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1日从重庆市考古所获悉,当地发现一处距今700余年的南宋衙署遗址。据称,该遗址是重庆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最大的宋代建筑遗存。为保证遗址完整性,该地区将原址修建重庆南宋衙署遗址考古遗址公园。 11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正在进行该遗址的户外考古工作。据悉,2010年3月,重庆渝中区文物管理所在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附近发现了该遗址。经相关专家研究论证,该遗址为南宋抗蒙指挥官余玠帅府所在地,与宋末抗...
五华西汉长乐台重启考古首次发现战国时期纹绳瓦 考古专家认为沿此线索 五华县委、县政府将西汉赵佗行宫长乐台的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列为“名城”建设的重点项目,经本报独家率先报道后,被荆蓁乔木湮没了20年的长乐台建筑遗址重新进入了世人视线,并引起了国内众多考古专家和文化部门的强烈关注。 经过近2个月紧张筹备,1月7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一行5人顶着寒风冷雨正式进入西汉长乐...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一直备受注目,昨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考古学论坛上,“201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首次公之于众。据介绍,201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山西翼城县西周“霸伯”墓地、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广东“南澳Ⅰ号&...
图为考古现场经过70余天的考古发掘,近日,在慈城大东门考古区域,建于明代的古城墙、护城河、水门、瓮城遗址等大量的历史遗迹被发掘,为研究中国古代县城建制提供了实物资料和历史信息。慈城第三次考古发掘据专家介绍,此前对慈城的考古发掘已进行了两次,分别是2007年的太阳殿路,2009年的小东门、安定桥的考古发掘,这两处目前已经修复完成、恢复原貌,此次进行的是慈城大东门区域考古发掘。据此次考古发掘领队、市文...
中新网苏州1月11日电 今天,记者从苏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知,继上半年发现苏州木渎春秋城址南北城墙之后,下半年东西城墙也初步确定,从目前已知的南、北、东、西城墙遗迹来看,这是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具有都邑性质的最大城址。考古专家表示,从目前考证的情况来看,不排除其即伍子胥所建阖闾大城的可能性。作为吴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吴国的都城和王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锡大动干戈地要“保护...
江西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湾里二中后方的土坡上发现一座汉代古墓。1月10日,南昌市博物馆组织民工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10日下午,中新网记者在现场看到,古墓的洞口已经被挖开,里面盖满淤泥,古墓内还长满了树根。古墓高约2米,呈拱形状,墓砖堆积整齐,墓砖正面有几何形图案。 南昌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德林介绍说,从整个墓的形制和出土的墓砖来判断,该古墓应该是东汉时期所建,距今约1800至2000年,墓主应该...
记者10日从湖南省文物局获悉,岳阳市捕捞队近日在洞庭湖月山水域进行作业时,打捞到两尊明末清初铸铁大炮,重350斤,长1.18米。 发现该物后,两名打捞队员李木森、毛燕彪立即上报文物部门。经专家考证,这两尊大炮系吴三桂时期所铸大炮,重350斤,长1.18米,最宽处直径为26.5厘米,中径20厘米,在大炮中部刻有铭文“周二年铸 重350斤”。表面锈蚀严重,其中一尊缺一耳。根据...
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墓不仅被盗掘且被放火烧过,随后发现其家族的十余座墓葬均被盗过,记者昨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终于发现了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 14座墓葬仅一座未被盗 张安世家族墓于2008年被省考古研究院发掘,然而考古工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墓葬均被盗过。发掘了3年,张安世和其子孙的墓葬已发现14座,近日考古工作者终于欣喜地发现张安世一位后代的夫人墓未被盗过,目前这座墓墓门已...
埃及文化部9日宣布,考古人员近日在埃及南部卢克索发现了距今约3400年的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及王后双人雕像的6块残片。它们将被运到开罗的埃及博物馆,与馆内展示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及王后雕像主体拼接。 这6块残片是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一处工地发现的,包括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右胸、右腿和部分王冠,以及泰伊王后的腿部、左臂和脚部。 阿蒙霍特普三世及王后雕像1889年出土,由法国考古学家奥古斯特·...
近两个月来,我市考古人员连续在月明苑建筑工地——马山考古现场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本网也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今天(1月10日)下午,记者再次赶赴考古现场时,考古人员正冒着凛冽的寒风对一座古墓葬进行清理挖掘。同时与世人见面的还有一批陪葬品,打磨光滑的陶豆、陶鼎、陶杯、陶勺……考古人员惊喜万分:“初步判断这座古墓为战国时期墓葬。从墓葬的形制看,这是一座‘三...
12月30日,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和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评选工作结束。评选出以苗族加榜梯田、茅台酒厂历史建筑群为代表的15处重要新发现和以苗族高要梯田、红阳苗民起义营寨遗址为代表的重要新发现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根据国家三普办《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关于举办以“第三次全国文...
据官方媒体9日报道,山西省考古人员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顶部发掘一处北魏寺庙遗址。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了解,这次出土的遗物主要是北魏建筑材料,残瓦最多,其中板瓦块大约为180000块,筒瓦块约为30000块...
记者日前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获悉,该县境内发现60余处汉代烽燧,为研究汉代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提供了实物资料。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在汉代是匈奴的进出之地,新发现的汉代烽燧是当地在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文物普查人员对这些烽燧一一进行了调查和确认。 参与现场调查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赛依吉尔格力介绍,这些汉代烽燧主要分布于党河中游、疏勒河上游及马鬃山地区。其中位于马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