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民间收藏人士向博物馆捐赠历史文物。付敬懿/摄 海内外3000多名参展商、5万余名收藏爱好者齐聚,参展商品20万件,国家博物馆等60家博物馆、纪念馆参会观摩……第21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22日在长沙开幕。 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春秋两届,已经连续举办10年20届,总销售40亿元,实现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观光等带动效益240亿元,在中国具有良好影响,成为文物...
12日,美国华人收藏家招思虹暨《金山之路》读者团队和旧金山涵芬楼外楼同仁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下称“侨博馆”)捐赠文物史料55件(套)。 这些文物史料类别丰富,包括:董必武1945年赴旧金山出席联合国会议时与华人交往所坐的小凳子、旧金山孔教学校学生陈启明在1941年6月所写的《爱国论》、1939年旧金山金门博览会全景图、加拿大青联学术组1960年报道京剧在加拿大演出盛况文献、早期黑胶看图识字...
近日,祖籍开平市百合镇的美国华侨兄弟黄炯雄、黄炯舜回乡,向开平市博物馆捐赠他们收藏的2件刺绣龙袍、1件刺绣女装长衫以及美国华侨历史资料等文物。 据介绍,这批文物是黄炯舜在美国拍卖行成功竞拍获得的,他们认为这批文物应该回归祖国,让开平乡亲参观。此外,他们收藏的美国华侨历史资料是关于华侨在海外的辛酸奋斗史,他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华侨历史文化。 开平市博物馆文物专家表示,这批文物对研究中国服饰...
徐广泽生前工作手稿、资料及相关文献等。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卢裕元 摄 5月25日上午,中国橡胶专家徐广泽文物文献捐赠仪式在海南农垦博物馆举行。徐广泽之女徐小川向海垦博物馆捐赠了徐广泽生前工作手稿、资料及相关文献等674件。 据了解,这是徐小川第二次向海垦博物馆捐赠徐广泽的遗物。海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垦博物馆非常重视徐广泽的文物保护收藏工作,并通过展览方式及陈展技术的...
每一件文物都是各个时期人们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的见证,比如这108件传统木工工具,就能让人们想象先辈们如何营造出精美绝妙的房屋家具,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放在博物馆共享。”向博物馆无偿捐赠古玩文物的湖南民间收藏家卢运全如是说。 第19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文物捐赠仪式”14日在湖南省文物总店举行,湖南多位民间收藏家集中向省内多家国有博物馆无偿捐赠了包括战国陶制礼器、...
“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4月2日在故宫开幕,展期至5月6日结束。 张伯驹是我国著名的古书画鉴藏家,他自30岁开始先后购藏了大量珍贵文物,被启功先生誉为“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张伯驹的收藏爱好后来升华为“保护祖国文物不外流”的爱国行动,甚至变卖家产,亦不改其志。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伯驹先生化私为公,陆续将所藏大部分精品书画捐献或转让给国家。 ...
在2018年传统农历新年来临之前,已故中国著名新兴木刻先驱和开拓者,著名版画家刘岘先生(1915—1990)之女王人殷女士,将刘岘先生生前的238件木刻作品、绘画作品、影像资料等,捐赠给开封市博物馆,这是自2016年以来,王人殷女士对开封市博物馆的第四次捐赠,她表示,希望借助开封博物馆这个平台,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刘岘,了解木口木刻这门艺术。 刘岘,原名王之兑,河南兰考人。1932年考入北平艺...
12月28日,“爱国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2017年正值章乃器诞辰120周年,该展旨在纪念他“变家传之宝为国传之宝”的爱国情怀。 此次展示的110余件文物是从章乃器及其家属捐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中精选出的,分为吉金重宝、照鉴古今、玉器之美、陶风瓷韵四大部分,包括青铜器、铜镜、玉器、陶瓷等,上至新石器时代,下到清朝。 章乃器是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经济学...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值此第四个全国公祭日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向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史料活动在该馆举行。这次捐赠文物史料的收藏家主要有詹洪阁、余泓、陆君祥、张景振、高大航、王洪禹、王春清等。其中有些人已是数次向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史料,著名收藏家詹洪阁已是第22次向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史料。 此次捐赠的主要文物史料包括徽章...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为了积极配合每年一度的全国公祭活动,应广大热心于抗战文化收藏人士的要求,12月13日上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社会各界捐赠文物活动。这次捐赠文物的收藏家有詹洪阁、余泓、陆君祥、张景振、高大航、王洪禹、王纯清等。其中,著名收藏家詹洪阁是第22次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 此次,“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受捐赠的物品有徽章、地图、民族...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12月13日上午举行了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文物展品的活动。 据悉,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这次接受捐赠的主要文物展品包括徽章、地图、民族工业产品、日本写真帖、明信片、图书资料等数个品种。其中,美国1937年12月末出版的《生活杂志》画报上,刊登了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图片资料。这是欧美杂志最早向世界披露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珍贵史料。1938年1月日本出版的反映日军占...
今天(12月11日)下午,美籍华人、收藏家陈灿培博士向南京孙中山纪念馆捐赠文物仪式在中山书院举行。此次陈灿培博士捐赠的文物共有41件。 此次陈灿培博士捐赠的文物主要是反映早期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洛杉矶活动的文物,包括用来庆祝辛亥革命成功后游行所举的五色旗、《三民主义》1928年英文版、反映1910年前后旧金山唐人街的明信片等。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辛亥革命成功后游行的五色旗,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
12月11日,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先生的次子、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东升教授向内江市范长江纪念馆捐赠了一台见证过范长江新闻生涯的德国康泰克斯照相机。 范东升介绍,“这部相机是父亲以前采访时使用的,它见证了父亲走过的万水千山。这次将它捐赠到父亲的家乡,我认为这就是传承的一种方式。” 据范东升的女儿范小江介绍,此次捐赠的物品还有:范东升编辑的《中国的西北角》多平台电...
12月5日,美籍华人鲁照宁及家人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下文简称“抗馆”)捐赠了100余件珍贵文物及史料,填补了抗馆馆藏的空白,对研究中国的抗日空战史,以及美国等国家对中国抗日空战的宣传和援助具有重要的作用。(凤凰网12月6日) 在国外长期生活的华人,他们对祖国的感情,是我们不能感同身受的。他们希望对祖国有益的文献资料能够尽可能地回到祖国,起到保存一段历史,让历史更真实地传承下去这样一...
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中)向石家庄捐赠文物。 记者赵晓华摄 燕赵晚报讯(记者赵晓华)今天是石家庄解放7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石家庄解放70周年,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原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杨建华少将向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管理处捐赠了父亲在战争年代使用过的两颗子弹。 杨得志上将曾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11月在朱德、聂荣臻领导下,指挥部队解放了石家庄,被朱德誉为“夺取大城市之创例”。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