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12 所属地区 陕西·宝鸡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宝鸡市 申报日期 2007 【西凤酒】产于陕西凤翔柳林镇。是我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西凤酒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就已列为珍品,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有凤鸣歧山、吹萧引凤等故事。唐朝以后,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称西府凤翔。酒遂因此而得名。19...
遗产编号 ⅷ-6 所属地区 新疆·吐鲁番地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维吾尔族土陶技艺所在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的喀什地区和东部的吐鲁番地区。 南北向的帕米尔高原连接起东西向的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就如放在地球上的一只巨大簸箕。从这只簸箕的北、南、西三缘向内,就是塔里木盆地。...
遗产编号 ⅷ-21 所属地区 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江孜地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藏族的毛织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品以围裙和地毯最为著名。 藏族人民常用的毛织围裙在藏语中称为"邦典",具有装饰、耐寒等功能。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围裙的主要产地,因而有"邦典之乡"的美称...
遗产编号 ⅷ-47 所属地区 西藏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西藏自治区 申报日期 2006 在西藏农区和部分牧区,人们利用山间水的落差巧妙地建造了水磨坊,用来加工糌粑、面粉及家畜饲料,其中以"甲米曲果"最为驰名。"甲米曲果"意为甲米水磨坊,它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娘热沟,距拉萨市中心6公里。娘热沟山清水秀,恬静的村落散布在娘热曲(小溪)岸边,丰富的水资源...
遗产编号 ⅷ-69 所属地区 西藏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西藏自治区 申报日期 2006 藏族的造纸法是随着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一些造纸工匠而发展起来的。8世纪以来,为译经之需要,藏族人民不断学习、借鉴周边民族先进的造纸技艺,就地取材,生产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藏纸。自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起,中原造纸术传入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藏纸以瑞...
遗产编号 ⅷ-8 所属地区 陕西·铜川·耀州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 简介 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窑址以黄堡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此地在宋代辖于耀州,故名耀州窑,其产品称为耀州瓷,或名耀瓷。 随着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以往所没有的瓷窑体...
遗产编号 ⅷ-12 所属地区 陕西·渭南·澄城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陕西省澄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陕西关中东部的澄城县尧头镇出产粗瓷。此地煤炭资源丰富,又有坩土矿分布于沟涧的石崖中,夹生白、紫两色的原料,便于烧制陶瓷、砂器。当地农民利用农闲,夏秋制坯彩绘,入冬烧窑销售,代代相传。 尧头古镇位于澄城县的西南,与白水、蒲...
遗产编号 ⅷ-42 所属地区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甘肃省积石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主要产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及周边地区。长期以来,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一直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 ...
遗产编号 ⅷ-48 所属地区 甘肃·兰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兰州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干旱少雨。黄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河面距地面有十多米至二十多米落差,由此带来丰富的天然水力资源。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自明嘉靖年间,即公元1556年...
遗产编号 ⅷ-22 所属地区 青海·西宁·湟中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青海省湟中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经过3000多年的传承,青海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织造行业。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安多藏区和康巴藏区在藏毯的编织技艺、图案设计上存在着差异。康巴藏区(玉树地区)较多地保留了传统藏毯的编...
遗产编号 ⅷ-23 所属地区 新疆·吐鲁番地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新疆维吾尔族的织造、印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花毡和印染花布最为著名。 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居室内目光所及之处都要精心装饰,羊毛毡就是进行居室装饰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主要用于铺炕、铺地、拜垫和壁挂等...
遗产编号 ⅷ-70 所属地区 新疆·吐鲁番地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桑皮纸是用当地的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纸。桑树遍野,为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原料保障。 二、历史渊源 至迟在唐代,当...
赫哲印象:抄网捕开江鱼。焦洋摄 赫哲印象:挡亮子。焦洋摄 赫哲印象:桦皮、撮罗子。焦洋摄 赫哲印象:马架子房。焦洋摄 赫哲印象:晒晾架。焦洋摄 4月11日,《赫哲印象——赫哲族渔猎文化雕塑绘画艺术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正式展出。本次《赫哲印象艺术展》由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分春、夏、秋、冬四个单...
遗产编号 ⅷ-20 所属地区 广西·百色·靖西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地区。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
雄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冀中平原,北距首都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西距保定70公里,东依霸州市,南部、东南部隔大清河与任丘市、文安县相望,西南隔白洋淀与安新县相连,西部与容城县相接,西北与高碑店市毗邻,东北与固安县接壤。东西长26公里,南北阔25.5公里,雄县域面积524平方公里,2015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92260人,全县常住人口370972人,[1] 雄县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