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高州木偶 上月我去广东旅游,顺路到“木偶之乡”高州市看望舅舅。 吃过晚饭后,舅舅兴致勃勃地带我去街边看木偶戏。高州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木偶戏的简易舞台就搭建在街边,木偶是用樟木刻制头坯,裱褙之后,糊上胶土,经过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做工十分精细。 夜幕降临时,舞台前已坐满了观众,他们多是住在附近的市民,凳子都是自带的。一阵锣声响过,舞台两侧的照明灯亮...
开栏语 世博会不仅是一场科技的盛宴,也是一个文化多元性的展示地。 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将以多达数万场的文化艺术展示,成为一个最为密集、最为多样化的文化大盛会。 在这样一场文化盛宴上,有着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多种文化集合的福建,又将在世博会上如何展示来自福建的文化元素。从今日起,《世博福建》将给你介绍在世博会上亮相的福建文化。 小沙弥木偶 木偶雕刻融“客家元素” ...
庄陈华正在现场表演。郑晓东 摄 清晨5点半,初夏的上海,天已大亮,王智伟起床收拾妥当,等待着从酒店发往世博园的大巴车。因为每天要为世博游客表演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等多种木偶戏,十几天来他除了吃饭睡觉,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表演和准备表演。今天为止,他已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展区的城市舞台上演出超过30场。 “杖头木偶《长绸舞》选作世博会表演节目时,起初只是作为备份内容。”王智伟说因为杖...
广东剪纸等12个项目通过遴选 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东周”的文艺展演活动进入了精心筹划阶段,记者日前从广东省文化厅“广东周”部署筹划会议上了解到,从广东各市、区汇集的以展现岭南民风、民俗为代表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将进入世博园内,由民间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目前已有12个项目通过遴选。 广东剪纸 在这次遴选中,潮阳剪纸、佛山剪纸和广州海...
民间艺人在为木偶装扮。 一说起陕西的木偶戏,相信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浮现出合阳提线木偶的模样,自古以来,大家压根儿就没见过咱古城西安有什么木偶戏,其实,在西安市周至县的楼观台脚下,藏有一群会“唱”秦腔的木偶娃娃。如今,这大玉木偶的价值被挖掘出来,已列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后继乏人濒临失传,让民间艺人们颇为苦恼。 大玉木偶不仅模样精美、造型逼真,还能随意开口&...
首个以展示闽台布袋木偶戏历史渊源、交流与发展为主题的闽台布袋戏博物馆,十五日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剧艺术中心揭牌。 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大量的实物、图片、文案、声像,展示了漳州布袋戏的历史沿革及现状,闽台两地布袋戏交流历程,两岸布袋木偶戏大师的生平事迹,闽台两地布袋木偶戏的艺术特点等。同时,馆内还展出布袋木偶头雕刻流程、木偶服饰道具等实物。 漳州市木偶剧团艺术总监洪惠君参与筹建了闽台布袋戏博物馆,他...
本报讯 (记者 端木复)为了更好传承木偶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千秋傀儡指掌乾坤在继往开来的创新中得以发展,由市文广局、市文联、黄浦区政府、上海文广影视集团、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暨邀请赛11月4日至9日将在沪举办。届时,来自世界13个国家的24个木偶专业剧团将为孩子们献上42场精彩演出。 杖头、提线、布...
兴化市林湖乡初中生暑期实践发现了用于戴家舍提线木偶戏的曲词工尺谱后,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关注。近日,兴化有关部门着手将戴家舍提线木偶戏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暑期实践活动中,兴化市林湖中心校八年级学生牵头成立了民间文化调查小组,在该市林湖乡发现了《曲词工尺杂语》、《良言曲词》等手写本曲词工尺谱。据了解,工尺谱是我国民间传统记谱法,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在民间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
9月6日晚,兴国县提线木偶戏团来到均村乡高溪村为农民表演提线木偶戏,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上千农民观众的阵阵掌声。村民们感叹:“10多年没有看到的木偶戏,如今又时兴起来了。” 提线木偶源于汉代。兴国提线木偶又叫吊线子戏,有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模式和几百出传统剧目。为做好这一民间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自1995年开始,该县对提线木偶戏的历史渊源、艺人情况等进行调查摸底,进一步加大对...
文/图 记者 张丹、严建广、于涛 昨日,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会暨咸水歌演唱大赛结束,在展示会首日,中山三乡木偶的展位,引起了众多市民的驻足,展位上方悬挂的手工木偶,技艺精湛、形象逼真,展位后四位辛苦的老人,不住用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独守“三乡木偶”。老艺人陈锦涛表示,自己计划带着21个“古董”木偶回乡,并办培训班传承“三乡木...
为迎接6月13日“文化遗产日”,“古风遗韵——中国美术馆藏面具木偶艺术精品展”今天将在中国美术馆迎接观众。 60件精选出的展品中,既有贵州地戏脸壳,陕西社火脸谱,湖南、广西等地的傩戏面具,还有青海藏戏面具和北京京剧脸谱等。展览中最为夺目的是来自陕西凤县的四面大脸谱,高98厘米,再加上盔头、髯口,总长接近三米,极为震撼。
我国对爆炸物品的生产、管理、使用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药发木偶戏”却离不开土制的黑火药。 人们终于发现,在文化保护体系已经相当健全的今天,“非遗”保护却与法律规定发生冲突,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与之匹配—— 6月14日,浙江泰顺县大洋村锣鼓喧天,全村人兴高彩烈地向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药发木偶̶...
我国木偶戏艺术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悠久。在全国多种木偶品类中,福建泉州的木偶雕刻艺术、粉彩技艺,首屈一指,素有“南国奇葩”之誉。它以精湛的技艺塑造出的优美造型,达到很高的艺术品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闽南木偶雕刻艺术的优良传统在于形式上具有一种内在的表现力,意蕴深沉含蓄,结构严谨,线条流畅生动,形态潇洒诙谐,并善于极其精妙地刻画各种人物特性,形神兼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