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人民网西宁12月7日电,青海省考古人员在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湖首次发现青铜时代遗址。专家认为,这一发现证明了在3000余年前,茶卡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为研究当时人类如何利用盐和盐湖提供了珍贵史料,也为青海省海西地区的史前考古学增添了新的资料。 考古人员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莫哈特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塔拉村的一处坡地上,东西宽500米,南北长900米,面积约...
甘肃临潭齐家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两座墓葬共用一个坟茔,为3000多年前古人堆积坟茔习俗增添新证据。 记者从刚刚结束的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现场了解到,在今年发掘的280座墓葬中,考古人员又发现了4座堆积坟茔的墓葬,其中两座墓葬共用一个坟茔。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毛瑞林介绍,今年发现的4座堆积坟茔的墓葬,坟茔都用黄土堆积,其中两个比较特别,一个是两座墓葬共用一个坟茔,...
位于阴山地区的乌拉特中旗再次发现约500幅青铜器时代磨刻岩画,其中包括两幅罕见的交媾图案。 “这是继今年10月在海流图镇西日楚鲁嘎查境内发现逾400幅岩画后的又一次发现,目前这一地区的岩画总量将近千幅,分布在约5平方公里的山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站站长刘斌说,“最终准确数量要待明年春天气候条件允许时再进行清查确定。” 刘斌说:&...
图坦卡蒙的真实面目 2005年,在科学家的多年努力下,他们使用CT技术对这具木乃伊尸体进行扫描,成功地将这位年轻法老的相貌进行了还原。原来这是一位年轻英俊的法老王,同时,科学家在进行CT扫描时还揭示了图坦卡蒙的死亡原因,图坦卡蒙生前左腿曾发生骨折,创口很快发生腐烂感染,最终导致这位年仅19岁的法老早年死亡。 图坦卡蒙法老喜欢喝红葡萄 图坦卡蒙是埃及第18位法老王,公元前1...
一座三国东吴时期的大型穹窿顶砖室墓葬,经鄂州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后,昨日与媒体记者“见面”。鄂州市博物馆文物专家称,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墓主身份,但其身份应与鄂城东吴孙将军墓的墓主人身份相当,为孙吴宗室重要成员或相当于将军级别的显赫人物。其奇特的建筑结构,在三国六朝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也是国内三国六朝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 该墓位于鄂州城区西南约3公里的杜山镇程操湾南侧的一处...
近日,我省考古工作者在房县谷竹高速公路18标段军店镇,发现一古代遗存,约40000平方米,包括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东周文化、西汉墓群以及东汉墓群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还发现一座罕见的东汉时期三人合葬墓,令人称奇。 据考古工作者陈安宁介绍,一个月前,谷竹高速建设工地在开挖山体时发现一座墓葬,考古工作者赶赴现场,初步断定属早期墓地,立即展开发掘。 发掘过程中,发现一汉代时期的三人合葬砖石墓...
罗山多:我是城市忍者我不怕,去任何地方 我都要带照相机 罗山多愿意冒这些风险,他把自己比作精通于攀爬艺术的“城市忍者”。 罗山多说,一直以来,他都喜欢高处。他的父母亲是传教士,当他们跑到拉美国家秘鲁、智利和厄瓜多尔,试图改变当地人的信仰时,3岁的罗山多就在附近的丛林里爬树了。后来,罗山多长到5岁,他们搬回了祖国波多黎各。罗山多发现,故乡教堂的屋顶很高,站在上面远望,是一...
首都金融业的年度盛会——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11月4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十大展区的800多个展位聚集了来自金融、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各个投资理财行业的金融机构。而在10号展馆显眼的位置,艺术大师吴冠中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理财能手的目光,4日下午3时,由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主办的“吴冠中艺术展”举行了开幕式,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总裁李大钧和金博会...
图为窑堂口。 昨日(11月30日)上午,记者在(湖北武汉)新洲区辛冲镇杨铺村杨家湾前看到七座明代的官窑口,该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紧张勘察,在一些出土的青砖上,清晰可见“刘伯温监造”字样。 据新洲区博物馆馆长谢新明介绍,这次发现的明代七座古窑址,是全国第三批文物普查的重大发现之一,古窑保存较为完好,呈菱形分布,窑堂口为圆形,直径3.5米,壁宽2.5厘米,深50厘米。 据介...
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晴隆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地下文物调查工作中,新发现8处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经省考古专家对采集到的石器、陶片和动物碎骨化石样本作初步鉴定,这些石器大约是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这标志着晴隆县境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万年以前。 前不久,在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由晴隆县文体广电局工作人员组成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组,对县域境内的地下文...
近日,安康历史博物馆考古队配合市政建设,抢救清理了汉代砖室墓一座,出土了各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一组保存基本完整的陶俑,个个栩栩如生,十分珍贵。 此外,这次还出土有陶罐、陶鼎、陶灶、博山炉、支座、五铢钱币等生活用品20余件,以及青铜器、车马器、伞弓帽、骨环等礼仪用品若干。安康历史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说,此次考古发现获取了重要的历史材料,也丰富了博物馆的藏品。 ...
清墓发掘现场 重庆市考古所供图 重庆沙坪坝小龙坎后山坡康宁村社区面向公路一侧的斜山坡上发现一座清代古墓。碑楼残高3米多,由3块墓碑和八字形挡墙、飞檐、浮雕装饰组成。由于长期烟熏火燎,碑楼上半部已是一片漆黑,碑上的浮雕大多模糊不清。 今年3月,沙坪坝区文广新局得知小龙坎后山坡大批危旧房即将拆除,立即上报市文物局,停止了古墓周边的施工。7月,市考古所对这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
11月8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博士等考古专家,在道县乐福堂乡塘碑村的后背山岩洞中发现了大批动物化石和疑为早期人类用火所产生的燃烧证据。据专家初步推断,这些化石为“更新世时期”至少是一万年以前或更早时代的动物,目前这些化石正进行质谱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而永州最早古人类遗址或将被刷新。 塘碑村后背山岩洞发现大批动物化石与疑是人类燃烧证据 据刘武博士,他们根据道县文...
李丰收展示捡到的化石 本报记者 李晖 摄 陕西高陵农民李丰收在渭河河道捕鱼时,发现了一块奇异的动物头部化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看过照片后称,这是一块水牛化石,距今有几万年历史。 11月30日下午,高陵县泾河工业园米家岩村村民李丰收到渭河河道撒网捕鱼发现了这块石头。 昨日记者在李丰收家看到,这块化石呈黄白相间的颜色,约60厘米长,18厘米宽,厚约10厘米。两个犄角非常显眼,一个犄角足有2...
考古学家利用激光脉冲,为一尊破碎的阿兹特克大地女神石像生成了绿色的三维图像。在靠近石像头部的一口竖井里,安放着六批祭神的器物。 5月份, 30名技术人员加上两台起重机用了15个小时,把裂成了四大块、重达12吨的大地女神特拉尔泰库特利的石像,从发掘现场搬到了150米外的新家——墨西哥城大神庙博物馆。经过两年半的修复,这尊安山岩石雕已展露出土黄、红、蓝、白和黑等本来颜色,但中间缺失的那块却一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