隆化县文保所工作...
2016 年7 月,因大水冲刷,在新洲区旧街九明湾村朱家堤湾北沙河河床内发现一座古代墓葬。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新洲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该墓为土坑竖穴石室墓,方向5°.现墓口距地表仅0.2 米,因东部墓圹被大水破坏,墓圹东西宽度不详,南北长4.86 米。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分为南、北二室,全长4.78、宽1.6 米。墓室底部及四壁由较规整的石条砌成,石板盖顶...
重庆发现大规模宋明墓葬群
5月15日,辽宁省铁岭市文物考古部门发布消息称,位于铁岭市境内的邱台遗址发现一处汉代古战场遗迹。 邱台遗址是中国古代辽东地区位置最北、规模最大的汉文化遗址,其地处秦汉长城边塞,已出土大量文物。 据铁岭市文物考古专家周向永介绍,邱台遗址发掘的墓葬中有一件铜带环,是古人附于腰间的一种悬挂装饰,亦称为“杏叶”,其最早出现于东汉。同时还出土了陶单耳杯、绿松石等中国早期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墓葬用品...
青灰色的砖 青灰色的砖 青灰色的砖上有精美的花纹纹饰 隆回县北山镇观音塘村的神仙坳上 5月6日,湖南省隆回县北山镇观音塘村的神仙坳上,村民易润华在挖房屋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堵奇怪的墙,墙头青灰色的砖上,居然有精美的花纹纹饰。不敢大意的易润华当即拨通了村干部的电话,村干部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县文物局。 村民李爱生等人将挖出的砖送到县文物局,经隆回县文...
5月14日,考古人员展示在河北省肃宁县北白寺村西的商周遗址抢救性发掘现场出土的卜骨。 近日,河北省文物部门在引黄入冀补淀(白洋淀)工程文物调查勘探中,在河北省肃宁县北白寺村西发现一处商周时期遗址。经过初步发掘,目前已出土有商末周初时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随着抢救性发掘工作的推进,可能会发现更早期的文物,对研究当地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近日,邯郸市邱县一人防工程工地上发现一座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古墓,出土陶器、铜器等各类文物23件,是邱县境内一次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 4月25日下午,邱县城东区人防工程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住建局人员发现地表以下7米深处出现青砖断墙,立即停止施工,上报县文保所。4月28日,邯郸市文物研究所考古队进驻施工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于5月3日正式结束。 此处为一古墓,墓葬属于砖室墓,用青砖砌...
5月9日下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田亚岐以“汉承秦制国家祭祀”为主题作了关于“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考古新发现”的学术讲座。 血池遗址是首次在雍城郊外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较为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雍畤”文化遗存,印证了雍城从秦国迁都之后,仍继续作为秦皇汉武时期“圣都”,以举行国家最高祭天礼仪活动之功能区...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白庄自然村,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曾出土两批商代青铜器,其中1957 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和饕餮纹尊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瑰宝,也说明了台家寺遗址的地位。 自2014 年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组成台家寺考古队,在台家寺遗址进行了三个年度的工作,发掘面积共计2500 平方米,确定了台家寺遗址的年代和文化面貌,查明了台家寺遗址的聚落结...
在扶沟县行政新区全民健身中心工地,竟藏着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近日,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该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试掘。 记者了解到,2016年年底,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扶沟县行政新区全民健身中心工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了该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今年3月,上报国家文物局后,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决定对该文化遗址局部进行考古试掘。 周口市考古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对出土文物标...
日前,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在息县八里岔乡莲花新村走访时,发现村民徐某用石碑做下水道盖板立即报告县文物局。经文物专业人员认定为清乾隆年间《重修琉璃庙东岳大殿碑序》捐资功德碑。石碑为横幅式长方形,残为两块,通长120、通宽55、厚7cm,石质为当地濮公山青石。碑文记述琉璃庙东岳大殿历史沿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修缮,由于石碑左边残缺,现存碑文59行,楷体,满行21字,具体刻立时间不详。据徐某回忆石...
图为在重庆市巴南区发掘的宋明代墓葬群之一——乌壁岗岗墓群北区现场。市文遗院供图摄 5月10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市巴南区东泉镇梨树村、双星村及姜家镇区域发现了宋代至明代墓葬群,共计35座,并出土了完整宋代琉璃簪。据悉,这对进一步认识宋明时期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发掘出的墓葬共计10处、35座,出土文物标本近40件,发掘面积2275平方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