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灵山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及其成果发布会现场。张晓东摄 4月26日下午,四川阆中市举行灵山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及其成果发布会,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队队长、阆中灵山遗址考古发掘队负责人孙志彬,通报了灵山遗址考古发掘情况及其取得重要的考古成果,通过遗址文物的出土部件考证,专家和教授们一致认为,将阆中有据可考的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约3000年提早到距今4500至5000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灵宝贾村旧石器地点发现的人工石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三门峡地区一直被认为是古人类活动遗迹较为丰富的地区,近日这一地区的古人类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距今约100万年的石制品等人类活动遗存,大大提早了古人类在该地区活动的历史。 受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项目支持,2016年10月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赵清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
渑池上河曙猿化石遗址立碑仪式19日在河南省渑池县南村乡任村村上河组举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三门峡市等有关负责人共同为渑池上河曙猿化石遗址揭碑。这标志着4500万年前人类远祖起源地“锁定”河南渑池,从而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 渑池——垣曲盆地是中国古近纪地层和始新世哺乳动物群的首次发现地,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1916年6月发现。1985年至1994年间,中外科学家在...
近日,记者从会理县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获悉,成都市考古研究院、凉山州博物馆和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会理新发镇乐寨村马鞍子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 该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南北为山丘,东西各有一小河沟,西面窄东面开阔,形似马鞍。地表种植有大面积石榴树等经济作物,遗址内散落着大量的陶片。 为全面查明该遗址的情况,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勘探试掘。查明该遗址文化层...
为加强对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遗产价值研究、进一步推进保护工作,3月24日至25日,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小组办公室、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中山大学在广州联合主办“海上丝绸之路与人类文明进程”学术研讨会,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以“海上丝绸之路与人类文明进程”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城市发展”...
位于西安市东郊庭河东岸半坡村北的半坡博物馆是在半坡遗址上建成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近一组西安半坡博物馆史前人类做成的器皿“表情包”,引起了网友的围观。 “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队”日前就发布微博称:史前人类欢乐多……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些器具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上面仿制人形...
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在对嵊州市域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时,在嵊州崇仁杭绍台高速施工段附近,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距今至少十万年。这一发现,为探讨曹娥江流域史前人类的适应模式和生存行为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在嵊州崇仁镇安江村下安田自然村兰山庙南侧的网纹红土中,专家发现了一块旧石器时代的石核。随后,在安江村江村自然村大田山、赵马外寺山、钳口大坪岗等地的网纹红土中,又发现多...
网络配图 台媒称,古人类学关于现代人起源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非洲起源说,一种是多地区起源说。而根据美国《科学》杂志一篇最新研究的论文发现,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史前居民可能是当地人和欧洲古人类的后代。这发现挑战了学术界流行的中国古人类源自非洲的说法。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3月3日报道,河南许昌灵井遗址自2005年开始发掘,在出土2颗基本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之后,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首次发...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继嵊州小黄山遗址发掘后,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在对嵊州市域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时,又有惊喜发现:在嵊州崇仁杭绍台高速施工段附近,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距今至少十万年。这一发现,为探讨曹娥江流域史前人类的适应模式和生存行为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3月1日,在嵊州崇仁镇安江村下安田自然村兰山庙南侧的网纹红土中,专家们发现了一块旧石器时代的石核...
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二十三时三十四分,立春。 当天一大早,朋友圈便被“立春”两个字刷屏。有人引经据典、诗意盎然:“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出自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出自杜甫《立春》)有人信心百倍、祝福满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春’是温暖,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也有人心动不如“嘴”动,谈...
牛坡洞B洞图片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提供 第四期陶器 今年1月,2016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名列其中。这一重大发现,让贵州早期洞穴遗址第一具完整的古人类骨骼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直以来,贵州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尤其是洞穴考古发现和研究相对薄弱。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贵州省平坝县文物部门对区域内洞...
1月14日,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考古新发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关莹14日透露,他们在距今约1.6万年的马鞍山遗址发现了古人类使用石英砂岩制作的串珠装饰品,为研究中国北方宗教起源、美学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西水地村西南,属于虎头梁遗址群的一部分,距今约1.6万年。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2016年工作汇报会”于...
李民昌,现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研究馆员。男,汉族,1963年9月生,江苏东海人,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1986年6月入党,1987年参加工作。 1983至1987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专业学习;1987至2000年南京博物院考古部从事体质人类学和环境考古研究工作;2001至2004年历任南京博物院人事组织部副主任、主任;2004至2009年任江苏省文物...
12月31日上午,由浙江自然博物馆主办的“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20周年纪念展”开幕仪式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浙江自然博物馆举行。 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于1996年在杭州正式成立。该油画院是浙江自然博物馆所辖的一个学术研究部门,致力于以油画为媒介,用艺术的语言反映与表现自然,并对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的油画进行研究。 早在1985年,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浙江美术界联办了一场“水乡行”的专...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今年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中出土600余件石制品,对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石器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遗址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东约500米的山梁之上,因而得名“枫林遗址”。据调查,遗址分布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平均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东距长白山主峰约43公里。 经考古人员初步研究判断,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