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30日下午,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安徽省文化厅厅长杨果、纪检组长宰学明,省文物局局长陈建国等陪同下,深入安徽省源泉博物馆等地,实地调研安徽省民办博物馆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源泉博物馆是2003年安徽省第一家政府批准的民办博物馆,目前拥有关于安徽历史文化、重大事件、政治名人、楹联匾额、徽州三雕、民风民俗等相关文物藏品3万余件,是该省本土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在调研中,蔡武一边听取汇报,一边仔...
12日,首届中国o安徽(肥东)红色旅游文化节在安徽合肥正式启动。节事内容主要包括红色歌曲演唱大赛、新农村建设成就展、“幸福肥东”散文大赛以及肥东发展高层论坛等7个部分,整个文化节将持续到7月中旬,历时3个月。 据介绍,肥东是安徽省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位于该县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进入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录;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于1996年11...
在安徽省六安市发现的并列战国古墓内棺20日正式开启,目前,北棺已基本清点完毕,南棺的清点工作仍在进行中。 今年4月初,安徽省六安市一处建筑工地发现两座并列战国古墓(距今约两千多年),目前已经出土的椁外物包括镇墓兽、陶头木身俑、青铜六山镜等。其中,青铜六山镜直径达27厘米,镜背铸有六个变形的“山”字及精美花纹,这种规格和形制的青铜镜目前在国内尚不多见。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避...
4月20日,考古人员对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进行发掘。 新华网合肥4月21日电 (记者 熊润频) 在安徽省六安市发现的并列战国古墓内棺20日正式开启,目前,北棺已基本清点完毕,南棺的清点工作仍在进行中。 今年4月初,安徽省六安市一处建筑工地发现两座并列战国古墓(距今约两千多年),目前已经出土的椁外物包括镇墓兽、陶头木身俑、青铜六山镜等。其中,青铜六山镜直径达27厘米,镜背铸有六个变形的“...
南墓陶壶、盆等 昨日,六安“战国双墓”的南墓发掘继续进行,随着墓室积水慢慢外排,外藏室内错综排列的青铜器、陶器、漆器露出水面,考古人员初步统计至少有几十件,其中一些文物的“个头”明显比北墓中的要大得多。 幸运保存完好尚未被盗 揭开南墓巨大的椁盖板之前,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早期盗洞,幸运的是盗洞尚未触及该墓外椁,因此南墓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考古人员介...
南墓外藏室最后一批文物即将被清理出土 一方巨大的陶鼎,看起来很像铜器 战国墓出土的甲胄比金缕玉衣更珍贵 安徽省拟聘专家斥巨资复原 昨天,记者报道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努力,一套皮质甲胄从六安战国墓南墓外藏室中清理出土。经过初步分析,我省考古专家向记者表示,在目前两座战国墓葬已经清理出土的200余件随葬品中,这件甲胄是文物价值最高的文物,“文物意义甚至超过了广为人知的̵...
甲胄线绳依然可见 皮甲在墓穴形状,右侧为头部 巨大的陶鑑 ●六安战国墓发现精美皮甲和宝剑 ●南墓主人或是“省部级”戍边大将 ●有望入选国家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昨天,六安战国墓发掘再现惊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宝剑,一套完整的战国皮质甲胄,都是安徽考古史上不多见的珍品,加上之前出土的武器,或可证明墓主人生前是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这些剑胄的出土,似乎让人...
昨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六安战国墓南墓外藏室文物提取工作正式开始,面带“微笑”的陶头木身俑、带剑函的铜剑、包有绢的菱纹镜等珍贵文物走出深埋两千多年的墓室,与世人见面。 文物提取工作从昨日下午2时许开始,在近两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先后提取了耳杯、胄片、陶俑头、木俑身、铜罍、铜匜、剑函、铜剑等数十件珍贵文物。记者注意到,出土的9个陶头木身俑个个表情丰富,似乎在向观赏者透露着某种神秘...
(记者钱伟、朱磊)盛着肉汤的铜鼎、保存完好的精美宝剑、面目清晰可辨的陶俑……记者今天(17日)从安徽省六安市文物局获悉,自4月1日发现两座战国时期古墓以来,经过连日发掘,已经陆续发现了青铜六山镜、战国青铜剑、陶头木身俑等多件罕见文物。截至目前,古墓北墓外藏室全部文物的清理和绘图工作已经完成,南墓外藏室部分文物也被清理取出,绘图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据介绍,六安战国大墓呈南北...
本报合肥4月17日电(记者钱伟、朱磊)盛着肉汤的铜鼎、保存完好的精美宝剑、面目清晰可辨的陶俑……记者今天从安徽省六安市文物局获悉,自4月1日发现两座战国时期古墓以来,经过连日发掘,已经陆续发现了青铜六山镜、战国青铜剑、陶头木身俑等多件罕见文物。截至目前,古墓北墓外藏室全部文物的清理和绘图工作已经完成,南墓外藏室部分文物也被清理取出,绘图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据介绍,六安战国大墓呈南北并列分布,两座...
(记者钱伟、朱磊)盛着肉汤的铜鼎、保存完好的精美宝剑、面目清晰可辨的陶俑……记者今天(17日)从安徽省六安市文物局获悉,自4月1日发现两座战国时期古墓以来,经过连日发掘,已经陆续发现了青铜六山镜、战国青铜剑、陶头木身俑等多件罕见文物。截至目前,古墓北墓外藏室全部文物的清理和绘图工作已经完成,南墓外藏室部分文物也被清理取出,绘图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据介绍,六安战国大墓呈南北并列分布,两座墓方向一...
新华网合肥4月16日专电(记者 詹婷婷)记者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自从安徽省六安市一建筑工地4月初发现两座战国古墓以来,经过连日考古发掘,目前已经在古墓中发现了镇墓兽、陶头木身俑、青铜六山镜等罕见文物。 这两座战国大墓呈南北并列分布。北墓椁长3.8米,宽2.9米,墓室开口长7米,宽4.24米。不远处的南墓椁长5.7米,宽达3.5米,墓室开口长和宽更是达到8.6米和6.2米, 据考古专家介...
昨天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为了配合徐明高速公路(徐州——明光)建设,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在对泗县一处汉代至唐宋的古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了隋唐大运河的北堤坝,此堤坝的发现将隋唐大运河现存古河道向北延伸了7.5米。 据负责此次考古发掘的现场负责人任一龙介绍,该遗址位于泗县长沟镇刘圩村,为了配合徐明高速公路(徐州——明光)建设,3月1日开始,他们对这里的一处汉代至唐宋时期的古遗迹进行抢救性...
昨天,六安战国墓发掘再现惊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宝剑,一套完整的战国皮质甲胄,都是安徽考古史上不多见的珍品,加上之前出土的武器,或可证明墓主人生前是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这些剑胄的出土,似乎让人们依稀看到两千年前江淮大地上那些金戈铁马。 据悉,如果开棺后能够找到印章、或者其他铭文等线索,结合史料印证墓主人的身份,则非常有实力入选国家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北墓发掘告一段落 珍贵铜镜全国罕见 截...
4月11日,霍邱县安阳山文化旅游项目招商洽谈会在蓼都国际大酒店举行。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权俊良,县委副书记焦永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韩旭,副县长黄昕,香港信铭实业集团董事长黄信铭等出席会议。 黄信铭汇报了安阳山文化旅游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情况,分析了此项目建成后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提出了项目开发的初步设计方案,尤其重点介绍了大山奶奶圣像、普济寺、国际会议中心等六大亮点,并提出投资规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