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馆藏近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开学典礼在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举行。此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共同承办的专业技术类培训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文物保护修复培训跨系统间的合作。 近现代馆藏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的革命文物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近现代馆藏文物形成年代较晚,不易引起对其保护的足够重视,形成时又多因战乱导致其材料工艺不佳而...
为促进文物保护及科技考古专业研究生的校际交流,推动学术进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第一届“高校研究生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论坛”将于2012年9月20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206教室举行。 目前论坛已邀请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内容包括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两个方 向,具体涉及到保护材...
记者日前从河源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中,河源恐龙博物馆镇馆之宝——“黄氏河源龙”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这是我省唯一被列入此保护等级的化石。河源恐龙博物馆馆长黄东告诉记者,此前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黄氏河源龙”,堪称“双料国宝”(图为黄氏河...
据新华社消息陕西省文物局日前与陕西师范大学签署协议,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合作建设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据了解,纸质文物包括古代文献档案、古代书籍和古代字画等。与其他人类文化遗产相比,纸质文物显得格外脆弱和易损。纸质文物的保护与酸度、微生物、温度、湿度、气体都有关系,其保护包括纸张脱酸、防霉菌防虫、环境控制、清洗、加固和修复等,是结合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经验、技巧的精密技术。 陕西省...
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一带,以木、石、土为材料的篱笆楼是当地撒拉族传统民居,因楼房墙体用树条笆桩制作而成,故得名篱笆楼。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风雨侵蚀和撒拉族群众居住意识的改变,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撒拉之乡古民居近年来却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原本规模恢宏的篱笆楼建筑濒临绝迹,篱笆楼编造技艺也面临失传。 百年风雨篱笆楼 现存的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主要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岸边的清水乡...
消防战士身穿“战服”强行摘除天后宫上的马蜂窝。 通讯员供图 摘除马蜂窝,一般来说都先用烟熏的方法将马蜂全都赶走,可蓬莱的这群马蜂偏偏把窝建到了蓬莱阁的天后宫上。消防战士既要不伤及文物建筑,又要保证游客的安全,这可不是件容易事。 17日上午,蓬莱阁景区工作人员打电话向蓬莱消防大队求助,称在景区的天后宫处有一个大马蜂窝,来来往往的马蜂严重影响了游客的安全。 消防大队迅...
昨日,记者从东坑镇政府获悉,该镇即日起将对镇内27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据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日前完成,东坑镇确定27处地方为文物保护单位。从即日起,该镇全面排查整治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
2012年9月7日至11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国内长城保护管理专家来甘肃调研长城保护管理工作。本次调研由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遗产处牵头,国家长城办具体组织,旨在加强长城保护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长城保护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质量。国家文物局调研组深入渭源、凉州、山丹和嘉峪关等市(县、区)长城一线对甘肃已开展和即将开展的长城抢险加固、防洪和本体防护等工程以及长城“四有”、展示利用、基本建设中...
中国文物网:古村落的保护是一个关乎生态和谐性的问题,包括对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古建筑等的保护。如果说把一个古村落整体保护下来,也有人,也有物,会不会有阻碍人们发展现代生活的隐忧。 冯骥才:世界上有很多保护古村落的经验,我上一个月还专门去了丹麦最北方一个奥普斯的地方,那是世界上最早古村落保护的露天博物馆,我去看了一下那个博物馆的做法。欧洲好的古村落是传统文化都在而人类生活一点都不落后,也是非...
68岁的魏金山拿着扳手和改锥,拧紧了松动的凤凰牌自行车闸,推了两步车一跃向南骑去。在8公里外的山西太原市姚村,有大量的文物建筑、碑刻楹联等着他去统计。 山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中国之首。但近年来不少古建筑缺乏保护,像魏金山这样的“草根保护者”越来越多,一支庞大的民间古建保护队伍正在悄然崛起。 ...
日前,英国旅游与文化遗产大臣约翰·潘罗斯提出的“外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在英国引发了强烈争论。批评者认为,该提案等同于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私有化。 英国旅游与文化遗产部之所以希望外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由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高投入工程,将其外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据了解,提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私人承包商应指定可靠的代理人,代理...
今年6月,历时3年的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眼球。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出土文物310余件。陶俑瞳孔、指甲缝等细微处发现的彩绘痕迹带给人们无限遐想,2000多年前,这些陶俑该是何等的绚丽斑斓。 为保护陶俑身上仅存不多的彩绘,研究人员进行了多年研究,“现在只要发掘出来的俑有彩绘,我们就有办法把它保护住。”秦俑博物馆总工程师周铁说。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彩绘的一个传说广为...
本报广东讯(记者翟江玲 通讯员刁定宏)9月4日,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开展的广东省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在汕头启动。此次专项行动是广东省首次在管辖海域开展水下文化遗产执法巡航,标志着广东在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监督上开创了新的局面。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指出,广东水下文化遗产丰富,启动专项行动体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的责任意识。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