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日前发现一座明代夫妻合葬石室墓,出土文物中竟有明万历年间的“阴曹地府”买地券和“合同”。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岳起介绍说,这个古墓是彬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在修建职工宿舍楼时发现的,随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 负责发掘的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刘卫鹏博士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考古人员在墓中竟发现了一份“阴曹地府”买地券和一份“合同”。它们都是刻在镇墓青砖之上,保存...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日前发现一座明代夫妻合葬石室墓,出土文物中竟有明万历年间的“阴曹地府”买地券和“合同”。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岳起介绍说,这个古墓是彬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在修建职工宿舍楼时发现的,随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 负责发掘的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刘卫鹏博士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考古人员在墓中竟发现了一份“阴曹地...
河南省淅川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发现一大型崖墓群——寺坡汉代崖墓群,距此处200多米的地方竞有7个墓穴露出。是迄今为止河南发现最大的一座汉代崖墓群。 该墓群位于距镇政府西南3公路的前营村寺坡悬崖周围,悬崖高度6-15米不等,悬崖上分布的墓群比较密集。镇政府在修建农田示范区道路建设时,在该坡上取路基垫料时,挖掘机在悬崖上挖有40平方米竞有9个墓穴口露出,其中3个墓穴口底部整齐地排列着花纹汉砖。 ...
记者 孙国祥 摄 商代制盐工具盔形器残片。(潍坊市文物普查办公室提供) 遗址暴露的东周盐井。 近日,潍坊文物普查队在滨海区发现4处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东周时期盐业遗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考古专家表示,东周盐业遗址数量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考古专家燕生东告诉记者,此次在潍坊滨海区央子街道办事处发现的4处盐业遗址群,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
商代制盐工具盔形器残片。(潍坊市文物普查办公室提供) □记者 邢振宇 韩杰杰 本报潍坊12月1日讯近日,潍坊文物普查队在滨海区发现4处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东周时期盐业遗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考古专家表示,东周盐业遗址数量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考古专家燕生东告诉记者,此次在潍坊滨海区央子街道办事处发现的4处盐业遗址群,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其...
近日,浙江省龙游县新发现一起海拔300多米的古代采石场遗址。遗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脉元村当地人称为老虎洞的山上。这时龙游县文物普查队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查时由当地村民提供线索而新发现的。 采石场遗址位龙游脉元村西南面,属千里岗山脉余脉,地质构造年代为中上侏罗统渔山尖组时期,分布以红砂岩和紫色砂石岩为主。整个采石场遗址沿山体从山崖到山顶围绕着老虎洞山从西到东环状分布,海拔高度从25...
商代制盐工具盔形器残片。(潍坊市文物普查办公室提供) 近日,潍坊文物普查队在滨海区发现4处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东周时期盐业遗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考古专家表示,东周盐业遗址数量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考古专家燕生东告诉记者,此次在潍坊滨海区央子街道办事处发现的4处盐业遗址群,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其中龙山文化遗址1个、商代至西周早期遗址1...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长清区文管所在归德镇路庄村发现一处古冢遗址,上报并经批准后,将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路庄古冢是最近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属西汉时期古冢,坐落在路庄村北1.5公里处的长清南大沙河的坝堤上。据路庄村党支部书记路好山介绍,上世纪60年代古冢直径50多米,高30多米,曾是归德6座古冢中最大的一座,由于当时路庄村村民盖房垫房台用土和南大沙河防汛修筑坝堤,致使古冢夷平。在这次普查中...
河南省淅川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发现一大型崖墓群——寺坡汉代崖墓群,距此处200多米的地方竞有7个墓穴露出。是迄今为止河南发现最大的一座汉代崖墓群。 该墓群位于距镇政府西南3公路的前营村寺坡悬崖周围,悬崖高度6-15米不等,悬崖上分布的墓群比较密集。镇政府在修建农田示范区道路建设时,在该坡上取路基垫料时,挖掘机在悬崖上挖有40平方米竞有9个墓穴口露出,其中3个墓穴口底部整齐地排列着花纹汉砖。 为验证...
考古发现及有关文献的记载表明,早在汉唐时代,波斯商人即涉足巴蜀、云南等中国的西南地区。 在日前召开的“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姚崇新发表的研究成果称,结合西南地区古代域外交通的情况,可以较为肯定地说,最晚自西汉中期开始,波斯商人或即涉足云南;而最晚自萧梁时期起,巴蜀地区已见波斯人的踪迹,唐五代时期,巴蜀地区的波斯人甚为活跃。 姚崇新认为,通过对云南晋宁石...
近日,南宁市良庆区文物普查人员在良庆镇缸瓦窑村发现了这样一座长达40多米的古龙窑。 龙窑建在缸瓦窑村里的一座土坡上座,窑身有一小段已塌陷,但大部分窑床保存完整,可以清晰地看到窑壁和烧结面。 进入到窑体,记者看到该龙窑成一长隧道形窑炉,通长约40米,窑身外壁宽约3米,内壁底部宽约2.3米,高约2米。 记者注意到,龙窑窑身左右各开有不少宽约20厘米、长约30厘米的长形孔,当地村民说,这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