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7日——5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任组长,政策法规司会同相关司室组成的调研组在湖南开展大遗址保护及博物馆整体水平提升工作。 5月19日,董保华副局长在湖南省博物馆新陈列大楼二楼贵宾室召开湖南大遗址保护及博物馆建设工作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主持,省文物局副局长何强作湖南省大遗址保护、博物馆整体水平工作情况汇报,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向调研组汇报了我馆实施免费开放的基...
5月1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了大遗址保护、博物馆整体水平提升调研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湖南文博界有关领导、专家,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发改、财政、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制、旅游等部门领导和长沙市政府领导。 座谈会上,出席会议各有关方面代表从各自的领域就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全面开展发表了看法。与会各方都认为近年来湖南的大遗址保护...
5月22日至23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物局、吐鲁番地区行署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的,“丝路遗产——吐峪沟大遗址保护筹划会”在吐鲁番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以及新疆文物保护部门的相关领导、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韩子勇,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盛春寿,吐鲁番...
中新社昆明5月24日电 (杨颖融) 记者2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一座在云南较为少见的大型聚落遗址日前在该省玉溪市澄江县被发现。考古人员称,该遗址的发现或将填补古滇文化在聚落遗址发现方面的空白。 据了解,此次新发现的聚落遗址位于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经估算,整个遗址可发掘面积将超过一万平方米,目前第一阶段约1900平方米遗址的发掘已经接近尾声,共出土了房屋、墓葬、灰坑等遗址遗迹和数量众...
为配合元朝夏都——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历时三年,目前暂告结束。 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4支考古队,奔赴元上都遗址,开展元上都遗址2011年度考古发掘,对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和穆清阁等4处遗址进行发掘,目前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 元上都位于内蒙古正蓝旗草原,距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此,1264年在今北京城建立元大...
“家西一根线,金刀银刀剁不断,变粗了能行船,变细了能浇田。”这首运河谜谣,近来一段时间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从2010年8月至今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聊城市文物部门陆续对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内的东昌府区土桥闸、阳谷七级镇古渡和临清市古砖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多个重大成果。专家表示,三大运河遗址的发掘,为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实物...
记者从德化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拟投资8000万元,修建屈斗宫窑遗址公园,建设窑址博物馆,以展示当地富有传奇色彩的制瓷烧陶文化。 据悉,现存的屈斗宫窑遗址,位于该县龙浔镇宝美村破山寨西南坡上,即县第六中学校园内,是宋代民间窑址,1996年被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自1976年发掘后,该遗址只用简单的开敞式保护棚进行展示,参观人员需进入学校才能到达该遗址,其东南方下面均是村民用房,杂乱无序,正东山坡下...
提要:作为目前保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生产及指挥细菌战的旧址群,“731”旧址将得到立法保护,并有望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0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条例(草案)》立法调研。据悉,作为目前保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生产及指挥细菌战的旧址群,“731”...
2011年5月20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主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追寻”大型主题活动重庆小分队来到抗战时期远东战场决策地——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此次“追寻”小分队由《人民日报》社重庆分社社长王建新带队,队员包括《人民日报》各记者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的同学们。 中共南岸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焕伦,南山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徐华维陪同参观。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为重庆规模最大,保...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西南的松江区方松街道,1999至2009年,广富林遗址先后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2010年4月至12月,由于松江新城开发建设,计划在原划定的广富林遗址保护区以外的西南区域进行施工,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墓地3处,墓葬279座,不同时期的房址2座、灰坑469个、灰沟52条、水井175口等重要...
2009年至2010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和靖安县博物馆对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发掘的距今6000多年的红陶和彩陶文化填补了江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段空白,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和时代编年上具有重大意义;发掘的人工土台和114座墓葬是江西省史前考古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距今约5000~4500年左右;一批特殊形制的陶器和石器,以及特殊...
德国考古人员在德国托伦瑟河谷发现一处青铜时代战场遗迹,有大约3200年历史。 一些研究人员2008年开始在这一地区展开挖掘工作,发现不少骨折的人类头骨、古代兵器等,证明这一地区的古战场身份。 这一地区共计出土大约100具人体骨骼,大部分属于年轻人。8具骨骼存在裂缝,可能由重击或者箭头造成,部分创伤足以致命。 德国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考古中心研究人员哈拉尔德·吕布克说,这可能是这一地区...
导读:胡家营遗址的发掘是北京地区一次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探究这一地区文化的族属与南北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位于北京延庆的胡家营遗址考古现场 遗址以东周中晚期房址为主 F21方形房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施工范围(胡家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通过勘探发现,遗址以东周中晚期房址为主,是北京地区发现的较早的房址遗迹。 遗址位置示意图 截止到目前,共发现遗迹现...
为配合延庆张山营道路建设工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施工范围(胡家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及抢救性发掘工作。截止到目前,共发现遗迹现象60处,其中房址24座,灰坑21座,灶址11座,沟4条,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铁器、铜器等五大类遗物。胡家营遗址的重要性主要通过其地域性、时代性、与遗迹、遗物本身的特殊性体现出来。此前北京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墓葬方面,聚落和遗址在北京乃至整个冀北地区发现较少,...
近日,解放军总装某测量部门对汪清县百草沟遗址进行了测绘调查,这标志着百草沟遗址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大型古遗址保护工程,其历史文化和民族渊源备受关注,此次测绘只是百草沟遗址测绘调查的一部分。参与测绘的工作人员经过一周的紧张测绘,完全掌握了百草沟遗址的范围和性质。并推进对百草沟遗址在今后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此次测绘内容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包括生态、地质、植被等信息。 百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