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9年7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材料学与工程系大一学生一行8人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宣教部的同志们进行了友好座谈。 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于6月27日至7月3日在西安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古城保护与古城现代化”,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同志们座谈是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同学们对于古城西安厚重的历史积淀,尤其是对古物、遗迹的保护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协调发展非常感兴趣。...
清代宗枝亭 浮雕人物栩栩如生 昨日,南部县文管所文物普查人员在丘垭乡勇敢村发现了一处保存完整、造型独特的清代宗枝亭。 宗枝亭建在勇敢村狮子坪山的半山腰上。该亭坐北向南,呈四方体塔形,三重檐石结构,高约5.4米。石亭第一、二层为四角檐,第三层为六角檐。一、二层四角呈抱鼓石状,其上刻有人物、动物和花草图案。一层内嵌有四通碑成柱体,碑文记述了杜氏家族发展及迁徙历史。一层檐下横额正面刻有...
清代合金凤头簪 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中,清朝古董首饰的价格相差很大。数量众多的民间藏品价格并不高,但宫廷制作的首饰类似于瓷器中的“官窑”,价格一般是同等质地民间首饰价格的3倍。 今年以来,古董拍卖市场逐渐回暖,不但明清两朝的瓷器备受追捧,就连古董首饰也受到了藏家关注。康熙乾隆朝代的扳指与晚清时代的玉簪均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6月中旬的北京与杭州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多件清代首饰...
清中期·痕都斯坦白玉笔,整体以和田玉制成,笔杆为白玉质,雕刻为竹节形;笔杆的头和挂头采用碧玉,用错金工艺嵌出植物茎叶,并镶嵌一周红宝石,典雅华贵。这支玉笔是清宫廷造办处仿制的痕都斯坦风格的玉器作品,是域外制玉工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代表作品。 痕都斯坦玉器其实就是伊斯兰玉器。清代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西部,其玉材多为南疆的和田玉、叶尔羌角闪石玉。有一种说法,...
巨大的锦幛。 记者昨日从仁化县文物普查队获悉,该县文物保护工作者日前在长江镇里周村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一幅精心绣制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罕见巨幅祝寿锦幛。 据介绍,该巨幅寿幛发现于里周村委会的杨梅坝村小组,经当地文物工作者鉴定为清朝乾隆47年(公元1782年)制作完成的。 经初步测量,该寿幛长4.6米,宽2.73米,铺满了半个农家小院。用红绸缎精心刺绣而成,红底金字,底衬黄麻布。 记者看到,寿...
7月2日,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处车马坑。今年2月起,文物考古人员对河南省林州市一建筑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出战国时期各类中小型墓葬近百座,车马坑两座,出土了200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器等,其中青铜礼器约100件。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晚期韩、赵、魏边界的划分,以及战国晚期豫北地区中小型墓葬的布局形制、丧葬习俗、器物组合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7月2...
2008年9月下旬,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人民法院,对故意毁坏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芦梁山段的5名被告人依法作出了一审判决。 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芦梁山段明长城是全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两侧200米内为重点保护范围,之外的300米内为建设控制地带。清水河县文物管理所曾经在该段长城的南北各设一个文物保护标志,但是已经被破坏。 2007年3-9月间,清水河县北堡乡碌碡坪村农民白小云...
美国鉴宝节目《古董路演》最新一期中惊现4件中国宝物。专家鉴定后估价超过百万美元,创下节目创办10多年来参选艺术品的最高估价。 为乾隆宫廷御用品 《古董路演》是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一档鉴宝节目,节目组巡游全国,帮助百姓甄别宝物,鉴定价值。最新一期节目录制地选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会议中心,节目将于明年1月4日播出。 一名妇女6月27日一早来到节目录制现场,拿出4件玉器请节目组专家鉴定。4件宝物分别是...
发现的塔形“字库” 昨日,宜宾城郊宋家乡红石村的一座山坡上,文物普查人员发现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塔形“字库”。 据文物普查人员赖先生介绍,“字库”又称“惜字塔”,系古代文化人用于焚烧废弃的文字稿件,以示对文字的尊重又不亵渎文化人声誉的石塔形建筑,一般设在衙门、书院、寺庙、街口等地,也有些文化人设在...
韶关市曲江区文化部门昨天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了一座清代开筑,上世纪兴建,至今仍在使用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马坝中陂。该工程南北两渠,至今仍能灌溉农田万余亩。 据了解,马坝中陂位于曲江区城区(马坝镇)东南约2公里南华温泉旁边的马坝河中游。 早在清光绪元年《曲江县志》就已经有对该工程的记载,该工程原为木桩乱石堆砌而成拦河坝,遇有洪水泛滥,淹没殆尽。 1943年曲江乡绅士沈秉强倡议,组织农业灌溉合...
石城堡北门 佛坪文物部门近日在岳坝乡龙潭村发现一处距今270多年的石城堡,当地文物专家称该城堡建筑风格之独特全省罕见。 7月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石城堡坐落在该县龙潭溪与银洞沟溪交汇处的台地上,背山面水,南临银洞深沟,地势险要。城堡占地约3500平方米,平面呈椭圆形,城墙全用河卵石砌成,高5米,宽3米,现仅余北门。其门枋坎墩均为大块石料砌成,拱顶弧形。北门外地势较为平缓,但城墙外侧至东边,有半...
日前,一套清乾隆御题碧玉册正在上海花园饭店展出,并将领衔7月1日举槌的上海崇源200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宫廷御制的身份、精细的做工以及曾经沪上收藏大家张雪庚收藏的经历使其迅速成为藏家关注的焦点。 这套碧玉册共有114片碧玉牌,配有专门的红木函,为乾隆御制之典籍。玉牌的厚薄均匀,形状不尽相同。玉牌经磨光以后,表面光润莹泽,以回文锁边,内刻御制诗句,并施有金彩。玉册上的诗句出自《全唐诗》,字体工稳...
曾作为行道踏步的河南忠义弁兵墓墓碑(现藏麓山景区)。胡滔滔 摄 《星期天·读城》于5月22日刊发《橘子洲上太平军顿开金锁走蛟龙》一文,获得读者好评,对于本地史料的发掘和厘正,引起一些专家的兴趣,比如橘子洲头阵亡弁兵墓葬于何处,李长林亲眼所见,不但具有发言权,并且很具历史价值—— 清张延琦等纂的《长沙县志》(同治十年〈1871年〉刻本)卷三十附录:“各省府县阵亡弁兵坟冢...
河北省文物工作者日前在蔚县一处庙宇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清代《百工图》壁画,壁画完整绘制了清代64个行业的产品制作、销售等场景。 据蔚县文化局副局长李新威介绍,《百工图》始自清代乾隆年间,内容囊括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生活状态,被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此次发现的《百工图》壁画位于一座财神庙内东、西配殿的山墙上,为四行四列分布,每面墙绘制16幅,共有64幅图,均以墨线相隔,右上角有榜题。内容有首饰...
本图为模拟示意图,仅供参考。 从北京来沈的两辆运宝车还曾担任过大名鼎鼎的神七返回舱、《清明上河图》、大熊猫和司母戊大方鼎展览的运输工作。 这两辆车隶属于北京的一家国际珍品货运服务公司。该公司曾承办过许多文物的外运及内运工作。运宝车经过改装,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里面的构造情况从不让外人参观,在北京记者得到特许,进入车内一探究竟。 辽博开始布展安保系统层层设防 昨起辽博开始正式布展。国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