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故宫养心殿启动百余年来首次大修。无论是神秘的“镇宅”彩绘宝匣,还是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对“研究性保护”的解说,都再次引起外界好奇关注。文物保护这一专业性极强的话题,因而得到了一次有趣也有效的普及。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代代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往往都曾跨越漫长岁月,躲过无数浩劫。因朝代更迭、兵燹战乱而流散的书画典籍、工艺精品,不计其数。即便进入现代社会,文物也未能远...
为弘扬龙华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指导下,徐汇区旅游局、徐汇区文化局、龙华街道办事处、龙华古寺联合主办,上海非遗保护协会、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联合承办的桃花塔影江南风--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华系列)研讨会4日于此间举行。运用“千年龙华民俗大讲坛”这一平台,通过组织专家进行研讨的形式,深入挖掘龙华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展现龙华地区民俗,...
近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先后在京举办两场青年学者沙龙,就文化遗产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展开讨论。 活态遗产如何发挥社会价值 如何让活态遗产在当代社会中持续发挥社会价值,一直是文化遗产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幸长期扎根基层开展...
“由于网上的订购量太多了,我们加工不出来,只得于半月前暂停接受用户的订购,大概从3月中下旬开始重新开启网上订购销售通道。”3月7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昌布鞋”的传承人赖淑芳高兴地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的信心更足了!”赖淑芳说,“唐昌布鞋”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成为当地一项产业。现在,数十位残疾人士也已完成技术培训,很快将加入“唐昌布鞋”的生产。此外,还将在镇上开设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为...
“说起南剧,在我们鹤峰可以说历史悠久,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我陪伴着它经过了这么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如今重登舞台,我心里无比的高兴!”南剧老艺人牟炳菊说。 76岁的牟炳菊老人祖籍湖北利川,9岁时就开始学戏,57年的时候被组织安排调到鹤峰南剧团工作,从此在鹤峰安家,开始了她与南剧荣辱相伴的岁月,在老人心里,南剧如同她的生命,只要她活着,就要把南剧一直传承下去。 2017年12月...
刘亚明是绳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近,她在永宁县木兰村办了一个培训班,为村里的妇女教授手工艺品的制作技巧。 据刘亚明介绍,培训班去年12月开课,上课的七八十人全是家庭贫困人员。刘亚明说,这次主要教授学员进行汽车用品手工制作,让农户们学了手艺也赚了钱。 近年来,永宁县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局联合永宁县扶贫办公室,一直在尝试通过对农闲时的剩余劳动力的再开发,以增加村民的收入。2017...
2017年11月10日,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水墨聚焦"唐卡艺术展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副总干事埃里克,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法国华侨华人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各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代表及法国文化艺术界400多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精美绝伦的唐卡展品。 ...
记者25日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山东省级财政近日结合中央资金统筹安排2240万元,支持全省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山东琴书、德州扒鸡制作技艺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和工艺传承振兴。 据介绍,山东省财政近日安排资金775万元,用于开展山东琴书、五音戏、秧歌、皮影戏等艺术保护传承、展示推广活动;安排资金330万元,用于琉璃烧制工艺、高密扑灰年画、德州扒鸡制作技艺、滨州剪纸等传统工艺振兴...
“我叫黄香,学堂归家,谨遵先生教训,口而诵读,心而记:弟子规 圣人训……”17日下午6点,金陵寺社区皮影传习中心演艺馆,来自市实验小学的5名学生正在排练皮影戏《弟子规》。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台词。而后,孩子们又来到白色的幕布后面,手持竹棍,操纵皮影人物。市实验小学老师王静和皮影传习中心演艺馆的老师们则在一旁指导。 王静说,在看到关于皮影戏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新...
30日,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协商建言。市政协主席綦远方主持会议。副市长贾丽娜、市政协副主席张宝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秘书长蔡延斌出席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我市部分“非遗”项目展览,并观看了项目传承人的现场演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市政协2017年协商工作计划的议题之一。市政协文教委组织委员、专家历时近5个月,实地踏查了我市10个...
网络配图 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刚刚过去,但这一特殊日子引发的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热情,仍在山东曲阜持续升温。 “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一系列特色宣教活动的影响,近期以‘三孔’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景区参观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在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互动的热心观众也越来越多……”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孔德铭告诉记者,如何有效保护和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儒家遗产,使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6月5日,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来到东城实验中学万源校区,4名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现场表演了云峰剪纸、盐亭糖画、剑门手杖、渔河刺绣等传统工艺,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欢呼。 自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配合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5日、6日分别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激发学生与市民对传统文化的...
75岁老人黄华清(左二)和他的善书班。 善书表演者说:善书弘扬的是善行美德,这么好的东西,我要让大家都知道。 29日,75岁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善书代表性传承人”黄华清留在家里,对善书进行创编、收集和整理。除了进行传统表演外,闲暇时候,他便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创作,并且自费将所创作出来的善书装订成册。无论到哪里表演,他都要免费向群众进行发放。数十年来,他共送编、刻、印善书小册子40...
近日,莲花县文化馆带领30余名孩子,走进“古法造纸——一场与花草的私语”小课堂,一起探索造纸“奥秘”,体验“花绘”乐趣。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些发明的使用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其工艺技法仿佛离我们很远。此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工艺知识,传承民族智慧,开发动手能力。 活动首先从造纸术的体验开始,小课堂的老师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向小朋友们讲述了造纸发展史、展示了造纸花艺,并说...
5月4日,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玉泉区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举办的“守望相助、亮丽北疆一带一路与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振兴学术研讨会暨喜迎自治区成立70周年呼和浩特非遗文创精品展”在玉泉区举行。 在现场,记者看到在这些非遗传承人中,满头白发、带着老花镜的吴润达是蒙古靴制作的第五代传人,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制作蒙古靴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