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连日来,省委副书记李军深入调研特色文化发展。他指出,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铆足劲头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提升贵州文化发展核心竞争力。 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国家级名录列全国第七位。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实现从“非遗”大省向“非遗”强省转变?1月6日、15日,李军先后两次邀请宣传文化系统、文化企业负责人,侗族大歌传承人、歌师、整理者以及民族民俗文化学者、“非遗”工作管理人员讨论研...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有关的物品和劳动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在与大自然的相互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不断传承、创新和积淀的成果,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
李岐山在院中吹唢呐 本报记者高羽珑摄 戴一顶时尚的帽子,鼻子上架着一副白框眼镜,眼前的老人怎么看也不像是吹唢呐的,要不是脸上的皱纹和粗糙的手指,69岁的米脂人李岐山倒像是退休干部。可一吹起唢呐,高亢悠扬、多变复杂的曲风,不由得让人钦佩。 “我父亲就是一把好吹手,而我天生就是这块料。”15岁时,李岐山拿起父亲的唢呐一吹,竟然成了曲。而今54年过去了,凭借把唢呐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文明的精华,有着重要的意义。昨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审议修改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等规范了义务和权利,其中指出,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履行相应义务,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传承人资格。 《条例》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有这些权利:对保护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合理利用;依...
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而居于中国西南一隅的贵州省,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民族特色,成为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而如今,这里也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非遗项目的挑战。下面请听本台记者聂舒翼的详细报道。 走进水族马尾绣省级传承人宋水仙的店面,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小型的马尾绣制品博物馆。这里展示着宋水仙多年来收藏的各种马尾绣制品,包括马尾绣背带、绣花...
8月26日,记者在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了解到,为满足青海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日前,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正式成立。 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张立新介绍,由于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科学的保护,所以必须要通过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非遗保护中心去引领,从而起到审核、保护的作用。 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的...
8月22日,记者在沈阳全运村了解到,全运村运动员村中心地段设立了文化驿站,站内设有“民俗趣赏”等主题空间,沈阳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将在文化驿站内向人们展示极具东北特色的民俗文化,其中有初春枝满族民间剪纸、面人汤技艺和胡魁章制笔工艺、何晓霞辽绣技艺、张氏葫芦雕刻技艺和李氏民间掐褶纸技艺等,让入住全运村的“村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古阳关镇如今已经被埋在十米沙土之下。 有着丰富历史遗迹、文物资源的地区如何进行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近年来,这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单纯学理性的探究,恐怕不能涵盖一切。 对长安文化溯源的本质,是梳理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达到对历史文脉的深度认知,增强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回望长安,要从丝绸之路、历史的角度,审视长安的辉煌。本次西咸新区重走丝路的活动,则让我们有了一些非常直观的收获。 西咸新区丝路溯源活...
6月29日,桂林市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西桂剧、彩调、文场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基地日前正式落户桂林。据悉,桂林科苑生态自然艺术博物馆作为传承基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桂剧、彩调、文场自治区级传承人的加盟。 桂剧、彩调和文场是流传在桂北地区的民间戏剧及曲艺,像《王三打鸟》等一批经典曲目深受桂林人民喜爱。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桂林科苑生态自然艺术博物馆不断...
除了有自己的唐卡学校,教授来自各地的学生掌握唐卡绘画技艺,藏族唐卡勉萨派代表性传承人罗布斯达不久前还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日前从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像罗布斯达的做法一样,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正逐渐突破传统,呈现多元化发展。 “过去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R...
“民间古村落保护迫在眉睫!我省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政策却落实不到位,导致不少古建筑损坏严重。”经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浙江农林大学大二学生吴颖颖和她的同学们,对古村落文化保护的迫切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申遗之风风靡大江南北,如何保护民间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浙江农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却发现,虽社会各界考虑最多...
浙农林大学生呼吁:民间古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民间古村落保护迫在眉睫!我省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政策却落实不到位,导致不少古建筑损坏严重。”经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浙江农林大学大二学生吴颖颖和她的同学们,对古村落文化保护的迫切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申遗之风风靡大江南北,如何保护民间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浙江农林大学...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我们千姿万态的古村落。在不断积淀中形成的古村落,不仅形态缤纷,而且蕴含深厚,各具性情。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每个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古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不仅有精美和独特的建筑与大量珍贵的物质遗产,还有那一方水土创造的口头与无形的文化遗存,如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手艺、民俗,以及民间传说、歌谣。它最直接体现中...
2012年4月11日,中国首届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在贵州省黔西县杜鹃广场举行,与此同时,规划投资7.5亿的彝族文化遗址黔西“水西古城”,水西博物馆、古驿道、古城门、古街区、彝族文化风情酒店开工建设。 我国彝族以贵州、云南、四川为主要聚居区,目前总人口800万以上,因其历史文化的久远与自主传承,获得国家认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上千项。为让更...
日前,中共陕西省委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陕西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定》中实施建设文化强省“八大工程”,其中包括“文化遗产传承工程”。 《意见》指出,文化遗产传承工程就是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