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3日上午10点,“曹其镛先生夫妇捐赠中国古代漆器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有: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原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原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蔚文,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陈浩馆长代表浙江省博物馆与曹其镛先生签约。 曹其镛,祖籍浙江省宁波市,系旅港乡贤、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侨商会会长、香港永新企业集团副董事...
这是赖传珠将军子女捐赠的赖传珠将军缴获的日军雨布 这是赖传珠将军子女捐赠的赖传珠将军阅读和保存的1940年凯丰著《什么是列宁主义》、1941年版《论民主革命》 11月25日,赖传珠将军子女捐赠文物仪式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多位开国将帅亲属及后代参加捐赠仪式。此次捐赠的文物包括:抗战时期赖传珠将军使用的文件包、马褡子、绑腿,赖传珠将军阅读和保存的1940年凯丰著《什么是列宁主义...
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了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郭炎先生捐赠文物仪式”,并亲切接见了郭炎先生和夫人张秀芬女士。 郭炎先生是香港知名实业家和金融家,一直关注并支持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近日,郭炎先生决定将其收藏的2件大堡子山鸷鸟形金饰片和1套大堡子山金铠甲片捐赠给国家,以此表达其爱国之心,支持祖国博物馆建设。 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有关专家介绍,这批金饰片应是流失海...
本报讯(记者刘修兵)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郭炎先生捐赠文物仪式”11月19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捐赠仪式并亲切接见了郭炎先生及其夫人张秀芬女士。 刘延东高度评价了郭炎先生捐赠文物的行为。她指出,郭炎先生的捐赠义举,不仅使这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重归故里,更促进了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民众支持参与文化遗产事业作出了表率。 刘延东表示,党和政府历来...
昨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展第二天,近百位辛亥革命志士后裔走进博物馆参观。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出的700余件文物,很多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不少是辛亥志士后裔捐赠的。 吴德立:捐赠康有为的题字 在展厅内,康有为赠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为民兴利”的题字引起了辛亥志士后裔的关注。这是吴兆麟之孙吴德立所在的吴兆麟基金会捐赠给博物馆的。 辛亥首义“...
近日,“橡胶王”雷贤钟的长子雷德万来到海南农垦博物馆,向博物馆捐赠12件雷贤钟生产、生活使用的重要物品。在捐赠物中,有一张新中国第一任农垦部部长王震亲笔签名邀请雷贤钟到北京全聚德饭庄参加晚宴的请柬。雷贤钟,祖籍福建,马来西亚华侨。1923年,19岁的雷贤钟因生活所迫,带着外祖母给的18块大洋,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为当地业主种植橡胶,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成为马来西亚富甲一方的...
中新社广州9月19日电 题:“文物挖掘机”招思虹五年捐赠文物三千件 作者 廖丽丽 李君 读中学时,因喜欢研究古旧的物品,她在同学中有个绰号叫“出土文物”;几十年后,她定居美国,痴迷于搜集海外华人华侨文物,5年间向中国捐献的历史文物超过3000件,并自诩为“文物挖掘机”。她,就是广东韶关籍旅美作家、社会活动家招思虹。 尘封百年的孙中山亲笔信、80年前《中国晚报》为孙中山灌制的演讲《勉励国民》和...
读中学时,因喜欢研究古旧的物品,她在同学中有个绰号叫“出土文物”;几十年后,她定居美国,痴迷于搜集海外华人华侨文物,5年间向中国捐献的历史文物超过3000件,并自诩为“文物挖掘机”。她,就是广东韶关籍旅美作家、社会活动家招思虹。 尘封百年的孙中山亲笔信、80年前《中国晚报》为孙中山灌制的演讲《勉励国民》和《告诫同志》原版唱片、18位北伐将领身着戎装...
本报讯 (驻河北记者李秋云 通讯员杜建茹)9月8日,晚清重臣张人骏的后人张守容、张守中等,将家藏的张人骏家书《府君家训》一函四册、日记《癸卯随录》一函一册,捐赠给河北省博物馆。 据介绍,张人骏家书、日记是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张氏后裔旧宅内发现的,为“文革”劫后余物。该家书、日记的写作年代主要在1900年至1911年,正值晚清时期民族、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处于迅速、剧烈变化之中,其家书主要是写...
2月14日从“国学大师”冯其庸的家乡惠山区前洲街道获悉,由冯老向家乡捐赠的首批私人收藏文物———28件精美石刻已于年前运抵前洲。根据冯老提议,于今年下半年建成对外开放的冯其庸学术馆,将专门新辟一个石刻馆,陈列其捐赠的石刻以及汉画拓片等文物。“这批总重达5吨多的石刻中,包括汉画像石、佛造像石、石经幢等,涵盖汉、北魏、唐、宋等多个...
30日上午,省博物馆“朴陶古韵 多珍堂捐赠文物展”正式拉开帷幕。通过展示琼籍乡亲吴先生(其本人不愿透露真名)捐赠给家乡的珍贵文物,在浓浓乡情中喜迎新春,共贺农历新年的到来。 此次展出的70余件陶器、瓷器文物精品,是从吴先生捐赠给省博物馆336件文物藏品中精选出来的。吴先生捐赠的文物藏品中,有上至数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下至明清时期的瓷器,其中,以汉、唐年代的陶俑居多,有...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民吕彦君先生把自己收藏多年的16件陶器捐献给了兴安博物馆。这是自兴安博物馆今年9月10号开馆以来,接收到的首批私人捐赠文物。 这批捐赠陶器包括鲜卑时期的敞口篦点纹罐、金代的卷沿灰陶罐、元代的篦点纹划花灰陶罐,其余12件均来自辽代,包括敞口篦点纹罐、篦点纹灰陶壶2件、敞口篦点纹灰陶罐、篦点纹卷沿灰陶罐、敞口素面灰陶罐、卷沿素面灰陶罐、篦点纹灰陶罐、篦点纹黑陶壶2件、素面...
杭州档案馆有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展览馆“蒋兆悦档案实物陈列馆”,这里的展品都是一个年仅21岁,却有6年收藏经验的杭州小伙捐赠的。这小伙子名字就叫蒋兆悦。16岁时,当同年人还在上学,蒋兆悦就开始学着写收藏方面论文,将其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如今,他已经身为浙江民间收藏家学会会长。对于收藏,蒋兆悦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见解。今年7月7日,杭州市档案馆曾经举行了蒋兆悦“历史记忆...
北京的老荣,收藏古陶器二十余年,耗尽大半生财力,集磁州窑瓷数百件。他曾经想过建一家私人博物馆,却发现此路障碍重重,奈何自己不是马未都,只好作罢。随着年岁日增,老荣开始考虑将自己的藏品全部捐献给国有博物馆,可一连串烦恼也随之而来:捐哪家?怎么捐?在解答老荣的疑惑之前,我们先要假设一些前提:老荣的藏品很开门,不存在真伪疑问,品相也比较完整,文物也属正常渠道获取。接下来的步骤其实很简单:首先,老荣先要判...
深博所藏清代《猫石牡丹图》。 《大善之美——深圳博物馆藏社会捐赠文物精华展》从6月12日起,一直在深圳博物馆新馆展出。展览中,市民可以看到一幅清代画家吴大澂等人合作的《猫石牡丹图》,这幅画作在绢本上绘有白猫、假山石、牡丹等等,其以工笔写猫,以没骨法写花石,颇具文人画雅致秀润的特点,设色淡雅,秀逸清朗。 《猫石牡丹图》原本是著名文字学家、收藏家、鉴定家商承祚先生的旧藏。商老辞世后,子女以其遗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