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市民在镇江博物馆参观展览。连日来,镇博刚刚开展的“徐州圣旨博物馆馆藏圣旨精品展”及“普洱茶马文化风情展”,为炎炎夏日里的市民送上了一道历史文化大餐,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
7月19日,“向宜宾李庄捐赠抗战文物”仪式在建川博物馆举行,共计捐赠1672件文史资料和实物,充实宜宾李庄古镇的抗战文物收藏。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出席捐赠仪式。“这是建川博物馆建馆以来,单笔对外捐赠文史资料和实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包括调查上报抗战损失的资料(1941年)、考古报告(1942年)、同济大学使用过的刨子、当年运送国宝的木箱等。”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最重的实物是一件重达15吨的大铁锚...
发现铜剑的焦林义展示青铜剑,剑尖和剑刃依然锋利。 青铜剑长度45厘米,其中剑柄约8厘米。 7月19日清晨,城阳前桃林小区施工的工人在一个土堆前挖土时竟挖出了一把铜剑。当天中午,经过城阳区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初步鉴定为战国晚期的青铜剑。 7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前桃林小区的施工现场,在小区42号楼东侧,几个工人正在一个土堆旁筛沙土。据介绍,铜剑正是在这个土堆里发现的,发现铜剑的工人...
第一名:圆明园兔首、鼠首。 原属于中国清朝圆明园中十二生肖报时喷泉的一部分,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入侵时被劫,中国宣称拥有所有权。法国著名的商人及收藏家弗朗克斯?皮诺特(François Pinault)在2009年6月28日将青铜鼠首和兔首归还给了中国。关于鼠首和兔首,收藏君在7月10日推送的《除了法国归还的中国文物,谁是最难得的回归国宝遗珠?》一文中已做详细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翻看查阅。 ...
秦国第一大陵园秦西垂陵园近日经过再次发掘出土了20件西周晚期珍贵文物,这是继2006年“秦编钟”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7月14日,由国家文物局审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技术人员再次对甘肃礼县大堡子秦西垂陵园再次发掘,目前已出土了20件西周晚期陶器,为大堡子考古研究再添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正在清理现场的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裴建陇说:“时隔9年之后这里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发掘,今年我...
16日从郑和墓园文物保护管理所得知,江苏南京首次发现郑和墓文物实证——“咸阳世家”墓志碑,这是迄今第一件能证实郑和安葬在南京牛首山的文物实证。 关于郑和殁年葬地,史学界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郑和结束第七次下西洋后,于1435年回到南京,同年在南京逝世,葬于牛首山郑和墓。但因缺乏实证,学界对此一直存在质疑。此次发现的墓志碑年代是清代光绪甲申十年(1894年),该碑长1米多,宽近半米,上面提...
十年前,当我第一次接触瓷器修复时便想如果能不回窑,只用冷修便可恢复瓷质的成份结构就好了,五年前第一件使用冷修达到热修效果的修复件完成时,我有些不敢相信,两年过去了,我修复一件右一件,我确认,我做到冷修达到回窑的效果,硬度,结构,成份,与瓷一样。 瓷器修复,当需要修复的瓷器放在面前时,我会长时间的看,三天,五天或是更长,直到体会出当时工匠的心思。哪怕只体会出一点点。做为一名工匠首要的不是学习技巧,...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上午,甘肃省博物馆将迎来一批既熟悉又陌生的特殊的亲人,它们是即将展出的一组32件春秋时期的秦代金饰片。这批金饰片,出自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是研究秦代早期文化的珍贵文物。然而,这却是它们时隔20多年后,从法国漂洋过海,首次出现在国人的眼前。 这批珍贵文物的回归,到底经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从当年被盗到流失海外,再到法国归还,这20年间,究竟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日前,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赴浙江西湖老龙井接待中心(浙江西湖老龙井御茶园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普查信息采集工作。根据2014年专家组文物认定的结果,浙江西湖老龙井接待中心(浙江西湖老龙井御茶园有限公司)收藏的一件清龙首石雕件被认定登记为文物。下一步,省普查办将组织专家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离线审核,然后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进行报送。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为迎接北齐汉白玉佛首,2015年5月23日至8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台湾高雄佛陀纪念馆举办“河北省佛教文物展”。2016年3月,佛首与佛身将回归大陆,在北京举行仪式后入藏河北博物院。 迎接台湾高雄佛光山向大陆捐献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首,包括原陈列于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展展厅的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身等77件精美文物参加了“河北省佛教文物展”。 1998年,台湾的一位先生在海外见到一尊佛头,根据...
据媒体报道,近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的金饰片已悉数回到祖国。这些文物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遗址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被法国收藏者购买并捐赠给了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次大堡子山文物能够回归,也得益于中法两国政府友好协商与合作。 追回海外流失文物可采取多种方式。其中,多边国际条约、国际私法上的准据法确定和国际民事诉讼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
山东是历史名省,也是文物大省,文物界“人口普查”开展以来,全国掀起了文物普查登记高潮。明黄花梨圆角柜、唐三彩陶水盂、清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总图(局部)……随着山东省可移动文物普查活动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宝贝”被发现。日前,记者从山东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16日,山东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上共登录文物788182件/套,已登录文物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目前全省正以平均每天100...
追根溯源,寻找流失文物回归背后的故事,知悉国宝的前世今生。抱着这样的信念和目标,7月17日至19日,由中央媒体和省属媒体组成的32人“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记者团”来到回归文物的“出生地”——甘肃礼县大堡子遗址进行实地采访。今日,相关部门将举行回归文物移交仪式。与此同时,“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也将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以此欢迎国宝回家。有专家称,此次回归故乡的32件秦国金饰片在国内还有“...
秦公墓出土的金虎(曾流落法国)。资料照片大堡子山出土的鸱枭(曾流落法国)。资料照片大堡子山出土的蟠虺纹扁圆盉。资料照片 近日,通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7月20日,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在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并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另据了解,礼县大堡子山流失文物调查报告中显示,已知...
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近日联合发布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要求文物建筑毗邻区域和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扩建或搭建建(构)筑物、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 《规定》再次明确,文物建筑内严格控制使用明火。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室内外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保护措施。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要定期检查检测,确保使用安全。 《规定》指出,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严禁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