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一任社长吴昌硕作品——西泠印社中人 第四任社长沙孟海作品——手抄八千卷楼 9月30日,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传来好消息,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篆刻”,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杭州首个进入《名录》的项目,也是西泠印社继国家级社团、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级非物质...
本报威海10月19日讯日前,山东省政府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记者从威海市文化局了解到,此次威海市又有10项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其中《胶东花饽饽习俗》等九项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渔号(荣成渔民号子)》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据了解,此次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九项分别为《威海剪纸》、《威海锡镶技艺》...
一则“上海将新增四个历史风貌保护区,石库门弄堂被纳入”的新闻,让人且惊且喜:上海终于要成片保护石库门了。 尘满面、鬓如霜的上海里弄,大部分自抗战以后就未有修缮,为上海人遮风蔽雨近一个世纪,自己却无力抵抗改造激浪,一直在“拆”字圈中战战兢兢,如今总算戴上了“保”字礼帽,可以舒展一下皱纹里的笑容了。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已...
近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在江苏扬州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财政部、国土部、交通部、水利部、南水北调办公室等国家相关部门代表、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分管副市长以及各省市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谢正义致欢迎辞,副市长董玉海对大运河扬州段保护和申遗工作情况做了汇报。 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总体安排等做...
莫高窟第249窟,展示西魏时期的佛教艺术不断中国化。(《人民画报》总第627期,2000年第9期) 艺术宝库莫高窟也将被“复制”了。今年“十一”期间,敦煌莫高窟单日接待量最高达到5300多人。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旅游压力,敦煌研究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拟投资2.6亿元人民币建设虚拟莫高窟暨游客服务中心,以缓解大量游客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如端午节、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甘肃花儿、篆刻、剪纸、妈祖信俗等22个项目。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资源,是人类的无价之财富。(据10月5日《新京报》) 我国列入世...
作为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遗产在中国”摄影展、中国剪纸展和木版水印展10月9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公共图书馆同时开幕。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温振顺在开幕式上致辞说,西方了解中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中国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的众多活动是极好的契机,“在书展开幕前,这次三个展览同时向市民开放,我诚挚地邀请德国朋友们前来参观̶...
记者今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今年“十一”期间,敦煌莫高窟单日接待量最高达到五千三百多人。景点的游客多是值得庆贺之事,但这亦给莫高窟保护带来日益严峻的负面影响。 据介绍,一九七九年莫高窟正式开放后,游客呈不断增加趋势,目前前来参观莫高窟的团队预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三。有关专家称,游客是造成洞窟内微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开放洞窟致壁画病害发展速度加快。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旅...
首届“中华吟诵周”大型系列活动十二日在此间举行。香港、台湾等地和韩国、日本等国的吟诵团体与数百位中华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共同交流表演,谱写了一曲“吟诵经典,爱我中华”的新华章。 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方式创作,也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很多国家中,吟诵汉诗的...
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汉族剪纸是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使这一民间技艺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官渡区文化馆和小板桥街道办近日联合举办了一期民间剪纸传习班,开全市“非物”保护先河。 本次民间剪纸传习班,聘请83岁高龄的云南省民间美术传承人罗竹香传授汉族剪纸技艺,这位六代家传的老艺人12岁跟随母亲学习剪纸,至今从事民间剪纸已70余年,熟练掌握传统汉族民...
中心协办的凌源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览在该市文体局楼下举行。 该展览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为契机,以“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为宣传主题,通过布置10个宣传展板,发放《凌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的通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宣传单、出动《文物保护法》宣传车等形式强化宣传,充分展现了该市物...
日前,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有十大类111个项目入围。根河市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神话、民间音乐、萨满舞、撮罗子和鄂温克狩猎民族传统医药位列其中。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为使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发展,根河市努力在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上下功夫,积极组织文艺团体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挖掘艺术创作的源泉,创作出了《驯鹿小道》、《敖鲁古雅小夜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绝,亟...
昨天,新华社香港分社发布了粤港澳联合申报的“粤剧”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记者马上采访了广东方面具体负责落实“粤剧申遗”各项申报事宜的广州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负责人黄斌。 粤港澳达成合作共识 黄斌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粤港澳三地联席召开的三地文化合作会议上,就达成三地合作申遗“粤剧”的共识,并签署了《粤港澳艺文合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