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大运河(廊坊段)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8月29日河北省廊坊市专门召开《中国大运河(廊坊段)遗产保护规划》征求意见工作会。廊坊市水务局、廊坊市规划局、廊坊市交通局、廊坊市文化局、廊坊市文物管理处、香河县水务局、香河县规划局、香河县文体局等相关单位参加会议。会议由廊坊市文化局纪检组长刘吉祥主持。 会议听取了河北省大运河申遗规划组关于《中国大运河(廊坊段)遗产保护规划》工作汇报和主要内...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多项成果,到目前为止,通过申报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16项,北京市级3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6人,市级37人,区级140人(每项2人),在全市领先,形成了区域独特的文化品牌,被文化部评为了文化艺术之乡,有力推动了崇文区“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现代都市文化休闲区的建设。 崇文以“组织管理是保障、广泛普...
9月8日至10日,浙江省文物局在宁波主持召开大运河(宁波段、绍兴段)遗产保护规划省级论证会。国家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专家组部分成员,浙江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港航局、水利厅、文物局、旅游局等省级职能部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宁波、绍兴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参会。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主持。会议成立了以中国文化...
会前现场 国新办于9月14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介绍我国文化建设60年发展成就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据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逐渐拓宽,以《文物保护法》和《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为基础,保护体系日臻完善,国家自2006年起设立“文化遗产日”。 普查建档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民族民间10...
借“非遗”平台 热贡艺术焕新姿 汽车在隆务峡穿行,不时跃入眼帘的是热贡文化特色鲜明的壁画,这些以於菟、藏戏、唐卡等为主要内容的壁画无不在昭示,我们将要进入的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仁县。 初秋的阳光依旧热度不减,令远道而来的我们酷热难当;然而比这更热的,当属位于吾屯上村的黄南热贡画院内的气氛了。记者到来时,画院院长娘本正在专心致...
今天,天津文化信息网正式公示了第二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本市第二批非遗新入选项目66项,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9项。一批老字号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 为做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于年初下发了通知,部署全市的申报工作。各区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基础上,...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之际,缙云县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丽水市民艺家协会和缙云县老年大学剪纸研究会,合编了首期《仙都剪纸》特刊,向国庆献礼。 缙云剪纸艺术源于明末清初,约有300多年历史,在民间有着深厚的根基,尤其是以戏曲人物为题材、构思巧妙、风格独特的缙云戏曲剪纸,远近闻名。“缙云剪纸”于2007年被省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 《仙都剪纸》特刊对开四版,彩色套印,共收...
9月2日,河北省文物局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召开工业遗产专题调查工作汇报会。汇报会由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刘智敏主持。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副局长谢飞、石家庄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郝东恒出席会议。听取汇报的还有石家庄经济学院副书记张红保、副校长张伟良及学校学生处、团委、相关院系主要领导和省文物局部分近现代文物专家以及河北日报、河北青年报、燕赵晚报、燕赵都市报等新闻媒体的朋友。 为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9月7日,大运河遗产济宁段保护和申遗规划征求意见会在山东济宁香港大厦召开。会议由山东济宁市政府副秘书长莫成伟主持,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侯端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大运河济宁段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侯端敏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级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济宁文物工作的关心支持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工作项目组对《大运河遗产济宁段保护和申遗规划》付出...
金黔在线讯 记者昨日从黔东南文化部门获悉,在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黔东南州有39项53个保护点,在全国地市级中居第二位。 据介绍,黔东南境内有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66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个综合博物馆、4个专题博物馆、9个陈列室、两个国际生态博物馆;有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6个省级民族文化村寨。
近日从省文化厅传来消息,槐泗镇申报的隋炀帝传说经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隋炀帝的传说流传甚广,槐泗镇凭借坐落于境内隋炀帝陵的优势,组织整理隋炀帝传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隋炀帝传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槐泗镇打造隋炀帝陵旅游风景区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日,云南省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弥渡民歌等124项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佤族神话史诗《司岗里》等9个项目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据悉,此次我省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13种类别,共124项。值得关注的是,濒危语言文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两大类别是我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根据我...
9月2日至4日,浙江省文物局在杭州主持召开大运河(杭州段、嘉兴段、湖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省级论证会。国家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委员会和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专家组部分成员,浙江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港航局、水利厅、文物局、旅游局等省级职能部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杭州、嘉兴、湖州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参会。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主持。会议成立了以...
内蒙台记者额尔德尼巴彦淖尔台记者王丽萍报道:九月六日,巴彦淖尔市举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庆祝自治区第五个“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 在宣传活动上,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观看。舞蹈《草原的祝福》、爬山调《富了咱后套人》、乌拉特民歌《鸿雁》、二人台对唱《走西口》,一个个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节目,不仅让群众看得津津有味,也集中展现了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
世界纺织品中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蚕桑丝绸织物已极为少见,香云纱是其中之一。9月1日,“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广东省正在积极加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香云纱是一种用两广特产“薯莨”汁液和珠三角特有的河泥对原料进行染色制作而成的真丝绸面料,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