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省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厅联合向洛阳曹屯排鼓颁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后,村民学习排鼓的热情格外高涨。连日来,曹屯村群艺社组织曹屯排鼓第10代传人张德宽等老艺人,义务在龙泰小区开设排鼓学习班,由老艺人采取心手相传的传统方法,向小朋友传授表演排鼓的技巧和要领,使曹屯排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人民网甘肃视窗高台8月14日电 张掖市高台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从去年11月开始利用近八个月的时间对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胜利告捷。 2008年以来,该县立足非物质文化资源遗存状况,在重点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健全机构。在县内组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骨干人员培训班3期、普查培训班2期,培训普查工作人员17名,培训传...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应将甲骨文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在近日举行的“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大会暨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呼吁,为进一步加大甲骨文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希望有关部门把甲骨文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呼吁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赞同。 王宇信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
据在福建全省范围开展的木构廊桥文物资源调查,截至目前,福建发现不同类型的木构廊桥二百四十七座,其中贯木廊桥八十座,约为全国贯木廊桥总数的四分之三,主要集中在宁德、南平等地。其中宁德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已被中国文化部推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福建文物部门专家十四日在此间表示,这些古廊桥 (贯木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典型类型之一,大部分至...
怀宁县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并于日前正式公布了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该县普查人员深入到全县20个乡镇,广泛获取相关线索和资料,实地开展详细调查,初步完成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整理、建档和申报保护工作。目前,“孔雀东南飞传说”已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刘若宰传说、民间鸟形字、民间挑花绣花织花、竹编...
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我市开始部署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我市共有18个项目符合申报条件,根据申报要求,时间紧、任务重。 市文化局要求各县(市)、区文化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切实做好申报工作。要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明确具体承担申报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制...
昨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开始组织申报,即日起符合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单位即可向省文化厅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按照有关要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须是省政府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符合下列标准: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特...
通辽台包海霞 、通讯员刘浩淼报道:近日,扎鲁特版画跻身全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扎鲁特版画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作品先后在美国、前苏联、日本、蒙古、匈牙利等20个国家展出,在国内外展览中获金、银、铜牌和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上百余件。
罗布生的创作弥合了蒙古族文化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使当代人更易于理解古老的传统文化,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护中出现的难题。他对新人的培养更是竭尽全力,并在实践中探索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推进说唱理念的传播,人们更加重视这一古老的文化与艺术。 罗布生作为乌力格尔大师,不仅博闻强知,在浩如烟海的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心钻研,为...
琵琶声声迎奥运 琵琶起于唐朝,盛于江南,有“民乐之王”之称。然而,深处东北、设立县制仅百年的辽源市却被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民族管弦乐学会命名为“中国琵琶之乡”。 辽源之所以获得“中国琵琶之乡”美誉,因为辽源在国内琵琶界所取得的成就无人可及:每年考入国内重点音乐院校的琵琶专业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名来自辽源,特别是每年考入国内最高...
新华网银川8月13日电(记者曹健)宁夏回族自治区从今年6月开始尝试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贴标销售,希望通过产品孵化提升“非遗”产品的含金量,带动回族民俗技艺开发与传承。 自治区文化馆馆长靳宗伟介绍说,此次列入可贴标范围的主要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刺绣、回族服装、回族乐器、回族医术汤瓶八诊四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代表性强、工艺好、能较好传达文化信号等特点。 ...
“工程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是建国以来长城保护工程的典范和优秀样本。”8月12日上午,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山海关长城保护工程给予充分肯定,标志着国家实施长城保护工程的首批项目——山海关6000米长城保护工程顺利通过总体验收。 总投资2亿元的山海关长城保护工程,2006年8月正式启动,2008年7月竣工,历时2年抢救性修复,饱经沧桑的巨龙之首再显雄姿。 当日...
楚简帛书法艺术作品刘红英 摄 8月10日,为期一周的全国楚简帛书法作品展在湖北省博物馆落幕。楚简帛书法作品在国内首次大规模集体亮相,向公众揭开了两千多年前楚国文字的神秘面纱。此次楚简帛书法作品展暨楚简帛书法艺术研讨会于8月2日在武汉开幕,这也是全国首个以楚简帛书法艺术为专题的书法作品展和研讨会。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在出席楚简帛书法作品展开幕式时强调,楚简帛书法是楚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本...
为进一步完善《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召开了由水利、交通、规划、建设、国土、园林、环保等大运河申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地方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参加的专题会议,对保护规划进行评议。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长喜、市文管办副主任张萍萍出席会议。 6月下旬,在江苏省文物局召开运河沿线8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上,该市《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原则通过了省专家评审。在宿迁市...
记者昨天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该处近日已委托北京大学就“圆明园遗址申报世界遗产”进行前期论证,论证的内容涉及是否维持现状申遗等,相关论证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此前就圆明园如何申遗,社会各界就曾产生过不小争论,尤其是申遗时是维持现状还是恢复旧貌,这次也被列为论证的内容之一。圆明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圆明园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前期论证工作,将主要由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负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