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书法进校园”委员沙龙现场 书法教育自古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下随着电脑的普及,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毛笔的使用逐渐忽视,轻视,对“书法”这一传统艺术更是逐渐弱化。书法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如何让书法像其他门类一样走进课堂并有效开展,怎么才能将中国传统艺术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 日前,“书法进校园委员”...
丝绸传承人、裕红祥丝绸文化馆馆长毕旭东为学生们展示土法缫丝。 6月8日,“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大型展览活动在神道口中学举行,9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通过展示、互动等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日,“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来到威海市神道口中学,本次展览展示内容丰富,有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威海市馆藏精品文物展等3项图文...
6月11日将迎来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为宣传保护文化遗产,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科教人员近日前往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杭州天水小学、杭州市德胜小学,为300余位学生开展了进校园文遗宣讲活动。 科教人员通过ppt演示、趣味问答、体验文遗动手做等方式宣传中国文化遗产日,让在校师生们了解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古文明遗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树立起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为结合今年“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
6月11日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河北承德是主场城市。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之一的“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活动于6月8日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率先启动。 本活动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承德市文物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共同承办。活动内容包括文化遗产主题讲座、文化遗产知识竞赛、文博动手体验类活动等多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版块。 当日,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6日上午,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南昌市光明学校,通过展览、体验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赣江流域非遗文化的魅力。 赣发绣、豫章绣、刻瓷、泥塑、胎毛笔、瓦罐汤……吸引了众多同学驻足参观。 在豫章绣展示台前,第八代传承人于正莲正向孩子们介绍刺绣技艺,自幼随母学习刺绣的她,继承了母亲的精湛技艺,并创新发扬了豫章绣的传统技法。于正莲告诉...
国际博物馆日是用于给世界各地博物馆举办宣传、纪念活动的节日,设在每年的5月18日,设立该主题日旨在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和文化事业,促进世界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强化了博物馆作为积极投身于文化景观保护的区域中心的理念,要求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 今年的博物馆日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和丹阳市博物馆来到吕叔湘中学,...
2016年5月17日,偃师商城博物馆“历史文化宣讲之进学校活动”在偃师市城关镇石硖小学拉开了帷幕。 宣讲团一行六人,走进学生身边,让全校学生不出校门,了解偃师历史。本次宣讲活动的主题为:衣食住行之古今区别。宣讲队伍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制作课件,向同学们讲述了古代与当今人们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演变过程,旨在激发学生们对家乡的了解和对本地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发挥了博物馆教育功能,实现“...
小儿推拿、针灸、苗医药……18日晚,湖南省传统医药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启动,1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大师走进校园,向大学生展示其手艺绝活。 一直以来,非遗项目都面临着传承的难题,尤其是后继乏人,甚至人去艺绝。去年8月,文化部公布的4批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35人去世。而在世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超过70岁的也已占到50%以上,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刻不容缓。 ...
2016年5月10日,由民进邢台市委、邢台市文化交流协会和邢台开明书画院联合举办的“书画名家进校园”公益活动首站在邢台市开发区留村中学举行。此项活动,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为切入点,引导广大师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同时使书画名家走进基层,直接服务教育,服务师生,用服务帮助学校强化素质教育。 由邢台开明书画院和邢台市文化交流协会的部分书画家组成的教师团首先参观了学校师生书画展,对该校...
昨天,南京民盟科普教育基地暨雨花台中学雨花石文化博物馆揭牌仪式在雨花台中学举行。该博物馆面积近400平方米,雨花石展品503件,化石标本110件,编写雨花石论文21篇和雨花石诗文100首。
5月5日,由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杭州日报余杭分社、杭州日报品牌策划有限公司主办、余杭区教育局协办的“爱我大运河”——2016年余杭区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为同学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大运河文化,内容包括“大运河畔是我家”——余杭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特展、“走近美丽大运河”文化大讲堂,发放《大运河畔是我家——余杭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宣传读本》、大运河(余杭段)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分...
5月4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将一场《青春壮歌——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七周年》演出带进中学校园,讲述“五四”始末。 鲁迅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北京第一五九中学等京城6所大中学校,徐悲鸿纪念馆、全国民航团委等4家单位共青团组织,及两家社区街道老年人协会被邀请参加演出,老中青三代人,通过朗诵、合唱、舞蹈、话剧等形式多样的表演,了解历史,学习和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4月29日上午,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内举行“美丽校园·放飞梦想”学生现场书画大赛,暨首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共计一百五十多名学生参加。大赛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用规定纸张进行现场创作,并利用自备工具,用富有童稚和创意的思维,描绘出自己眼中美丽的校园和缤纷的梦想。经过一个多小时激烈的角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跃然纸上。一张张个性飞扬的水粉画,一幅幅线条流畅的线描画都吸引了现场的...
日前,丹徒区召开第三届“新蕾杯”中小学生篆刻大赛颁奖大会,对60件优秀作品、8名优秀指导教师、8所学校进行表彰。 丹徒区从2012年起开展篆刻艺术进校园活动,区教育局联袂区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区文联有计划地组织“新蕾杯”中小学生篆刻大赛,至今已有三届。全区中小学把“篆刻艺术进校园”作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发展学校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积极打造丹徒教育的新亮点、新品牌。
学生参观文物图片 师生参观文物照片 近日,甘肃肃北县文化馆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让师生在校园内参观文物,猜知识趣味性于一体的蒙汉双语谜语,了解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据了解,近期“流动博物馆”还将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让更多的农牧民和居民了解肃北悠久的民族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