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概述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玉器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玉器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转化,比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巫术化、神器化的过程,商周时期的礼器化、政治化过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德治”的儒家学派赋予玉诸多美德,玉被人格化、道德化,成为儒家道德观念的载体。 二、春秋战国时期玉观念的形成 商周时期,王权取代了神权,成为了国家社会控制的主要力量。周王制礼作乐,就是...
2012年4月20日,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斯木乡瓦尔壁村在自来水引水渠挖掘现场掘出多件青铜器和陶器。炉霍县文旅广体局在接到该村村民的报告后,立即组织文物工作人员前往该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初步调查情况和现场拍得的照片资料及时上报甘孜州文物局。为切实保护好现场,州文物局要求炉霍县文旅广体局汇同炉霍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瓦尔壁村施工现场进行了隔离保护,并及时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取得联系。4月27日,省考古...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是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铜镜的铸造工艺,还是铸造的数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 齐家文化和商周时期,铜镜以光素无纹饰者居多,有纹饰者也以几何纹为主。到了春秋战国,纹饰已达15个大类,并且出现了各种特殊工艺装饰艺术,如涂朱绘彩图案、金银错图案、透空雕图案等。初起时期简陋、粗糙的铜镜,经过...
青铜豆是古代盛肉酱、调味品或黍稷之类的盛食器。它在青铜礼器中的重要性可在“礼”字中体现。“礼”字构造是由表示祭祀的“礻”旁再加一个“豊”即丰字构成。豆中放置禾苗或美玉构成的“丰”字体现了祭器青铜豆在祈求丰收祭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大唐西市博物馆所藏的这件蟠虺(pán ...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一处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新发现一处保存完好、布局规整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共清理墓葬104座,出土铜、陶、骨、贝、玉、水晶、玛瑙等不同质料的文物近300件,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习俗以及城野布局、人口分布、社会结构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据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站长樊温泉介绍,这批墓葬布局有序,排列规整,显然是有意规划,专家推测这里应为一处典型的...
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宁波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句章故城的面貌正逐渐清晰:2009年6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句章故城考古项目领队王结华曾站在江北慈城王家坝的田野上宣布:经过数年的考古调查和勘探,他们最终确认句章故城的具体方位就在他脚下的这片土地。 昨天,他再次在那里宣布,经过为期3个多月的野外勘探试掘,句章故城的始建年代正式确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重大发现,使得宁波地域建城史因此也被前推...
方格米字纹硬陶罐 2011年2月中旬至6月上旬,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句章故城进行勘探试掘时,在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东南癞头山周边发现了春秋末叶至战国中晚期的城址文化堆积及城内相关遗迹,这是继2007年至2009年考古确认句章故城的具体方位后,句章故城考古再次获得的重要突破性进展。 干栏式木构建筑局部 句章故城是宁波历史上最早的城市。按《嘉靖宁波府志》等地方...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青铜盉是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形状多样,一般是深腹、有盖、前有流、三足或四足。商周盉多后有执鋬,或在盉口下两侧置贯耳;而春秋战国时期盉上多设提梁,即所谓提粱盉。 二里头出土的一件铜盉,头部上大下小,顶有一桃形大口,口前立一筒形短流...
春秋时期的青铜盔帽(辽宁出土实物)。这个时期的盔帽,称兜鍪,又称胄、首铠、头鍪或盔,其形制各不相同,有用小小块甲片编缀成一顶圆帽的,有用青铜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在一些铜盔的顶端,还往往竖有一根铜管,以便在使用时插上鸟羚及缨饰等饰物。这种铜盔的表面,大多打磨得比较光滑,而里面却粗糙高低不平,由此推断,当时戴这种盔帽的武士,头都要裹头巾。 春秋时期的青铜盔帽 战国时期的武士服装(按照河南汲县山...
春秋战国贵族冠帽与服饰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还有一种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于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下图为戴冠、穿宽袖服装的官员(战国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藏故宫博物院)
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盖鼎,战国,高19cm,口径19cm,足距17cm. 此件收藏品仿同时期青铜器造型,口沿下对称置双耳。直腹,平底,下承以外撇三足。器表施青釉,胎色灰白。鼎附圆形盖,盖顶中央置一小系,四周对称分布三个小纽。盖面施青釉,以三道弦纹为装饰带,其间刻划简单的水波纹。 鼎最早是煮食用的陶质餐具,首见于新石器时代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仰韶、龙山、屈家岭、马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 平伟/图 在河南新郑市辛店镇西南部的新开发区,王行庄煤矿和赵家寨煤矿塌陷安置区在挖地基前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已经挖出15座古墓。 8月6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发掘作业面东西长约60米,南北约40米。 负责这个古墓群挖掘的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负责人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室主任范文泉研究员,他兼任新郑工作站站长。 范文泉对记者...
6月3日午夜,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夜场,黄庭坚《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新纪录。《砥柱铭》横空出世2009 年,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在保利拍场以1.6912亿元成交,成为此前国内艺术品成交的高点。据悉,黄庭坚《砥柱铭》不仅打破了这一纪录,而且远远超过5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国伦敦创下的2.3亿元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纪录,成为全球范围...
记者从省博物院获悉,从今年4月份到年末,吉林省博物院将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10余个展览。其中5月1日-6月15日将举办的《剑舞楚天——湖北九连墩战国墓出土文物展》,展出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乐器、兵马器、玉器等共148件(组),其中青铜编钟34件,此套青铜编钟刚从比利时展出归来,在吉林首次亮相。 关注1:《剑舞楚天——湖北九连墩战国墓出土文物展》 展出全国最早的梳妆盒 据介绍,湖北九连墩位于...
一战国早期的古墓惊现古城寿县,日前,古墓披上“雨衣”,做好入冬的准备。 2009年9月,寿县在新城区建设明珠大道拓宽施工中,在寿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圈古墓群附近,发现了一座古墓。据寿县文物管理局李凤鑫局长介绍,发现古墓后,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古墓进行了发掘。 发掘初期,根据挖出的灰白花土,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发掘地系墓葬。经过进一步的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古车轮,得知发掘地是车马坑。 发掘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