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7日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140件集中代表丝路文化的精品文物在西安亮相,这些文物讲述了2000多年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主题为“长安丝路东西风”的文物展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展,汇集了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12家博物馆的140件精美文物。展览分为“凿空西域”、“佛陀东来”、“长安胡风”等单元,将文物与文化遗产图片相结合,以东西文化交流为线索,展现丝绸之...
图为签约仪式。马骞摄 西北大学与故宫博物院13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文物修复与保护、珍宝陈列与展示、学术研究与交流、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方面紧密对接深度融合,传承传播“丝路文化”。 西北大学的“丝路考古”具有深厚的传统和底蕴。近年来,除立足于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区域西北地区考古研究,还开拓丝绸之路国际考古,将考古研究扩展至中亚地区。2009年至2013年,由西北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外有关专...
10月17日,精选五省(区)12家博物馆140件文物珍品的《长安丝路东西风》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在这个原创特展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最古老的纸“灞桥纸”、鸳鸯莲瓣纹金碗,宁夏博物馆馆藏的浮雕胡旋舞石门和波斯萨珊朝胡瓶等国宝级文物将集体亮相。 本展览展期三个月,分为“凿空西域”“佛陀东来”“长安胡风”“丝路遗珎”等四部分,精选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反映汉唐时期东西...
记者今天(11日)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参展的原创特展《长安丝路东西风》将于10月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展期3个月。 此次展览精选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反映汉唐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代表性文物珍品140件,将文物与文化遗产图片相结合,以东西文化交流为线索...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扩音器不离身,每日辗转于文物陈列室间,三两句便将参观者“带入”汉代海内外的贸易盛景……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时常客串解说员,让更多人知晓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廉世明说,这是他的职责和使命。 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
9月22日,由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五彩呼伦贝尔—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族民俗风情展》在大唐西市博物馆精彩呈现。 呼伦贝尔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陲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契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都在这里。这三个人口较少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不同,不仅形...
鎏金银瓶,北周,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国的具有萨珊风格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独一无二,号称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 银瓶通高37.5厘米,最大腹径12.8厘米,重1.5公斤。银质,表面鎏金,环形单把,把上方铸一头戴贴发软冠,高鼻深目的人头,面向瓶口,瓶口为鸭嘴状流...
由国际古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西安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研究会、西安图书馆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图片展,日前在西安图书馆一楼展厅开展。 此次展出了丝绸之路33处世界文化遗产点图片共计60余幅。这是首次将此类图片做成系列,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此次展出无论对于西安图书馆还是对于读者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契机。 据了解,作为古都西安的文化场所,西安图...
近日,当记者再次走进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和金村,忙碌的项目建设场景和初具雏形的遗址公园让人仿佛穿梭在现代和古代之间,在惊叹项目建设速度的同时,对遗址公园内的宝贵遗产更是倍感弥足珍贵。 龙泉青瓷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有着“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中国陶瓷研究之父”、原故宫博物院陶瓷馆馆长陈万里曾先后...
“丝路秘宝——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品”展览12日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启幕。展览精选231件(套)来自异域的珍贵藏品,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展示了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阿富汗历史风貌。 此次展览持续至今年10月20日,由阿富汗信息文化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株式会社)黄山美术社联合主办。通过展览,观众不仅能够赏析奇异珍宝,领略丝路文化,更...
144件展品,都跟丝绸之路上的“大咖”有联系,比如彩色秦始皇兵马俑、哈萨克斯坦萨尔马特女祭司、新疆尉犁营盘M15男子(很有名的营盘男尸,但这次展出他身上的服饰)、大唐公主李倕、敦煌莫高窟320窟里的飞天……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上,不可错过的看点有8个:尖帽金衣、西戎马车、石片盔甲、彩绘立俑、驿站遗物、罽袍绣裤、公主腰饰、莫高彩窟。 本来,这个展览9月...
公元前111年,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大月氏和安息的阻碍,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派遣以大浦为使臣的远洋船队,满载黄金、丝绸等货物由合浦大浪港出发,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航行。依依不舍的大浦新婚妻子阿斑将红纱巾撕下一半交与大浦,期待未来在月光岩上,红纱重逢。历经数年生死海路,深爱阿斑的大浦婉拒了马来西亚公主梅丽莎的求爱,不辱使命,带着国王赠送的玉器与香料安全返国。踏上故土,却看到阿斑已如石...
9月5—7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主办的“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保护研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人类的重要历史任务。”英国伦敦大学教授蒂姆·威廉姆斯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并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对丝绸之路南亚段的研究、保护、管理、协调、培训等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丝绸之路南亚段下一阶...
21日,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和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支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承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2017)国际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据会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以来,该倡议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目前已经从蓝图走向了实践,相关合作领域也从经济走向了人文。共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