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1年6月1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专家对杜甫草堂博物馆唐代遗址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上午9时,成都市文物考古队白玉龙老师对唐代遗址现状进行了勘测,对遗址上生长的青苔和霉菌进行了仔细观察,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由于气候潮湿,周边植被生长茂盛,加上遗址进行开放性展示,游客进出带入大量细菌等因素给青苔和霉菌的生长制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除青苔和霉菌以外,遗址其它状况良好。”随后,在白玉...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又有新的重大发现,出土了一件距今4000多年的玉琮,是该遗址发现的唯一一件反映广富林文化的礼器。另外一件良渚文化的角质端饰,据考证为贵族权杖的一部分,是身份权力的象征,此类文物也是首次在广富林遗址发现。 玉琮为古代贵族祭祀天地的重要礼器,在良渚文化中较多见,但在广富林文化中属首次发现。该玉琮内圆外方,呈筒状,与良渚文化玉琮不同的是,这件玉琮具有纹饰较简洁,选材相对粗糙等特点,这...
中新网凉山6月20日电 (韩轩)考古学博士、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罗开玉20日告诉记者,蜀汉南中与诸葛亮南征考察团在对昭觉四开军屯遗址考察后收获颇丰,下半年将对四开军屯遗址进行发掘。届时,应出土更多的实物来揭开这块土地埋藏着的千年秘密。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了南中叛乱。此事见于《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书。由于史载不详,蜀汉南中与诸葛亮南征线路等历史,颇多谜团。 为了解开因史载...
旧石器时代出土的蚌饰品零星分散、数量有限,目前国内外很少有人对它们进行专门研究,尤其是其制作工艺。国内对蚌饰品穿孔技术研究的唯一的实践是20世纪90年代对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的穿孔蚌壳的实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山西大学考古系讲师宋艳花及其合作者对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不同地点的不同地层中出土的较为丰富的蚌制品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力求了解其蚌饰品的制作工艺及其技术发展轨迹。2...
为更好的发挥周口店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紧跟房山区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周口店遗址采取以下四项措施加强全体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是采取全员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遗址的规章制度、法规条文、发展进程、重要事项向全员讲授,再通过集中考核的方式监测培训效果。二是固定时间在班车上播放礼仪光盘,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三是积极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合唱活动”,组织职工演...
6月18日,为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88周年,为期3天的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在水洞沟景区开幕。据了解,本届文化旅游节以“保护·传承·发展”为主题,将举办水洞沟科考探秘体验旅游、水洞沟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体验、水洞沟遗址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等9项主题活动。同时,历时3年建设的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也首次向公众开放。这是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6月18日,...
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西部唯一一所以展现旧石器时代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处,最早是由法国地质学家德日净和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该遗址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1928年,法国考古学界公布研究结果,水洞沟地区在三万年前曾有人类居住。而且,水洞沟...
“毛泽东曾在这里收到过密电决定立即北上;周恩来曾在这里的一间小土坯房里养过病;红军北上的粮食也正是在这里筹集的。”阿坝州若尔盖县拥有28处红军长征历史遗址、遗迹。 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乡班佑寺院,现在只剩下了十几米高残破不堪的土墙。1935年以前,这里曾经是若尔盖县著名的大寺,1935年下半年,红军长征途中曾在这里先后召开了《巴西班佑寺筹粮会议》、《巴西会议(班佑寺中央政治...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西部唯一一所以展现旧石器时代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处,最早是由法国地质学家德日净和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该遗址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28年,法国考古学界公布研究结果,水洞沟地区在三万年前曾有人类居住。而且,水洞沟出土的石器...
6月11日上午,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首批获得国家文物局授牌的12家考古遗址公园宣布成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这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括圆明园、周口店、集安高句丽、鸿山、良渚、殷墟、隋唐洛阳城、三星堆、金沙、汉阳陵、秦始皇陵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处长严亚林,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小六及十二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部分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的代表等出席了国家考古遗...
考古遗址公园是目前国际上大遗址保护中比较成功的模式。2010 年11月,国家文物局为首批12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考古遗址公园成为我国大遗址保护的里程碑。为加快探索我国大遗址保护发展的步伐,构建东方大遗址保护和发展的高端平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圆明园遗址、金沙遗址、周口店遗址等四家机构联合发起成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行动。 6月11日,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我国首...
在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丰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在丰润后冯各庄遗址发掘现场举办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公众考古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唐山师范学院70余名高校师生以及唐山市县区文保所30余名文物工作者。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讲解此次考古发掘重要收获:首次发现冀东地区金代古路以及保存较好金元时期古聚落址。师生们还参观了考古发掘现场的古文化遗存,观摩...
6月11日,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在山东汶上正式奠基。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山东省副省长黄胜等领导出席奠基仪式。 单霁翔代表国家文物局对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南旺枢纽工程是大运河高超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在京杭大运河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作为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旺枢纽工程遗址的保护展示工作具有重...
记者6月14日从纪念水洞沟遗址88周年暨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水洞沟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6月18日举行。届时,多位国内外考古专家将对水洞沟遗址进行深度解密。 据了解,在这次研讨会上,钟侃、王惠民等宁夏水洞沟遗址专家将公布多年来对我区水洞沟古人类遗址的相关研究进展与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地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等...
“刺目的闪电伴着震耳的雷鸣,暴雨滂沱,水洞沟人在惊愕中四处奔逃。大地在颤抖,隐约中可见湖水涨势凶猛,顷刻间,洪水一泄千里。野鹿、野牛等史前动物四处逃窜,大树被连根拔起。土崖崩塌、火山爆发、地动山摇……”如此震撼、真实的场景将于6月18日起,与来水洞沟旅游的游客见面。当天,筹备三年的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将正式开馆,游客将会在这里穿越三万年的时空隧道,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