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目前,《山东省济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一书的编辑整理工作已初步完成。该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重要新发现,又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及其它类共六部分,遴选了目前济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中的370个文物点、合计约800幅图片,集中展示了济宁市此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重要成果。第二部分为济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列表,对济宁市第...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在收尾阶段,在我县南路查漏补缺时发现一处清代家族墓葬,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 该墓位于陈学湾花坟山北面山坡上,西向小梁子,南为营盘山,北为包家湾,山脚下有李家堰由南向北流。墓向186°,椭圆形土冢长6、宽4、高2.8米,冢前1.1米立仿木构四柱三间三檐歇山顶墓碑,两侧有抱鼓,通宽3.6、通高4.08、厚0.64米,作高脊,脊上圆雕有龙...
墓葬平面 该墓位于浙江安吉县良朋镇工业园区内,是近三年来工业园区内上马山墓地考古发掘所清理的三百多座墓葬中规模较大的几座墓葬之一。 铜鸽子出土状 该墓系竖穴土坑墓,墓坑平面呈“凸”字形,长8.7米、宽2.1—5.4米、深约3.5米。墓坑后半部是棺椁摆放位置,从棺椁朽烂后的痕迹判断,该墓椁内有并列的双棺,表明该墓应为夫妻同穴合葬墓。清理时还发现,在墓坑前端凸出的部...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主办的首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12月5日在京开幕。此次展览旨在发现和鼓励油画新人,是中国油画界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学术选拔展。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美协名誉主席、著名油画家靳尚谊,著名油画家、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言。此次展览在贯彻中国油画院学术宗...
建于宋代的“砖门楼”一直是淳口镇鹤源社区王姓家族的骄傲。浏阳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砖门楼”遗存为研究浏阳人文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鄢璐摄 正门上书有“砖门楼”三个大字,两侧书“三槐世第;两晋家声”对联,外侧各有鲤鱼砖雕图饰、白鹤砖雕图饰两幅,门外地面拼砌有一幅10多平方米的鲤鱼图,非常美观。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浏阳市文物部门文物普查田野调查组在淳口镇鹤源社区发现一处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门...
现场发掘 异常谨慎 文物工作者对现场进行编号 珥季路扩建工地挖出百余奇异古陶罐 如此大的古墓群,会不会是云南首次发现?这些火葬罐究竟来自哪个朝代? 昨日位于昆明市官渡古镇旁珥季路施工工地上,数十位考古挖掘工作者正在一个被封锁的空地上,专心地蹲在地上边刨边做记录。 他们刨的到底是什么?据目击者称,珥季路最近一直在进行道路施工,就在前日施工人员在开挖时突然有了这个重大惊喜的发现...
据英国《泰晤士报》12月7日报道,一个国际考古小组日前在德国一个新时期时代遗址上,发现500多具史前人类骨骼。他们发现,这些男女老幼可能都是被吃掉的,证实史前真的存在食人族。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骨骼的肋骨都被刮得干干净净,舌头被切下,头皮被剥掉,而头骨顶端也有被切割的痕迹。波尔多大学考古学家布鲁诺·波尔斯汀分析了217具重新拼合的人类骨骼,他说:“我们在一些人类骨骼上发现被烧烤吃掉的痕迹。” 这些...
庹家湾遗址位于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垭子湾村6组(庹家湾自然村),汉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0°22′51″,北纬32°05′47″,海拔高程159~170米,现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遗址西靠后山梁子,东临汉江,与郧县庹家洲遗址及乔家院墓地隔江相望。遗址的地势较平缓,现为当地村民的耕地。 该遗址是1958年修建丹江大坝时,由长办考古队调查发现的。1984年郧阳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对它...
江西省新余市偶然发现一口古井,九日上午,完成抢救性发掘的新余市博物馆对外确认,该水井建于汉代,距今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且保存完好,目前已被整体搬迁。 新余市博物馆副调研员徐若华告诉中新社记者,该古井位于新余市城南通济桥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七日上午,正在作业的推土车司机突然发现荒土下掩埋着一口古井,井内有一些清水,井沿上的砖块上刻有奇形怪状的图案,遂向新余市博物馆报告。 新余市博物馆考古人员立即...
日前,南丰县白舍镇周源村发现一口古井,建造于清代嘉庆庚辰年[据考证,清代嘉庆庚辰年是嘉庆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二0年)],距今有一百八十九年历史。 记者在现场发现,该古井位于周源村东口一侧,有东西约6米,南北约4.5米的石筑井台,井口径2.5米,井壁自下而上为青条石层层垒筑而成,正前方青条石壁上赫然用阴文雕琢“嘉庆庚辰年建造”七个行楷大字,由于风化原因,字体颜色已渐淡,但从中...
山头村岗上岭长城遗址 资料图片 三棵榆树镇欢喜岭三队烽火台金斗乡政府后山烽火台快大茂镇庆生村东山烽火台 11处长城遗址在图中椭圆区域内 通化市通化县 制图/王芳 今年,我省境内发现11处秦汉长城遗址。专家考证,秦汉时期长城遗址的最东端,很可能位于我省通化境内。 有4处长城遗址已经确认 今日,“走进白山松水的文明”大型展览在省博物院开幕,将重...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略阳县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取得重大发现,在略阳县郭镇境内发现一枚万年前象牙化石。据文物专家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象牙化石,对研究物种起源等都有着重大的科学研究和考古发掘价值。 略阳县新发现的象牙化石长1.7米,直径0.1米。文物专家介绍说,这枚象牙化石,距今至少在一万年以上,是迄今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的最有研究和考察价值的古老动物化石,它也是在陕西南部至今比较少见...
中新网巩义12月7日电 (记者 师红垒 通讯员 李楠) 巩义文物普查队日前在芝田镇寨沟村意外发现了一方珍贵的唐代寨沟石造像。 该石造像位于寨沟村王俊星宅院内的西厢房东墙侧,正面朝上,平放于地面。整方石刻长0.8米,宽0.6米,厚0.13米,造像部分主要集中于石刻上部,长0.8米,宽0.15米。该石造像的图像较为模糊,但造像主体仍可辨明为佛拿,共有两幅。第一幅造像中,佛以三种不同的姿态坐于莲座之...
近日,位于广州越秀区环市东路与黄华路交界的省公安厅停车场工地,又发现一处南北朝时期的古墓群。 据考古部门工作人员证实,该工地的确发现一处古墓群,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根据古墓形状和器物推断,此次发现的古墓可能是南北朝古墓,有1000多年历史。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相关考古挖掘工作正在进行,该古墓是官墓还是平民墓尚难于下结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