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上午,施工人员正在安装老房子的隔板和雀替。经过施工人员半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目前入驻省博物馆新馆的“徽州古宅”已基本成型,两层阁楼的整体框架已经跃然眼前。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木构件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工,加上其他石质材料的安装,可能要等到月底才能结束。也就是说,月底,这座从徽州搬迁过来的百年老宅将可以恢复原貌。
国家旅游局将2011年确定为“中华文化游”主题年,并在新年伊始启动了该项活动。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安徽乘此东风,在主推徽文化游的同时,还将大力推动文旅“联姻”,深挖特色旅游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来皖旅游,切身感受安徽文化的独特魅力。 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一直以来也是安徽旅游产品的重要特色。 2010世博旅...
清 青花花鸟纹大鱼缸(器型之大国内罕见)。 明 朱耷雨景山水图轴(日本原装裱回流文物) 清 胡开文“千秋光”贡墨(贴金)。 清 皖派篆刻鼻祖邓石如篆“道古”田黄竹节印章 (民国军政要员何绍基用“徽墨” 做模,且刻文字记叙并收藏;后由安徽民国时期大收藏家裴景福号伯谦所藏)。 由安徽省收藏文化研究院主办,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安徽省收藏家协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
你知道钟离国吗?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钟离国”,你会发现很多人在询问这个国家是哪个年代的,但很少有人能说出所以然来……近日,安徽省博物馆表示,将在新馆专门开辟一块区域布展,让市民更好地了解钟离国这个神秘的古代国度。 钟离国,嬴姓,位于今安徽凤阳临淮关附近,是淮夷与徐的分支。春秋晚期,钟离成为吴楚争夺的焦点之一。公元前518年,吴灭钟离,后吴亡归楚。 ...
剧本距今已有70多年历史,同时发现的还有近百件古戏服。 日前,记者在随安徽省文史馆对黄梅戏发源地进行调研时,在黄梅戏发源地之一的宿松县北浴乡廖河村一村民家中,意外发现了30余本黄梅戏手抄本,同时一并发现的还有该村民珍藏了几十年的近百件古戏服。 宿松县是黄梅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收藏这些黄梅戏手抄本和古戏服的村民叫廖竟成,今年60岁。据廖竟成说,这些黄梅戏的手抄本和古戏服都是他的太爷爷和村里人在民...
合肥在线讯走进安徽大学这间略显陈旧的研究所内,不禁被眼前之景感到大吃一惊。仅有几十个平方的办公室里琳琅满目的全是各式各样的玉石、玉佩、弥勒…… 这些玉石有的经过精雕细琢,有的则浑然天成,还有一些未被加工,显得毫不起眼。在安徽省工艺美术协会黄山玉专业委员会会长、安徽省宝玉石行业协会副会长翟光景看来,这些不仅是他的“宝贝”,更是安徽的“宝贝”。 “黄山玉”并非仅为黄山之玉 对于“安徽无玉”之说,...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安徽省博物馆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并获得授牌。 想要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除了要有10万册(件)以上的古籍收藏数量外,还要有古籍专用书库,有专门的古籍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以及专项古籍保护经费。于1956年成立的安徽省博物馆,现在共收藏古籍102763册,包括善本4964册。其中,徽州文书、新安理学、新安医学、皖人著述、地方志、族谱等...
即将开放的新省博的布展工作正在全力进行。日前,一座来自我省徽州地区的古建筑已经被拆散运抵省博,它将在这里被完整复原。据了解,作为展示徽州古建筑的重要展品,这座上下两层共计约120米的独栋古宅无论木雕、砖雕都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古徽州建筑的风情、以及古代工匠的精湛造诣。预计将这些拆散的建筑构件重新复建还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图为工匠展示精美的木雕构件。 (记者 孙超/摄)
本月底,安徽省将召开“民办博物馆专题研讨会”,民办博物馆酝酿成立协会,抱团取暖。目前安徽省获批的民办博物馆有10家,主要分布在合肥、黄山、芜湖、池州等地。从投资者看,既有个人收藏爱好者,也有地产企业老总,还有一些是对喜好藏品的实体企业老板。“我上月底专门赶到成都参加了全国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我省首家批准创办的私人博物馆—&mdash...
12月19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墓砖运离工地,六安城东宋墓发掘考古工作降下帷幕。本来拆除墓砖工作几天前就应结束,因突如其来的雨雪,延至今天收工。经过两天来的拆除清理,考古人员寻遍了墓室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期待的墓志铭终未现身,使这座北宋大墓的主人身份扑朔迷离,成为一个永恒的历史谜团。 城东宋墓的发掘考古虽然美中不足,但从以下几处可以看到考古亮点,从该墓葬的形制看,以其规模大、穹窿顶拱结构,成为六安发...
合肥市书画院院长凌徽涛的作品《墙那边在讨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价高达268.8万元,创下安徽省美术界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这个结果是凌徽涛没有想到的,从朋友的电话中得知消息时到确认事实后,他一直内心平静。 凌徽涛画作 从北京今冬拍卖场上刚传来一个消息:合肥市书画院院长凌徽涛的作品&mdash...
12月10日,安徽商报报道了我省正式获批的“民博”已达10家,但多数遭遇发展“瓶颈”,引起了省内民办博物馆的普遍关注。据悉,本月底,我省将召开“民办博物馆专题研讨会”,民办博物馆酝酿成立协会,抱团取暖。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获批的民办博物馆有10家,主要分布在合肥、黄山、芜湖、池州等地。从投资者看,既有个人收藏爱好者,也有地...
12月14日上午,黄山世界遗产20周年纪念暨2010中国黄山(国际)风光摄影大展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然遗产保护官员、专家和摄影爱好者齐聚黄山,共同分享黄山列入世界遗产20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主任委员汪光焘出席开幕式。 黄山,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4届会议确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清单...
会议现场 12月10日,《铜陵市工业旅游发展规划》顺利通过评审。这是我省首部工业旅游专项规划,在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省旅游协会、中国科技大学、铜陵市旅游、规划、文物等部门及铜陵有色公司的专家组对《规划》进行评审。评审组一致认为:《规划》对铜陵市的工业旅游资源调研深入细致、资源评价准确,基础工作扎实,技术路线正确,资料丰富,尤其是对铜陵工业旅游特色和铜文...
12月9日,安徽省六安一座新发现的古代碗形墓葬结束了两周时间的发掘,初步确定为一座北宋时期墓葬。这座从规模和复杂程度都较为少见的大墓除了随葬品呈现出与北宋社会“男尊女卑”不符的“女尊男卑”反常现象之外,还因墓室中存有一具空棺而格外引人注目。 11月27日,在六安市一项工程的施工地点发现了古代墓葬之后,安徽省及六安市文物部门专家开始了对这一呈碗形古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