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15日发布消息称,最近科考表明,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从罗布泊湖心剖面的磁化率、粒度和微量元素及微体古生物化石的不同,可将近万年罗布泊环境变化划分出8个阶段,其中在3400-2200年,为罗布泊演化过程中一次重要干涸事件,当时东西湖全部干涸,形成了小河墓地与楼兰古城之间人类活动的缺失。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夏训诚称,近期诸多科考专...
江西上饶市玉山县怀玉乡境内发现明代古窑址群,经过考古专家一个多月的勘查,发现13座古代窑炉,遗址剖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考古专家认定,这个结构独特的明代窑群,是江西砖瓦窑的首次重大考古发现。 古窑址群位于玉山县怀玉乡马路村一处名为塔山德山坡上,高出周边水田约10米,窑业堆积厚度最深达3米。据悉,遗址出土了罐、陶质的纺铜镜等,还有少量的日用生活用具。这些窑炉均保存完好,包括窑顶、焚口、火膛、火路、烟道...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5日报道,一家中国公司在阿富汗中部地区的Mes Aynak铜矿开采时意外发现一座建在古丝绸之路上的2600年前的佛教寺庙,成为又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介绍说,这座佛教寺庙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南部30公里处,于今年5月被发现,但直到日前才对外发布消息。这座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佛教寺庙里有数座舍利塔、150尊大大小小的佛教雕像,还有装饰着黄金和钱币的多彩壁画。 ...
日前,由省考古研究所、晋中市文物局、榆社县文物局组成的考古队对山西境内平榆高速公路拟建范围内的地下文物进行了保护性发掘。这次发掘在榆社河洼村发现了东汉时期墓葬,出土了十分罕见的色彩鲜艳的陶胎漆器,为研究当地漆的成分及制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据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畅红霞称,河洼一号墓葬形制、随葬品特征均与朔县东汉墓晚期墓一致,其年代亦当在东汉晚期。尤为难得的是此墓出土的色彩鲜艳的陶胎漆器。...
日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厦门大学考古专家对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进一步考古发掘,经过对遗址近半个月的发掘,又有新的发现。 老虎墩遗址位于靖安县高湖镇中港村邓家自然村东侧水稻田中,是一处土墩类型的古文化遗址。自去年10月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家及靖安县博物馆对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后,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所发掘的祭祀广场和数十座墓葬是史前...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 永泰嵩口发现大量罕见文物 其中南宋“石马槽王”、清代牛皮大鼓以及永禁溺女碑均被列入国家文物地图集 本报记者 陈颖旭/文 李剑准/图 实习生 黄玉媛 宁静的深山中,是谁留下了一个个巨大的石马槽?明末清初的牛皮大鼓,历经三百多年岁月洗礼,为何鼓声仍旧声震云霄?小小的古渡口,为何林立着大大小小奇怪的石碑…… 日前,在结束不久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州永泰...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立项的2010年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新发现3个旧石器时代新地点。 3处新地点位于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约1-1.5公里的李井村一带,面积约4万平方米,约是已知灵井“许昌人”遗址面积的3倍,时代和“许昌人”遗址相当。 今年春天,考古队开挖8个探井,加上村民挖井露出的剖面,共有10多个地点能观察到地下层位。剖面显示,...
陪葬儿童木乃伊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报道,秘鲁考古学家10月20日宣布,他们在首都利马附近的胡亚卡普拉纳(HuacaPucllana)遗址地的墓穴中发掘出4具历史长达1150年之久的木乃伊,这一发现为重建瓦里人墓葬群提供了重要依据。 1.陪葬儿童木乃伊 据胡亚卡普拉纳(HuacaPucllana)考古遗址地发掘工作负责人伊莎贝拉-弗洛伦斯-伊斯佩诺萨介绍,这4具木乃伊分别属于一个成年女...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机构专家通过对法国南部纳尔博纳地区的挖掘,发现了古代港口遗址,这再次证明纳尔博纳在罗马帝国时代曾是一座繁华的港口城市。 公报称,纳尔博纳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时期第二大港口城市,其规模仅次于奥斯蒂。多年来,不少考古学家来到这里,希望发现更多的遗迹予以证实。2010年夏季,科研中心的一支考古队在科琳娜·桑切斯的带领下对纳尔博纳进行了勘察,并选择两处地点开始挖掘工作,结...
日前,省考古研究所、云冈石窟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云冈石窟窟顶发现了一个北魏寺庙遗址。 经初步发掘,这一塔院式建筑遗址分现代层、明清层、辽金层和北魏文化层四层。北魏层残存一组比较完整的寺庙遗迹,出土的遗物主要是北魏的建筑材料,另外还发现一些石质佛像和供养人残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它的发现对恢复云冈当时的一些布局,了解它的范围、了解它的结构都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们可以更清楚...
四川省邻水县“三普”办自接到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举办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的通知》后,迅速聘请省市专家及组织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全国百大新发现申报工作中。并从普查登记的61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中科学遴选了极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汤巴丘民居群”、“李舒锦墓”、“喻家湾黄喻氏合葬墓”等3处文物申...
总长24公里的汉代长城遗址近日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沙漠里被考古人员发现。 这是当地刚刚结束的早期长城田野调查成果之一,加上新发现,金塔县境内的汉长城遗址达到了320公里。 参与长城调查的金塔县博物馆副馆长陶玉乐介绍,这段汉长城是在位于金塔县靠近玉门市的沙漠里被发现的,从残存的长城遗址看,城墙是用砂石加红柳夯筑而成,两千年后,整体形态和走势依然清晰,其中一半保存较好,墙体最高处约2米,宽约1米。...
近日,四川广安宏达有限责任公司在四川广元万源农村路网12号道路施工中发现古墓葬群。利州区文物部门及时对古墓进行了勘察和清理。古墓为宋代石室墓,共5座,座东南朝西北,呈半月状分布,似家族墓地。出土器物有梅瓶、广元窑黑釉双耳罐、青釉香炉、酒具、买地券、钱币等十余件精美文物,买地券记录的年号为淳熙十五年(南宋,公元1188年)。该墓地对研究宋代当地经济、丧葬习俗、墓葬形制有较高价值。(四川省广元市文化局...
颇受瞩目的湖南高砂脊遗址考古发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4日对外透露,到目前为止,发掘面积约达3000平方米,已完成该遗址地势较高部分的发掘,主要收获是发现了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墓葬60多座,出土陶器、铜器、瓷器、玉器、墓志等一批珍贵文物。 高砂脊遗址位于湖南省望城县高塘岭镇胜利村高砂脊组,湖南两大水系沩水与湘江的交汇处,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2010年,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
11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中,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又新发现3个旧石器时代新地点。有关考古专家称,这次考古调查成果说明,灵井“许昌人”遗址周围存在有较多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新发现的地点与“许昌人”遗址相比,更符合古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不排除是“许昌人”的居住地的可能性。 据许昌灵井考古队领队李占扬研究员介绍说,发现的3处新地点位于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