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恭陵系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之陵墓,俗称“太子冢”,亦称“孝敬皇帝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 公里处的景山之巅。它是我国唐代陵墓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区现存唐墓中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者,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恭陵 死因成谜的太子 李弘,字宣慈,永徽三年(652年)生于唐长安城感业寺。永徽六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李弘封代王。永徽...
当周通过唐卡绘画产业脱了贫 阿赛、同夏两条省道横穿的吾屯村,一座土木结构的房子披上了新装,42岁的力吉本在里面忙得满头大汗。 去年脱贫的他,现在干劲十足。那一双略显粗大的手,除了能改造旧房子,还能画出精细绝美、色彩艳亮的唐卡。也正是这双勤劳的手,用唐卡换来了新房子,还有那近在眼前的新生活。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有着很多的“力吉本”。近年来,这个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
酷暑已至,相信在炎热室外饱受煎熬的你和葛春生一样,一回到家便以“葛优躺”瘫在沙发上,左手拿着冰淇淋、右手把空调遥控器调到制冷+最大风力+上下扫风,美哉!解脱!可是在没有制冷设备的古代,古人是怎样度过夏日的呢? 传说纪晓岚是个又黑又胖的人,夏天在翰林院编纂《四库全书》时因工程浩大、日夜赶工,经常热成狗: 纪文达体肥而畏暑,夏日汗流浃背,衣尽湿。会纪与同僚数人,方皆赤身谈笑。 政府公...
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开馆。记者 金宗明 摄 长城网唐山讯(记者 金宗明 闫航)7月28日,在纪念唐山抗震42周年的特殊日子,新改展的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正式开展。 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是全国首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据介绍,唐山对地震科普展馆累计投入资金795万元,新增了地震科普全息剧场、地震科普知识抢答、新型抗震建筑模型等展示方式,让以前单纯的展...
一名考古学家在洛阳市发现的一个墓穴中把壁画拓到一张玻璃纸上。 中国洛阳以古墓博物馆闻名于世,是游客和考古学家都特别喜欢的地方。随着一个被认为有1100多年历史墓穴的发现,这座河南省城市似乎比以前更加热闹了。 关注这一发现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纷纷赶到现场,解读它的碑文,描摹它的图形和图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弄清楚谁是这个古墓的主人。考古学家正把墓穴壁画拓到玻璃纸上,以便深入研究这个...
《长相思》,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回首这一场情深缘浅的遭际,思念一个人的春花秋月,都那么漫长,令人熬煎,花开花谢,日短夜长,皆是情丝萦绕,积郁在心。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
西安地区的唐三彩胎质有白色也有砖红色,洛阳地区的却只有白色;西安地区的唐三彩玻璃质感强,而洛阳地区的“有乳浊感”。昨日,“唐两京三彩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130件组的展品均为唐两京唐三彩的精品,看了展览发现,虽都是唐三彩,但西安、洛阳两地各具风采。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俑是此次展览精品中的精品。一匹骆驼的背上架一平台,平台上团坐着7位男乐手,有司箜篌的,有吹排箫的,中央是一位歌姬,仰面引吭高...
一、概述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咸丰县尖山乡(今唐崖镇),背依玄武山、面临唐崖河,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17 世纪-18 世纪初),占地规模约80 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 土司城遗址包括城址、墓葬及外围设施。城址是遗址的主体,位于遗址东部临河较为平缓的区域。城址西部的山林中及城址周边,分布着墓葬、外围设施等遗存。 唐崖土司城址遗存类型包括城防设...
原标题: 海上丝绸之路又添佐证 江苏如东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显露真容 专家查看遗址内出土的瓷器遗存 新华社记者 李 贺 摄 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的唐宋国清寺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7月20日,如东县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通报了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成果:共清理出文化遗迹17处和近千件文物标本,初步确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沿海一带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也是海上...
唐山是历史悠久的古地。自古以来,北部燕山山脉、古滦河流域就有古人类活动,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在这里兴建。唐山是文化灿烂的名城,曹雪芹、李大钊、成兆才等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枝花”。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中国北方瓷都”。唐山还是凤凰涅槃的奇迹,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如今一座现代化城市重新屹立于祖国的渤海之滨。2018年是唐山开埠...
仅剩一口古井的江苏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在历时一年的地下考古发掘后重现天日。考古专家在此找到三处始建于1200年前唐宋时期的垫土台基遗迹,印证其是最后一批遣唐使、“日本天台宗三祖”之一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的起点。 江苏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现场。新华社记者屈婷 摄 “证明掘港国清寺正身就像破案,需要多方证据形成逻辑严密的链条,”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王碧顺说,目前这条...
图为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现场。杨颜慈摄 江苏掘港唐宋国清寺出土近千件文物史料 “重现”古刹全貌 中新网南京7月20日电 (杨颜慈)经过近一年的抢救性发掘,位于江苏如东掘港的唐宋国清寺遗址20日向社会通报考古成果,千年古刹首次“重现真容”。在发掘现场,出土的近千件文物串联起国清寺的历史原貌。 图为在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现场,古墙砖依稀可见。杨颜慈 摄 据史料记载,掘港国清寺始...
唐代 · 蓝釉陶驴 唐 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小土门出土 高23.5厘米、长26.5厘米 陶驴全身施蓝釉,鞍鞯勒饰俱全。形态生动,虽未提腿扬蹄,但它那昂首的姿态及抖擞的精神,似乎正引颈长嘶,备鞍待发。 最为珍贵的是它全身施蓝釉。在唐代三彩陶器中,黄、绿、白三种釉色最为常见,蓝釉器则少见,蓝釉俑就更少。蓝釉出现于盛唐时期,其氧化呈色金属主要是钴。唐三彩中蓝釉的...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田令孜因害怕黄巢军攻打长安,便制定了逃往蜀地的计划。他推荐陈敬瑄和自己信任的三员左神策军将领杨师立、牛勖、罗元杲为蜀地三镇,即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的节度使候选人。四人三镇,究竟让谁去?唐僖宗灵机一动,想出一个“高招”,要为他们四人举办一场马球赛,并约定,按名次决定三镇节度使。陈敬瑄在比赛中首先胜出,于是成为西川节度使,取代了当时在任的崔安潜;杨师立次之,成为东川节度使;牛...
毛公鼎全形拓 青岛浮山之侧,相隔十余米有两座文化名人的墓碑比邻而居:一位是康有为,另一位是王献唐。康有为的名字世人皆知,而王献唐的名字对当下多数人而言或许不无陌生,但在文物界与文史界,他却影响深远,被称为“齐鲁文脉的守望者”。今年是王献唐诞辰122周年,王献唐后人为修建王献唐博物馆,首次将王献唐珍藏留下的两件于右任书法以及陈介祺旧藏的毛公鼎全形拓公开展出。 王献唐(1896—196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