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4日,行唐故郡墓地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会议在河北省行唐县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十余家学术机构的5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 故郡墓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居址与墓地共存。目前确定墓地南北长5...
规模宏大的寺庙、栩栩如生的石刻造像、饰有金粉的石刻经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6月4日公布,历经数月发掘,在市中心实业街发现福感寺遗址,此前仅见于文献资料的这座益州(成都)名寺终于重现于世。 从东晋延续到两宋时期的福感寺一直是益州名寺,常有高僧驻留。唐代高僧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载:“(益州)旱涝年,官人祈雨必于此塔,祈而有应,特有感征,故又名福感。”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为福感寺作《成都府新修福...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获悉,近期在拉萨发现了早期摩崖石刻群,据考证推断为公元11至13世纪的摩崖造像。 日前,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专家在赴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山谷地带进行实地考察时,对该石刻群共计12组佛教造像石刻和多处题记进行了拓片。 考察初步分析认为,从佛教造像石刻和多处题记中“三世佛”“大日如来”“七政法”等造像的内容特点和雕刻技法,大致推断为公元11至13世纪的摩...
5月22日,海口镇牛宅小学附近一村民在旧房改建挖地基时,发现两座古墓。市文体局考古人员进行抢救性挖掘后,初步认定年代为宋代。 当天,当考古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两座古墓不同程度遭受大型工程机械破坏,墓室已被打开。经测量,两座古墓面朝东北向,为券顶单室砖墓,通长约6米、宽约2米,其中墓室长3.5米、高1.8米、宽1.2米,甬道长1.5米、宽1米、高1米。墓砖做工精美,主要有钱纹、鱼纹、菊花纹等3...
“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队5日在天山狼塔古道入口处的比提山口发现一处距今至少2500年前、保存相对完好大型人类聚落遗址。 天山狼塔古道是穿越北天山最为漫长和危险的徒步线路。它起始于位于北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河大峡谷,由北向南翻越五座近4000米的达阪后,到达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轮台。
6月中旬,新疆考古机构和北京考古机构的专家学者将来到吉木乃县,他们是为中国旧石器考古的一个重要发现而来。 日前,新疆晨报记者从吉木乃县文物局了解到这一消息。他们此行将从吉木乃县出发,沿山路而行,穿越戈壁,进入一处草原石城。这是一群如高楼般巨大的石头山,各种形状的大石头耸立在草原上。在一处山谷的石壁上有一个洞,内有一个大岩洞以及十多个小洞穴,可容纳百人,远古人类曾在这里生活…… 这,就是...
记者昨日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悉,生态城一家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发现疑似文物建筑,随即停工并上报有关部门。目前,滨海新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已对现场进行勘察鉴定,并初步确定该建筑为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一处海防军事工事。经沟通协调,该军事设施将被保留,滨海新区文保所会尽快展开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工作。 海防军事工事是指在国家领海,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减少伤亡,制止武装颠覆或阻碍敌人进攻,而在有利位置构筑的掩体、碉...
6月3日,记者从湖南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获悉,湖南谭家坟山一批战国墓葬近期得以重见天日,目前已清理完毕的墓葬共出土各类随葬器物140余件,为楚人从长江以北向南扩张的过程提供了考古证明。 据悉,谭家坟山战国墓群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花果村,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为配合当地工业园区建设,谭家坟山战国墓群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从今年2月底开始,在3月下旬已基本完成。目前共发现51...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6日报道,6个月前,工作人员在改造一座建筑时,发现墙里藏着一个玻璃瓶,瓶里面有一封短笺。工作人员随后将瓶子交到爱丁堡的生活记忆协会。90岁的劳伦斯·里德(Laurence Reid)到博物馆捐赠旧物时发现短笺竟是出自亲人之手。 90岁的里德到博物馆捐赠自己用过的工具,然后和博物馆的项目工作人员迈尔斯·塔布 (Miles Tubb)聊天。塔布给里德看玻璃瓶和里面的短笺,...
6月4日,由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市文物研究所、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主办的河北行唐故郡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会在行唐县举行,来自省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实地探访故郡墓地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对发掘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故郡墓地位于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目前确定墓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因墓地破坏严重,自2015年起,由省文...
出土的菩萨头像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有“扬一益二”的美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历经数月发掘,在市中心实业街发现福感寺遗址,让此前仅见于文献资料的这座益州(成都)名寺终于重现于世。福感寺的现身,也再次印证了“扬一益二”所言非虚。该区域正是隋唐时期成都宗教活动的主要区域。 闹市挖出佛教经版 千年古寺坐标确认 据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易立介绍...
距今42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宝墩古城,正随着考古的推进而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5月31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公布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对宝墩的发掘情况:在近8个月的发掘中,发现了宝墩内城中疑似环城墙而筑的一段土路,以及紧邻外城修建的一处疑似城中城。此外,最新发掘的外城墓葬区,也和内城的杂乱有很大不同。种种蛛丝马迹证明,4200多年前的古蜀先民,极可能在选中宝墩这处居住地...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近日来,邯郸市马头镇、鸡泽县群众在修路、取土时,无意中挖出古墓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邯郸市马头镇一家超市老板说,5月7日7时许,一些民工在街道中间挖沟铺设污水管道期间,意外发现一个圆形洞口,里面空间很大,深约3米,四壁均为...
图片由史济荣提供 前段时间,上虞乡贤研究会丰惠分会的成员们通过走访老人,踏看老宅,寻找各种线索,整理挖掘老县城丰惠台门文化。工夫不负有心人,近日,明代三位陈氏进士、名臣的老宅被一一找到。 小弄堂中“别有洞天” 上周日,一行人看完一众老台门后,上虞古县城文史研究会会长史济荣提议去寻找陈氏先贤的老宅。前段时间,一位年近8旬的陈姓老人向他提过一些陈家往事。陈老伯家在丰惠镇西河岸,住处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